2008年2月 台州学院学报Vol .30,No .1 第30卷 第1期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Feb . 2008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施建华(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公示语有其自身语言特点,即语言简洁明了,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根据Peter Ne wmark 的翻译理论,分析公示语的特点,其翻译理据为交际翻译法。
将汉语公示语翻译成英语时,采用的策略分为跨文化交际策略、语境分析策略、通俗易懂策略和简洁明了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翻译;理据;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08(2008)01-0052-04 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已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如街头的路牌、商店的招牌、广告语、警示语、宣传口号等等。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心地滑Cauti on,W et Fl oor ”,“售票处Ticket Office ”,“中央电视台CCT V ”等。
不同类别的公示语分别可以起到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威慑罪犯和激情励志的作用。
因此有学者将公示语简述为:“就是给公众在公共场合看的文字语言。
英文有与之相对应的说法,‘public signs ’”;[1](P97)也有学者将之界定为:“它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或用寥寥文字,或用简明易解的图示,拟或图示与文字兼用,表示对受众的某个要求或引起人们的某种注意。
[2](P43)笔者认为吕和发先生对公示语的概述较全面地指出了其内容、性质和特点,它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3](P22)翻译得法的公示语可以使来华的外籍商人、游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到“在家”般的方便和舒心。
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一、公示语的语言特点 (一)文字简洁明了,有时配以图文。
公示语广泛地运用于公共设施、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涉外办事机构的场所。
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情景、特殊的受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了解、明白一个信息,客观上要求公示语简单明了。
我们看到商家在门前挂上“营业/Open ”招牌,顾客只须稍瞄一眼就知道,该商店开门了,“我”可以进去购物了,但我们从来没看到过:“我们现在开门营业了/Now we areopen ”这样的招牌。
还有“国际出发I nternati onalDeparture ”,“游客止步Cl osed t o V isit ors ”,“客房中心Housekeep ing Center ”等等,有时为了使公示语更具体形象化,还配上简单的图示。
(二)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大功能。
分析公示语的应用范围及其功能,我们可以将之归纳出上述四大功能。
指示性公示语较多地运用在公共场所,它向公众提供一种信息服务,告诉公众这是什么,如“武林广场W ulinSquare ”,“派出所Police Stati on ”,“洗手间Re 2str oom ”,“沪杭高速Shanghai -Hangzhou Exp ress 2way ”等等;提示性公示语向公众提醒一个事实或现象,它既没有限制的意义,也没有强制的意图,如“油漆未干W et Paint ”,“此处有炸药,注意安全Danger:Exp l osive ”,“老、弱、病、残孕专座CourtesySeats ”,“限高5米Restricted Height 5M ”,“小草青青,足下留情The grass is s o fair,it needs your care ”等等;限制性的公示语以相对委婉但明确、直接的口气向公众提出要求,含有限制、约束对方的 收稿日期:2008-01-03 作者简介:施建华(1966-),男,浙江海盐人,讲师。
意思,如,“办公场地,非请莫入Emp l oyees Only”,“宾客止步Cl osed t o V isit ors”,“施工现场,禁止通行Constructi on site,keep out”等等;强制性公示语是公示语里口气最为强硬的一种,它要求公众“必须”采取这样那样的行动,如“禁止超车No Overta2 king”,“靠左行驶Keep Left”,“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 mergency U se Only”,“严禁吸烟S moking is strictly p r ohibited”等等。
分析研究其功能有助于我们在翻译时根据其功能和作用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用词、语气等方面有所不同,达到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的目的。
(三)可分为“动态”和“静态”。
分析公示语的用词及词性,不难发现公示语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指示、标示、告示类的公示语往往用静态之词,如“浙江博物馆ZhejiangMuseum”,“紧急出口Emergency Exit”,“大堂经理A ssistant Manager”,“网吧I nternet Bar”;与其相对应的是含有动态性质的公示语,此类公示语往往口气强硬,含有要求、限制等意义,其目的是希望引起公众的关注以达到其宣传信息的目的。
如“握紧扶手Hold the Hand Rail”,“禁止犬只入内Dogs Not A ll owed”,“生命有限,小心驾驶L i m it your s peed,or li m it your life”,“任点任食A ll you can eat”。
研究公示语的动态和静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公示语,从而更有效翻译公示语,向公众传达确切、明了的信息。
二、公示语的翻译理据 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 wmark在语言功能理论基础上将语言功能分为六大类,表情功能(exp ressive functi on)、信息功能(infor mati on func2 ti on)、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 on)、美学功能(aesthetic functi on)、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 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 on),并将前三类视为语言的主要功能。
Ne wmark根据语言功能的分类,对文本进行了划分。
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随笔和个人通信等为表情类文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论著和会议纪要等为信息类文本;告示,宣传,广告,说明书和劝导性的文字为召唤类文本。
必须指出,很少有文本只具有一种功能,绝大多数文本同时兼有几种功能,只是侧重不同而已。
公示语是一种向大众展示的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进而唤起大众的注意,并按照公示语的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要求去履行或规范自己的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示语属于召唤功能性的文本。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Peter Ne wmark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se mantic transla2 ti 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2 ti on)。
[4](P45)语义翻译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景中之物。
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翻译。
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
交际翻译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5](P3)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
虽然所有的翻译途径都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完全全地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
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
交际翻译和逐句逐行翻译、直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原文中的遣词造句的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
交际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一定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
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公示语的翻译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法。
三、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我们对比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发现它们之35 第1期 施建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间有较大的区别。
语义翻译以源语(S L)为中心,侧重传达文本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仍然以原文为基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阵地中,只是解释原文的含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所以产生的译文通常比较复杂、累赘、罗嗦和过于详尽。
而交际翻译是以译语读者(target reader2 shi p)为中心,注重文本的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它的关注点是目的语的读者,尽量为这些目的语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和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
它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因此所产生的译文通常是通顺易懂,清晰直接,规范自然,符合特点的语域范畴。
公示语翻译就应该注重效果,以通顺易解的文字向公众传递一种信息,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示语翻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注重跨文化意识,将译语读者铭记在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社会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上都存在差异,那么他们的语言表达也各有千秋。
公示语的翻译就是要很好地将源语转换成译语,在这过程中既要保持源语中的信息,又要顾及文化差异,使译语读者能正确地领会信息,同时又使源语不失原来应有的功能,更不能因文化差异导致意义上的误解。
有一公司名为“上海万象服饰公司”,在该公司的中文名下印英文名为“Shanghai W anxiang Elephant Gar ment Co., L td.”。
大象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忠诚、憨厚、可爱之物,而在西方人眼里却是卤莽、愚昧、凶猛之物。
将之译成“elephant gar ment”,谁会穿上“凶猛、愚昧”的衣服呢?其实只要“Shanghai W anxiang Gar2 ment Co.,L td.即可。
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比如“红旗手”,有人将之译为Red fla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