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物流行业观察报告

互联网+物流行业观察报告

互联网+物流行业观察报告目录CONTENTS第一篇:“互联网+”成转型契机物流行业发展前瞻------------------------------------------------------- 1第二篇:跨境电商持续火爆物流痛点该如何突破 ---------------------------------------------------------- 2图表2:跨境电商产业链 --------------------------------------------------------------------------------------------- 3第三篇:经济新常态助力智能物流大发展 -------------------------------------------------------------------- 51、“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实现智能物流 ----------------------------------------------------------------- 62、生鲜物流需求促进智能物流的大发展 ---------------------------------------------------------------------- 63、“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智能物流产业 ---------------------------------------------------------------------- 64、跨境电商提升物流产业的智能升级 ------------------------------------------------------------------------- 7第四篇:京东发力生鲜电商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推手---------------------------------------------------- 7图表1:2015-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 8图表2:2015-2020年中国蔬菜产量及预测(单位:万吨) -------------------------------------------- 8 更多详细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互联网+”成转型契机物流行业发展前瞻2015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目前16.6%的基础上再下降1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的物流模式,可谓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

图表1:2005-2014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及贡献情况趋势图(单位:万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可见,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整体呈上升态势。

前瞻网物流行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物流行业需求的推动,也促使传统物流亟待转型。

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多个消费领域萎缩的情况下,互联网消费仍保持快速增长,可见,未来围绕互联网消费的物流工程将会崭露头角。

前瞻网物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分析认为,要实现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的目标,“互联网+”将会是巨大推动力。

本文作者:郭露(前瞻网产业研究员)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第二篇:跨境电商持续火爆物流痛点该如何突破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进口占比约14.6%,发展潜力巨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6.5万亿元。

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渠道。

但在跨境电商业务井喷的背后,物流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跨境电商平台的订单投诉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物流原因引起的,这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跨境网购体验。

同时,跨境物流成本大致占到总成本的20%到30%,这让不少小商家望而却步,对大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成本。

要为用户提供“直达”服务,就必须有高效的物流、结汇等快速服务,那么跨境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该如何突破物流痛点呢,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及预测(单位:十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阿里从去年开始就借助旗下菜鸟网络开始搭建跨境物流体系,以支撑天猫国际的海外直购服务,消费者最快可在一天之内收到海淘包裹。

菜鸟网络通过与圆通合作,目前已经打通了国内-东北亚(韩国)、香港-大陆的跨境快件通道,国内部分区域已可实现次日达。

此外,菜鸟网络还在俄罗斯、新加坡、芬兰等国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数据对接,开发适合中国用户的快递产品。

京东则采取了与国际第三方大型物流公司合作,其跨境电商业务的物流能力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段,京东还开通了在宁波、杭州、广州3个保税区的口岸服务,解决商家的备货及仓配问题,缩短产品运输时间,满足全球购产品的及时配送。

除此之外,1号店、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公司也采用自建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跨境电商物流问题;此外,还积极与上海、杭州等地保税区合作,尝试跨境保税模式,以此确保为用户提供更为稳定的物流服务。

图表2:跨境电商产业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在互联网巨头各自奋战的同时,传统物流企业则开始以行业联盟的形式来应对跨境电商的物流难题。

就在前天(9月8日),由58个城市社团组织、物流企业和地方政府作为发起单位的“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物流合作联盟(下称“联盟”)在兰州成立。

该“联盟”通过构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企业和社会组织间的沟通协作桥梁,搭建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对话、协商服务平台,将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发展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同时,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各城市海港、陆港、保税区、编组站、重要节点等物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物流市场的对接,优化区域内物流资源配置,促进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

此外还将协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区域内物流技术、物流人才交流合作与培养,探索共同培养市场急需的物流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站在跨境电商的风口-中国传统商贸企业转型方向与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物流在跨境电商业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决定着未来各个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包括阿里、京东等巨头在内,跨境电商企业均会在这一领域继续加大投入,提升服务。

而除了现有的物流体系外,各大公司未来还会通过合作进行更多的尝试,以此创新跨境物流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而传统物流企业在跨境贸易电商化进程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伴随跨境电商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网商企业的合作日趋密切,包括信息处理、货件管理、服务创新、运输网络、海关通关、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

国内快递巨头在跨境物流的构架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跨境电商蛋糕诱人,但如何花更多人力物力布局跨境物流,努力提高物流效率并做好配套服务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本文作者:杨昆(前瞻网产业研究员、分析师)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三篇:经济新常态助力智能物流大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智能物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14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中国超过180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图表:2008-2014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智能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助力中国经济正在转变为依靠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来保持国内经济中高速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中,物流行业也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升级,企业在生产与物流环节正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

同时,新技术与新业态层出不穷,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快速普及应用,所有核心环节都将变得更加“智能”。

工业4.0、中国智造、互联网+等一个个新名词都在为传统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1、“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实现智能物流“互联网+”升级传统物流服务产业,建设新的物流行业规则和物流行业标准,使其成为智慧型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下,依托信息技术整合O2O线上线下资源,物流产业继续成为国内经济的热点领域。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达成物流智能化服务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智能物流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

在新常态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中,“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其发展能带来超过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而其中物流产业的贡献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必须是“互联网+”和传统物流相结合后的智能物流产业所能达到的经济规模。

2、生鲜物流需求促进智能物流的大发展农业在“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被互联网升级改造的潜力特别巨大,已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生鲜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农业生鲜物流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大,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生鲜物流损耗大、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等,导致顾客购买频度低忠诚度不高等,严重限制了农业生鲜物流的继续向前发展。

现实中,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鲜产品在火热发展的电商中依然占比相当之小,生鲜电商交易平台呈现规模小、竞争弱的格局,生鲜产品的非标准化,产品庞杂,包装不便,从储藏到配送必须全程冷藏,生鲜供应链较难完善,损耗也大,“最后一公里”的按时入户配送尤难解决,这些都成为该领域没有获得很大突破的难点所在。

解决上述生鲜物流发展困境的途径之一即是将生鲜电商的竞争从资本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大数据技术(DT)的智能分析策略将在此大派用场。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记录了每个客户详尽的历史订单,依托这些历史数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可以总结出每个客户的饮食习惯,并预测出客户下一个订单的基本内容和金额,智能高效的物流带来全新的客户体验及客户粘性,提高生鲜物流的订单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