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高发教字〔2011〕66号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献身科学、勇于创新、学风严谨、团结协作的科学素养,以及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立足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研究生院和所在培养单位的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4、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
5、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现有八个博士(硕士)专业点,各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如下:
三、培养方式及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按照招考方式可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两种类型。
公开招考博
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含休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结合科研工作进行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其本人的特点和科研论文工作需要,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依据,也是对博士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导师应按培养计划做好培养工作,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位课程、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能范围、达到的目标以及时间安排做出明确规定,并在毕业前填写培养计划完成情况。
根据工作实际,可在提交答辩申请表的同时递交“培养计划表”。
不能在计划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者,指导教师需提前五个月提出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理由和延期后的工作计划,经研究室讨论同意后,报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延期期间的经费由导师课题承担。
博士生在入学大约一年后进行博士资格遴选,博士资格遴选通过后确定论文题目,由研究中心(室)学术领导小组批准的开题报告审查组对研究生的开题进行审查。
研究生须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及开题报告登记表送研究生部备案。
博士资格遴选没有通过者,按退学处理。
各中心应适时对研究生论文进展进行阶段检查。
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所每年11月份集中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对象为第二年拟申请答辩和学位授予的研究生。
研究生需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和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报告和中期考核登记表送研究生部备案。
在中期考核的基础上评选所长奖学金。
博士生应参加研究室及所内外有关的学术活动,并经常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
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等。
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
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一)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课程学习不低于7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5学分。
1、公共学位课(3学分),包括一门政治理论课和一门外国语。
2、博士专业学位课2门(不低于4学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完成。
3、必修环节(不少于5学分):
(1)开题报告(1学分)。
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搞清楚主攻方向上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在征求导师和其他专家的意见后提出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和指导小组应严格把关。
研究生还须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除涉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
(2)中期考核(1学分)。
每年11月份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研究生中期考核,考核对象为第二年拟申请答辩和学位授予的研究生。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士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
研究生须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并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
除涉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做中心级以上学术报告1学分/次;听所级以
上学术报告1学分/3次;社会实践2学分/次。
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记录在《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表》中,申请答辩前由导师签字认可交研究生部备案。
(二)选课及考试办法:
1、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英语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完成,一般在每年的6月、12月申报下一个学期的选课计划。
2、博士专业学位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完成:
(1)外选课程:按培养方案选择,经费由导师课题支付。
专业学位课程可参考《高能所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见附件),根据学生的培养方案从表中选择二至三门。
(2)自学加辅导课程(2学分):每年9月报计划,12月初由研究生部组织统一考试。
(3)调研报告(2学分):最多一门课程,考试由专家组进行考核,专家组由3位副研究员职称以上人员组成。
考核通过后,成绩单和调研报告及问答记录交研究生部备案。
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础所需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本学科前沿、结合研究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等。
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1、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结果,其内容一定要有本人的研究或实验、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应对该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最新成果的重要资料做出分析和评价。
论文的内容要求概念清晰、分析严谨,数据要求真实可靠,推理有根有据,结果正确无误,
应有深入的理论分析或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出本人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涉密论文按照研究生院和高能所有关涉密文件的管理规定处理。
2、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论文完成后,由本人申请,导师写出评语,研究室主任提出意见,经研究生部组织审查后,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参照我所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组织评审和答辩。
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本人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做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决定,最终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议。
六、思想政治工作
导师应将德育工作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研究生要参加所在研究中心(室)的政治学习、党团组织生活、工会活动及各项集体活动。
研究生所在研究中心(室)的党支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附件:高能所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