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然后列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紧接着将这些内容与XX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谈谈XX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得好的与还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作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XX大学建设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部分,它的校园文化建设亦是事关重要的。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三个代表”中,明显的提出了“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社会知识和只是文化的重要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落后的文化必然会去占领。

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必然有
利于先进的文化战胜落后的文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校园文化的开展是以活动作为载体,以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作为基础进行的,这些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积极的影响。

3、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性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以活动作为载体,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例如各种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影视评论以及各种技能训练等。

这些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机会;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心理压力和生理状态,增进身心健康的机会;是一个很好的加强与社会联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自身各种能力得到提升的机会。

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文化、文艺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位。

4、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大学校园是全社会重要的文化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都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大学校园的教师是一群高素质的文化群体,他们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他们的言行举止对整个社会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教师是一种积极的熏陶过程,搞好大学校园的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都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不仅仅在全社会青年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在他们走向社会后,也会在全社会中起着积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搞好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样亦对社会有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1、校园文化物质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固化体现,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

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折射出一所大学的精神特征,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教师的积极进取。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各种建筑物、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网络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还包括可观可赏的环境布局,如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楼堂馆所的布局美化、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牌匾壁挂等。

2、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3、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三、XX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得好的与不足
1、校区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区的建筑各具风格,第一教学楼展示着校区的历史;第二教学楼非常具有欧式风格,展示着校区是很开放的,很乐意吸收外来的知识;第三教学楼很现代,展示着校区随时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走的;第四教学楼所处地段是很幽静的,展示着校区在喧闹中也始终保持这理智;才新修的教学楼,第五教学楼给人一种民国时期的感觉,这展示着校区是不忘历史的……这些都是校区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就我个人认为,校区的图书馆应该改进一下,图书馆很小,自习室也是如此;我们校区没有一个很好的学生活动中心,食堂三楼每天都会汇集武术协会、打羽毛球的、各种跳舞的、还有吃饭的,感觉这样的活动中心太小了;另外,我觉得应该有那么一两间通宵供电的自习室,不仅对于研究生来说需要晚上看书,对于那些晚上精力很好,想要看书的同学来说也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不用晚上在寝室用电筒之类的看书,打扰别的同学休息了……
2、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

对于这一方面,我的认识不是很多。

但就我自身的感觉,我认为校区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挺好的,鼓励每个同学积极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于个个社团的管理也设立了校区社团联合会这个组织来进行管理……
3、校区文化精神的建设。

(1)校风建设。

校区有各类的学术报告,但是我认为学术报告有点少,而且很多系的学术报告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深深的抑制了他们的兴趣,毕竟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怎么喜欢别人要求自己做事。

校区也开展了各类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PPT制作大赛、装机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校风。

(2)教风建设。

校区的老师都细心耐心的工作,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

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老师讲课都只是在照着自己做的PPT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枯燥乏味,让学生一点上课的兴趣也没有。

(3)学风建设。

在校区,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自习室、博学院以及个个教室上自习的人有很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学风。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产生,有些同学到自习室把自己的书放上占了位置就走了、有的学生带自习室里谈情说爱、有些同学在自习室里吃东西之类的,这些都非常的影响其他同学的仔细,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校区应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6)
【2】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3】闫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8(4)
【4】吴磊,肖池平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 2006(2)
【5】许国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造和谐校园高教探索 2006(3)【6】周平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6(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