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效度的五点做法

提高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效度的五点做法

提高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效度的五点做法【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后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提高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改条件下的今天,生物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得是越来越紧骤,呈现出课堂时间紧,知识容量大,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紧张局面,因此,在如此紧骤的情况下,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何为高效课堂呢?具体而言就是指在有限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传统中创新,使课堂变得主动、生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生物高效课堂。

一、语言生动、幽默,营造学习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教师教态和蔼可亲能消除学生的心理畏惧,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能调动学生对你这门科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便能主动去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真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认真组织生动的语言,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的成分,这样学生听起来才不觉枯燥和乏味,注意力才始终保持高度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从你生动幽默的语言中抓住重要的知识点,体现出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

同时,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引入恰当的诗词、谚语等,能使课堂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令学生神往,如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使学生陶醉于古诧山寺,桃花盛开的美景之中,从中了解到山下四月快结束了而山上寺庙中的桃花还正在盛开是受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的知识点,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学习,营造出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繁琐知识口诀化,提高学习高效性
青少年学生记忆虽然有着识记水平迅速提高和记忆范围不断扩大的特点,但是如果每天面对着各学科繁杂的知识点进行记忆,那么时间久了便会导致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消退或疲劳,因而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记忆,把繁琐的知识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口诀,缩短学生的识记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尿的形成,可用下面口诀进行教学:一条小管弯又长,末端顶个肾小囊,囊中有个肾小球,动脉血液里面流,血液经此来过滤,产生原尿小管去,肾小管子好贪婪,有用物质吸收完,废物余盐少量水,形成尿液送小肚,小肚装满尿道排,内境平衡健康来。

又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诀: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胰液混入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等,语句生动押韵,琅琅上口,知识浓缩,短小精干,利于学生理解与识记,提高了学习的高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让抽象问题、微观问题直观化
生物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富有乐趣的课程,但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微观的、抽象的,是肉眼看成不见,也摸不到的,这样的知识单凭老师的讲授,即使你讲得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

而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能将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呈现于屏幕之上,使问题直观化,让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真正走进生物的高效学习中来,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例如在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中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时,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只能机械性地强迫记忆,枯燥而乏味,对于自己究竟是怎么来的、怎么发育的还是浑浑噩噩,混乱不清,更谈不上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而利用多媒体插入一段《人体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栩栩如生的画面把人体受精、分裂、发育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豁然开朗,一下子全然明白,大大加强了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了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学生互动,让生物知识实践化
常言道:“真理源于实践”。

生物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如果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不把知识融于实践,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感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起到加深、巩固之功效,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如在学习足弓能缓减运动时身体的震荡功能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每人跳跃两次,第一次足尖着地,第二次足跟着地,经过两次亲身体验的效果对比,使学生马上明白了足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又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变化时,可让学生同桌两人一组,用眼和手相互感知一下这两个动作这两块肌肉的运动情况,再亲自实践一下,通过感知和实践从而得出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而屈肘时相反的结论,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快速地理解知识内容,达到高效学习之目的。

五、巧用肢体语言、让记忆更加形象化
研究表明,人类在接受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文字占7%,声音占38%,剩余55%就是来自于信息传递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也就是肢休语言,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构成长久记忆,逐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协助知识的记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地完成知识点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学习,如讲述肾单位的时,用左手握拳,代表肾小球,右手握成空心掌状把左手包围住,右手的手掌代表肾小囊,右手的手臂就成了肾小管了;又如讲花的结构时,双手握拳举过头顶,代表雄蕊,其中拳头代表花药,手臂代表花丝,头代表柱头,脖子代表花柱,上身代表子房。

同时还能形象地演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过程,使学生在相互比划相互问答中就将这些知识牢牢地记住了,降低了记忆的难度,达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总之,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效度,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就一定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孙杰远叶蓓蓓.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8
[2] 中学生物教学论.刘恩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