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

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

1990-2008-2010——201311201220132017182018年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浅析Ⅰ、前言1、本来都退出豆瓣广播了,因为世事无常和人言可畏这两个原因,这篇日志伴随的广播我保留到今晚为止,然后删除。

算是总结,算是交代。

2、我想写的的话还是给朋友写吧,十几位在考或将考的朋友跟我真心探求,我觉得不写的话是辜负他/她们了。

3、上午看到了博士劝退论的相关论述,我是赞同的,又比如每年考北大中文比较文学的朋友有几十个,跟我联系的占了其中二分之一,每个人的实力虽然都很稚嫩,但是心性和想法却是大大不同的。

我写这篇是为了让认真读了书的朋友知道怎么发挥,以便不让自己的才情白白浪费,甚至于抱怨老天不公,以为自己的命运独独不好,没有的事。

4、当然我也是有敌人的,敌人是那些拿考研赚取商业利益而不管学生以后学术及其求职发展而一味洗脑的各大中文考研培训机构与网站。

5、也就是说,考研不是一条适合不想读一辈子书的人走的路,社会很黑暗同时很广阔,可以走的路很多,学术只是其中一条,这一条路很窄,只适合无怨无悔坐冷板凳的人。

我只是写一些个人的粗浅想法,对于一些抱着看笑话目的来的人,我感到奈何(narrow),对于一些愿意继续走下去的人,我感到你也明白,文学是很伟大的。

那么,就让我们步入“正题”吧。

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卷一、名词解释(40分)1、Allegory分析:属于较为传统的文学、文论方面的关键词、概念。

这种最好是能从做词源解析开始,如ἀλληγορία(allegoría) 如何ἄλλος(allos) 和ἀγορεύω(agoreuo) 组成,而后者又源于ἀγορά(agora) ,他们的意思又是如何如何。

不过我想大概没几个人能答出这个吧,所以其实能答出Allegory的一两个中文常用的意思及其小流变小要点,比如洞穴喻啊、弗莱关于"continuum of allegory" 的论述啊或者诗歌和虚构的技艺啊什么的就都可以了。

2、硬译分析:语出《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郭沫若在《雄鸡集·谈文学翻译工作》中对此有所反驳。

最好结合直译与意译,或者“翻译媒婆论”来解释。

在中国搞比较文学,思想史和翻译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老师们在比较文学这个名目下各自做着自己不同的研究,壁垒森严,那么强调思想背景和历史语境以及翻译至少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3、神圣人分析:阿甘本的概念Homo Sacer,知道阿甘本的都知道这个概念吧,不知道的就算了。

除了阿甘本的《神圣人》之外,请结合我对以下两本书所写的短评来按图索骥,点线面结合。

当下的哲学8.5[法]阿兰·巴迪欧/ 2017 /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生产(第二辑)7.6汪民安/ 2005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Ferdinand de Saussure分析:索绪尔知道的吧,不要不记外文名好吗。

这里发挥一下重点——首先,外语是很重要的,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里已经算是入门的小儿科了,面试更严厉;其次,之所以在初试中显得在外语方面远远不够严厉,是为了强调文本阅读,也就是主要考察大家读书是不是够博,够认真,够热爱,够深思;最后,答题发挥时间和字数记得看分数,名词解释折算下来一道5分,自己练练,看应该花几分钟写几个字最高效。

5、The sublime分析:以Pseudo-Longinus、柏克、康德等人的论述为主,学有余力再将其与什么“壮美”相比较,不要丢西瓜捡芝麻。

不是说为了比较文学视域就可以舍弃更根本的基础,不然只是舍本逐末、文学比附而已。

6、《姜斋诗话》分析:【清】王夫之。

你可以没读过全书,你不可以没读过基本的中国文论史和中国文论选。

参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文艺学考研推荐书目。

7、杂耍蒙太奇分析:读两本戴爷的书,period。

8、Cultural Studies分析:似乎越新的看上去越老了。

“文化研究”当然还是从英国伯明翰学派讲到法兰克福学派再讲到当代。

大概是怕大家上道都答不出来,所以通过这道大家都答得出来的题目告诉大家,太简单和太难都是没意义的,关键还是在常识之中见出真学识,怎么见呢,真功夫见下面的题。

二、结合中外文学试论节日与文学之关系(25分)分析:硬题。

讲酒神节应该最靠谱吧,讲端午节的话就有点悲欣交集了。

然后再比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万圣节都可以单拎出来或者混在一起来讲。

角度新颖,这种时候就靠平时阅读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底子和学术思维能力锻炼了。

三、结合具体文本事例评述下文(35分)我们最好是把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分开来看,我们不必像对侍他的作品那样认真地对待他本人。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先决条件、母腹、土壤,有时只是作品赖以生长的粪肥——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想欣赏艺术作品,就必把艺术家当作某种必须忘掉的东西。

深究一部作品的来历乃是那些精神意义上的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们的事,和审美上的人、和艺术家毫无关系,而且永无关系!――尼采《道德的谱系》3章4节分析:这题其实比上题简单?角度可以很多,比如新批评的意图谬误,也就是《镜与灯》框架下的由世界、作者向作品、读者研究的转向,也就是再比如接受美学啊,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与写作观和文体观啊。

再比如可以从张辉老师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入手,这个就更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了。

随时记得审题,不要答偏!四、《人间词话》中曾提及古今成大事业、大学者的三种境界,请结合所读中外文化的相关论述加以阐释。

(50分)分析:这道分够高,但是给的又很宽,简直让你面对深渊而“自作主张”了。

好吧,我其实马上想到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来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对阐释学循环的存在论开张;然后从德里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义流亡来反应伽达默尔的阐释僭政;最后从施特劳斯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表达伽达默尔与德里达之外的第三条路,也就是向上回看。

让古人教现代人怎么更好地理解现代人,而不是让现代人读古人作品去比古人更好地理解古人。

参见张沛《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伽达默尔vs德里达》与《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Ⅱ:施特劳斯vs伽达默尔》。

当然,角度极多,能够言之成理,自称秩序者为佳。

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卷一、名词解释(20分)1、流浪汉小说分析:以时代和作品兼顾叙述者为佳。

2、韩柳古文运动分析:文艺复兴一种,以阐释原旨甚至能引经据典者为佳。

3、旧喜剧分析:古希腊文学基本常识,以能写出古希腊语或至少英语人名作品名者为佳。

4、文学研究会分析:现代文学基本常识,记不得就别读了,这几题都是浅水区,逗你玩的。

5、“同路人”文学分析:前苏联文学与托洛茨基,这才有点意思,不过答不出来也正常,没几分,无妨,下面才开始好玩。

二、阐释下列作品题名的含义(40分)1、《平山冷燕》分析:看看题目,看清题目,去读书,然后再来答题。

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

2、《巨人传》分析:你可以讲卡刚都亚与庞大固埃,你也可以讲中文翻译为“巨人传”的意思,你还可以结合着讲彼时文艺复兴具体《巨人传》时期的精神的兴盛和转变,其实结合文本最好,还看你读书功底了。

3、《死魂灵》分析:俄国现实主义经典,不说了好吗?4、《第二十二条军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先讲清军规的悖论。

5、《竹取物语》先讲“物语”再讲“竹取物语”,嘿嘿,日本文学还是有的嘛,interesting。

6、《二马》老舍,老马和小马。

7、A Room of One's Own女性文学经典,读点相关女性主义史论。

在经典作品之外再读一下比如现代主义小说、现实主义文学、西方戏剧、文艺复兴文学、现代文论、古典诗学等各种史论、概观什么的好吧。

8、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奥尼尔啊,现在不读这些作品或者作品选以及文学史常识,读研你再补吗,不只是来不及,更是不让你上好吗。

三、标点下文并请转写为简体(20分)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甞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也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也鯉退而學禮聞斯二矣陳亢退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逺其子也分析:送分题。

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

白本(白本你知道吧?)且不说,那些不读竖排繁体右翻的同学终于要倒下了,这里是中文系哦。

而且本科已经过了。

顺便插广告,寒假嘉兴线下活动“一方读书会第五季文史的觉醒——《春秋左传》、《文心雕龙》”的文案我已经在写了,我推荐的是杨伯峻和杨明照版本的,不过别的也无妨,看大家自己对自己的考量了。

四、评诗(30分)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By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late and soon,Getting and spending, we lay waste our powers:Little we see in Nature that is ours;We have given our hearts away, a sordid boon!This Sea that bares her bosom to the moon;The winds that will be howling at all hours,And are up-gathered now like sleeping flowers;For this, for everything, we are out of tune;It moves us not. -- Great God! I'd rather beA Pagan suckled in a creed outworn;So might I, standing on this pleasant lea,Have glimpses that would make me less forlorn;Have sight of Proteus rising from the sea;Or hear old Triton blow his wreathèd horn.分析:华兹华斯应该是秦立彦老师出的题吧,文本分析特别是古文和英文的话一般和论述题一起是两大玄关,前者看文学积累,后者看文论积累,二者又相互结合,一句话:读得多、思得深、写得有条理者赢,三位一体,没有捷径。

哦,这里如果英语水平有限没法像新批评一样分析文本那就从关键词比如nature, Pagan等方面来分析思想,最好的,当然是两种兼顾也就是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兼顾的高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