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浅谈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的兴起,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也势在必行。

新课改给音乐教育带来重大改革,同时给广大音乐教师增添了困惑——音乐课到底该教给孩子什么?应该怎样教?我认为从课改的精神出发,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应突出一个“新”字。

一、课堂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

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现代教育理论也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

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走出“学科本位”的误区,走出“技
能训练”的怪圈,把“人本位”作为音乐教育的课程观,使音乐真正融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将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艺术的完整人作为主要任务,并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培养创新态度,教师首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新课改的提出给了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能、广博、全面,既具备技能又具备反思能力,既能运用策略又能开发创新。

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封闭,去主动学习和交流,积极了解音乐的新动态,勇于纳新,乐于纳新。

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老师停止不前,必将遭到历史的淘汰。

所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去,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博闻强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全能教师”。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讲授,而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多元文化交流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

三、教学评价的创新
我国现行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已
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整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改变了原来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功能,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用“红花”奖励来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闪光点”,就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先自评,然后小组互评,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不强调结果,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