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论文6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新课改下创新教学研究音乐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结合音乐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通过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中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时,经常向学生灌输纯理论的知识,这些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虽然小学生很喜欢唱歌,但是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缺不高,就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的原因。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运用音乐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在把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在平等的关系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鼓励他们进行大胆探究。
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使他们认真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指导,增加他们的音乐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让他们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内容。
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优美的乐曲,并结合多媒体给他们讲述乐曲的内容和创作背景。
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对音乐欣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进行深入分析,加深他们的音乐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
2.对演唱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演唱歌曲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
在演唱歌曲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歌词,还要对他们的演唱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在音乐课上学会演唱教材中的学唱歌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演唱能力,促进他们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演唱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演唱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对其他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歌曲学唱中,大大提高学唱效率。
3.加强识谱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识谱学习指导,使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识谱能力。
在识谱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方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让学生进行识谱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教学,如可以利用《粉刷匠》《两只老虎》等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进行识谱教学。
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兴致高涨的进行学习,使他们的识谱能力有效提高,并对识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兴趣指导的学习中,教师更容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三、结合游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是紧密联系的,他们对于感兴趣的知识能全身心的进行探究,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反之,不感兴趣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状态,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后不会进行主动探究,而是等待教师和同学告诉正确答案。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结合有趣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把游戏和音乐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快乐的游戏环节掌握音乐知识。
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在游戏环节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高效的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在教学《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你做我猜”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教师选出一名学生根据歌词做出动作,让其他学生猜测。
在游戏活动中,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很快记住了歌曲,并学会了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还要结合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学习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节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知识,结合实践进行理解,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
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时,教师既要考虑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性,还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活动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高效进行。
作者:李芳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兴小学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创新策略探讨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各阶段开齐开足对学生素质品质提升的课程,音乐是其中之一。
在以往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教育中,我们的音乐课多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很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既基本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
因此,我们小学音乐老师,应该顺应形势,积极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音乐基本知识、能力,并在音乐美的感受中获得艺术的感染,情感的陶冶,获得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增强。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能力的问题。
一、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学的兴趣现在幼儿教育已经普及,小学生在幼儿园就接触了比较多的知识,其中音乐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
而幼儿园的音乐多是适合幼儿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
因此,我们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以学生熟悉或者会唱的儿歌导入,那么,学生都会生出愉悦学习的情感。
这样的学生能够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而学生也能在生活情境中愉快的学习和接受。
如在《时钟滴答》这一内容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回忆幼儿歌曲《时钟在走路》,可能有些学生不会唱,但是这样的儿歌对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们在视唱活动中很快就有了愉悦的学习情感。
然后,我们用多媒体展示钟表店的景象,并播放音乐,提醒学生们注意倾听和发现。
在音乐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能让学生有学习的热情;我们播放一段钟表店里的工人制作钟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各式各样的钟表给工匠们带来的自豪和愉快。
这样,学生们就能在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中生出愉悦的情感,能够在倾听中感受音乐的律动,获得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当然,创设生活情境教学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激起他们的观察与感受的体验进行教学。
如在《春天的小河》的教学中,我们先由冬天和春天的生活话题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冬天和春天的景象,然后展示生活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小河冰块融化的水流潺潺的情境。
然后,让学生想想河水流动的动态美和可能发出的声响,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情感,引领学生欣赏和学唱《春天的小河》。
如此,学生就有兴趣产于课堂,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也能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又好又快的掌握学习内容。
二、重视互动合作学习,在交流展示中愉快学习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音乐课堂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学习。
音乐学习也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维互动,让学生乐于交流和展示自己,从而让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
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在新内容教学之前,就让学生们自己唱唱自己会的歌曲,先让气氛活跃起来。
或者播放一些比较流行的动画片主题曲,让学生们有交流的话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自由,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而他们在熟悉的乐曲视听中,也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倾听,歌唱。
互动与问题探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范唱,让学生说说老师唱的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在表达中就表现了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
如在《好一个土娃子》教学中,我先范唱,让学生安静地倾听。
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这首歌的情绪变化的情况。
如果较多的学生没有听准、无法交流;我们可以将音乐再放一边,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谈论,然后用色块图谱让学生感受前半部分平和的欢快活泼和后半部分的跃动、高涨。
之后,我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展示歌曲的情绪的递进,让学生们视听结合地感受歌曲中情感的变化。
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我通过色块的乐谱引导学生填词并随着音乐试唱。
当然,我们学生的合作需要我们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生出歌唱的激情。
同时,多与他们交流互动,多让他们自己探索着找到音调、节奏和强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我们创新音乐课堂还是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学习活动,多给唱得好、也对音乐有一定理解的学生展示的机会。
如在《铃儿响叮当》的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倾听这支充满高兴与滑稽的乐曲,让学生们谈谈其中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等发现,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感受曲中孩子们欢声笑语、清脆马铃声,体会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而音乐学习与舞蹈动作是相连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手舞足蹈的学习音乐,给他们极大的自由空间,在尊重、关爱、信任中,让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灵动、活泼多样的课堂气氛中愉悦学习。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强调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视角设置课堂,多联系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有兴趣参与课堂;重视营造自由、和谐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升他们的音乐吸收和表现的能力。
如此,我们的音乐课堂学生的学习氛围就会浓厚起来,他们也能获得音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作者:陈铭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参考文献:[1]杨启平.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应用[J].音乐时空,2015,(15).[2]郁燕娜.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J].学苑教育,2015,(20).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项充满教育和启发意义的活动,不仅是纯粹的音乐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
因为思维创新能力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