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教学课件(精品)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教学课件(精品)

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 大小 材料 形状 ……
新知讲解
大的物体一定比小的物体重吗?
新知讲解
一、判断题 1.我们可以通过“掂一掂”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 √) 2.最准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是”预测“。( × ) 3.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只有大小。( )
巩固提升
二、填空题 1.在实验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 A )。 A 预测 B 掂一掂 C 称一称
一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PPT课件
PART
ONE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单元 1.发现物体的特征
说一说
wùtǐ
周围有什么物体?
miáoshù
你会怎样描述它?
连一连
玻璃珠 螺母 乒乓球 橡皮 泡沫块 纸片 木块 塑料杯
每人观察一种物体
玻璃珠 木块 螺母 泡沫块 塑料杯 乒乓球 橡皮 纸片
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
预测
diān diān
掂一掂
chēng chēng
称一称
理解词语
预先推测或测量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想一想,利用这些器材怎样称量呢?
新知讲解
一边盘里放被测物 体,另一边放曲别 针,当两边平衡时 曲别针的数量就代 表了物体的重量, 最后比较曲别针的 数量。
新知讲解
物 体
预测 5
2
3
4
1
掂一掂 5
1
挑战任务: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掂
活动手册 第1面
活动手册 最后1面
以后再补充
橡皮



可改成

其他物体
4 格



轻重
轻重
《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特征
颜色 气味 形状 厚薄 粗糙 程度 是否 透明 是否 流动 是否 可见
轻重
木块 螺母 玻璃珠 乒乓球 泡沫块 橡皮 纸片 塑料杯
1
给每个物体编号
1
2
3
4
5
6
7
Product
8
9
探探索索::描给述物物体体分的类特征
我们怎样给它们分类?
可把具有 相同特征 的物体分 成一组
1
2
3
4
5
6
7
Product
8
9
探探索索::描给述物物体体分的类特征
2 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

1
2
3
4
5
6
7
8
9
物体的特 征 1.轻重
2.形状
3.颜色
4.大小
录。
剪下最后一
页的词汇,
粘在表中的
轻重
相应位置。
在第1课的记 录表中填上 空气的特征!
研讨:探讨研究空气的方法及 其特征
我会汇报
空气有什么特征?
轻重
我们是怎 么知道的?
无固定形
状√ √
×
单元总结
总结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 可以用到哪些词汇?
再见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一课:我们知道的动物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轻轻搅拌。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搅拌后,再 观察。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可以用画图 的方式记录。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食盐: 红糖:
小石子:
空间不够, 可以另附白 纸。
研讨:物体放入水中的 情况
“水、油、洗发液”流动比赛
怎样做到比赛公平?
第六课: 它们去哪里了
聚焦问题
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石子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把它们放入水中
怎样做实验?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放入前,先 观察。
探索: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情况
描述并记录现象。
放入后,静 静观察。
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 (12分)
1.小组内部整理寻访到的动物。 2.全班交流,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后的活动手 册,边介绍边评价) (1)小组式汇报。 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汇报: ① 我找到……种动物,有…… ② 我最喜欢的是……它在……
(2)互动式汇报。 猜一猜,我们观察到的是哪种动物?如果其他同学猜不出来,汇报者对其进 行介绍。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猜不到呢?你觉得问题在哪里?可以怎么改? (教师把学生的汇报情况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3.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
2
3
4
称一 5
1
3
2
4

新知讲解 思考: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 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chēng chēng 称一称
新知讲解
下面的两个碗形状像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
=40个曲别针

=80个曲别针
新知讲解
思考: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观察小组内部的物体,分析影响因素)
新知讲解


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

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
活动1:比较水和洗发液 你会怎么观察?
猜猜他们是怎么观察的
水和洗发液 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活动手册
第1面
轻重
活动2:洗发液、水和木块比较
洗发液 水 木块
怎么观察? 有何发现?
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颜色—— 气味—— 是否透明—— 是否流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 交流内化 巩固知识 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3分): :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你能猜 出老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吗?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谜语。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10分):
1.刚才我们猜的鱼、蜘蛛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 周围还生活着什么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它?(如果学生说到校 园里,可直接追问:你在校园里见过什么动物?) 2.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可以用“我在校园的……见 过……”的句式来说一说。 3.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如果认识请大 声叫出它们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物,学生认一认。) 对于不认识的动物,可以请认识的学生介绍一下,教师也可以 介绍一下,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校园动物。 4.(教师在教室里张贴观察区域图)这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 花坛,你猜猜这里可能生活着哪些动物呢?在哪里能找到它们? 5.小组领取区域图和动物卡片,交流后把卡片贴到区域图上。 6.交流汇报。每个小组带自己的区域图,到教师的大区域图 上贴动物,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调整。
三、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13分):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这个花坛里去寻找动物,看看你们标记的地方能不能找到这 种动物。 2.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边指图边说 3.我们应该怎样找动物?找到后观察什么,怎么记录? (1)怎么找?(轻轻地、不打扰动物等) 在教室里进行模拟寻访,在模拟时解决以下问题: ① 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② 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蜈蚣等。 ③ 如何使用工具帮助我们观察。(放大镜、棉签) 小结:先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再小组分散活动。(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棉 签拨一拨等) (2)找到后观察什么? ① 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 ② 动物的身体特点、 活动情况。 ③ 数一数有多少动物。 (3)怎么记录? ① 记录的要求:真实,把观察到的动物记下来,不要把想象中的记下来,记录动物的 活动地点,不要忘记统计数量。 ② 记录的地方:学生活动手册。 (4)需要注意什么? 观察时不惊动、不伤害、不破坏它们的“家”。
06 吃食物 07 需要空气 08 会繁殖 09 会排泄 10 ……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二课: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 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 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 的外形特征。
按特征分类


球形 方形
有颜





探探索索::描给述物物体体分的类特征
2 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

1
2
3
4
5
6
较重 16
7
78 5
9
按照轻重 分类
较轻 423
89
探探索索::描给述物物体体分的类特征
3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并记录
下来
还可以把分类结 果给同桌看,让 同桌猜猜“是根 据什么特征分类 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 的浓厚兴趣。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 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 2.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 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 意识。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 特征。
教学难点
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 形特征。


摸得到吗
称重
轻重
探索:研究空气的特征
1 收集一袋空气,观察它是什么样
的。
用袋子收 集。
探索:研究空气的特征
1 收集一袋空气,观察它是什么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