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绿色建筑工程师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试题一、单选题:1、按照我国法的形式,下列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B.广州市招投标条例C.招标投标法D.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排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条约>宪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C.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3、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张某不慎被高空坠落的箱子砸成重伤。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张某针对自己的损害情况,可以向公司主张的权利是()。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损害赔偿权D.平等权4、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规定法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其行为能力总是有限的,法人的行为能力由其()所决定。
A.注册资金B.业务范围C.企业规模D.业务能力5、法定代理主要是为维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计的。
法定代理属于全权代理,法定代理人原则上应代理被代理人的有关()方面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和其他允许代理的行为。
A.生意B.财产C.合同D.损害赔偿责任6、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承担民事责任。
A.被代理人B.代理人C.行为人D.法人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有()。
A.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B.被代理人死亡C.代理人死亡D.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8、某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由于经营不善倒闭,则()。
A.承包商将不能获得工程款,因为“债因当事人死亡而解除”B.承包商依然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取得工程款C.承包商有权将在建工程拍卖并从所得价款中取回自己应得的工程款D.承包商可以将在建工程提存,如果业主不能支付工程款,则在建工程归国家所有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条第1款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权,依法受法律保护。
A.专用B.使用C.出让D.买卖10、张某进行道路施工时,在开挖的管道沟处未设置保护措施和警示标志,晚上李某骑车路过时掉入其中,车损人伤。
李某针对给自己带来的损害,可以向张某主张()A.停止侵害B.恢复原状C.返还财产D.赔偿损失11、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建设主管部门对有关监理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不能包括()A.罚款B.吊销资质证书C.责令停工D.行政处分12、聂某是某建筑公司司机,在一次工地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一名施工工人轧死,对聂某的行为应当()。
A.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B.按交通肇事罪处理C.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D.按意外事件处理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依法审批或审查后未予批准,该项目不得()。
A.立项B.批准建设C.竣工验收D.投产使用14、危险废物是指( )。
A.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B.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物质C.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D.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5、对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A.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可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B.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污水、大气污染环境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C.从事处置危险废物经营的单位,须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D.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16、对于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A.报告书B.报告表C.登记表D.监测表17、可再生能源,是相对于不可再生的()而言的,它是指可再生能源源于阳光、大气、水、生物和地球自转所形成自然循环体系而生成,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形式。
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化石能源18、()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动力。
A.资本B.劳动力C.能源D.科学技术19、2020年之后,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标准煤。
A .40亿t B.30亿t C.20亿t D.10亿t20、为了实现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于2002年10月立项,为“科技部奥运十大专项课题”之一,历时14个月后,推出了针对奥运建筑及其相关附属建筑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名称为()。
A.LEEDB.BEAMC.GOBASD.ABGR21、LEED由()于1994年制定。
A.美国建筑委员会B.美国建筑行业联盟C.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D.美国建筑行业促进会22、英国早在1990年推出的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体系名称为(),对其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深远的影响,有力推动了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A.建筑温室效益评估B.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价方法C.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体系D.绿色星级认证23、1997年12月,欧盟在日本签订了(),承诺至2012年把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
A.气候变化法案B.京都议定书C.可持续住宅规范D.生态住宅评估24、在绿色建筑市场起步阶段,绿色建筑激励的主体主要是()。
A.市场B.市场与政府共同C.政府D.建筑企业25、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起施行。
A.1998年1月1日B.2007年10月28日C.2008年1月1日D.2008年4月1日26、《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 )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B.太阳能、风能C.煤炭、水电、核能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27、《节约能源法》所指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 ),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B.发现到消费的各个环节C.消费到回收的各个环节D.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28、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鼓励发展重化工业B.鼓励发展第三产业C.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D.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29、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B.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C.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D.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30、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 )的消费方式。
A.清洁型B.循环型C.节约型D.环保型31、国家实行( ),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A.节能目标责任制B.节能考核评价制度C.节能管理责任制D.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32、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制度。
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其开工建设。
A.用能审查B.用能核准C.节能评估和审查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33、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
A.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B.能源之星标准C.节能考核评价制度D.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制度34、国家对()实行淘汰制度。
A.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B.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C.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设备和生产技术D.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生产技术35、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
A.能源效率标识管理B.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C.能源之星认证D.节能产品认证36、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
禁止()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A.生产B.运输C.销售D.使用37、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
A.强制原则B.自愿原则C.限制原则D.申请原则38、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A.节能设备经销商B.节能设备制造商C.节能监察中心D.节能服务机构39、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A.能源消费统计B.节能考核C.能源供应D.节能量检测40、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安排清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A.热电联产机组B.煤矸石发电机组C.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D.热电联产、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41、建筑工程的( )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A.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D.施工和监理单位42、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执行的室内温度控制标准为( ) 。
A.冬季不得高于20℃,B.夏季不得低于26℃C.冬季不得高于20℃,夏季不得低于26℃D.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43、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 )、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A.用热计量装置B.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C.太阳能热水装置D.用热控制装置44、国务院有关( )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A.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B.交通运输主管部门C.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D.建设主管部门45、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B.节能监督状况报告C.能源消费状况报告D.节能效益分析报告46、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 ),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A.强制规范B.推广目录C.采购清单D.认证名单47、国家运用税收调节等政策,鼓励( )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A.低价节能产品B.成熟节能技术C.实用节能设备D.先进节能技术、设备48、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 )的产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