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波基础知识和电台组成ppt课件

短波基础知识和电台组成ppt课件

F1层:高空200~300公里, F2层:高空300~400公里。
10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2)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F2层的密度最大。对电波的反射能力最强,它的存在
是短波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条件。 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作用和电波的频率以及电离层本
身的密度有关,电波的频率越低越容易被反射:长波、中 波、短波可以被反射,超短波、微波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穿 透电离层而不返回地面。
6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2)短波的天波信道是变参信道,信号传输稳定性差。短波 无线电通信主要是依赖电离层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的,电离 层作为信号反射媒质的弱点是参量的可变性很大。
它的特点是路径损耗、延时散步、噪声和干扰,都随昼 夜、频率、地点而不断变化着。一方面电离层的变化使信号 产生衰落,衰落的幅度和频次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天波信道 存在着严重的多径效应,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延时。
13
四、优化短波通信的方法
分米波 1~10dm 特高频(UHF) 300~3000MHz
厘米波 毫米波
1~10cm 1~10mm
超高频(SHF) 3~30GHz 极高频(EHF) 30~300GHz
主要用途 长距离点与点通信 广播、船舶、飞行通信 短波广播、军事通信 电视、调频广播、雷达 电视、雷达、移动通信 雷达、中继、卫星通信 射电天文、卫星、雷达
选择性衰落使信号失真,多径延时使接收信号在时间上 扩散,成为短波链路数据传输的主要限制。 3)大气和工业无线电噪声干扰严重。
7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电离层是指从距 地面大约60公里到 2000公里处于电离状 态的高空大气层。
电离层分为D、E、 F1、F2四层。
电离层最高可反 射40MHz的频率,最 低可反射1.5MHz的频 率。因此短波工作频 段被确定为1.6MHz 30MHz。
9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1) 电离层概况: 电离层形成了四个具有不同电子密度和厚度的分层,每个 分层的密度都是中间大两边小。
D层:离地面50~90公里。D层白天存在,晚上消失。D层的密 度最小,对电波不易反射。当电波穿过口层时,频率较低 的被吸收得较多。
E层:高空90公里~140公里。通常情况下E层的密度也较小, 只有对中波可以反射。
8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穿透
反射波
空间波
发射端
地波
电离层
接收端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地波:这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 无线电波。 天波:也即电离层波。我们把 这种经电离层反射而折回地面 的无线电波称为“天波”。 空间波:由发射天线直接到达 接收点的电波,被称为直射波。 直射波和反射波合称为空间波。 散射波:当大气层或电离层出 现不均匀团块时,无线电波有 可能被这些不均匀媒质向四面 八方反射,使一部分能量到达 接收点,这就是散射波。
和电源等设备。 1) 正确选用工作频率:
一般来说日频高于夜频(相差约一半);远距离频率高于近距离; 夏季频率高于冬季;南方地区使用频率高于北方。
另外,在东西方向进行远距离通信时,因为受地球自转影响,最好 采用异频收发才能取得良好通信效果。 (1)接近日出时,若夜频通信效果不好,可改用较高的频率; (2)接近日落时,若日频通信效果不好,可改用较低的频率; (3)在日落时,信号先逐渐增强,而后突然中断,可改用较低频率; (4)工作中如信号逐渐衰弱,以致消失,可提高工作频率; (5)遇到磁暴时,可选用比平常低一些的频率。
实际上,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离通信的优点,短波 通信实际使用的频率范围为1.5MHz~30MHz。
4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短波通信的优点: 与卫星通信、地面微波、同轴电缆、光缆等通信手段相比,短波
通信也有着许多显著的优点: 1)短波通信不需要建立中继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因而建设和
维护费用低,建设周期短; 2)设备简单,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固定设置,进行定点固定通信。
短波基础知识
北京新维科麦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1
一、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长波LW 中波MW 短波SW 米波
103~104m 低频(LF)
30~300kHz
102~103m 中频(MF)
300~3000kHz
10~102m 高频(HF) 3~30kHz
1~10m
甚高频(VHF) 30~300MHz
电离层的高度和浓度随地区、季节、时间、太阳黑子 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决定了短波通信的频率也必 须随之改变。
11
三、短波单边带的概念
在无线电通信中,将信号通过调制加到载波上发送出去,接收 台收到被调制的载频信号后再解调还原信号。这样才能达到远距离 传输信号的目的。调制分为幅度调制(简称“调幅”)、频率调制 (简称“调频”)、相位调制(简称“调相”)三种。
也可以背负或装入车辆、舰船、飞行器中进行移动通信; 3)控制调度容易,临时组网方便、迅速,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 4)对自然灾害或战争的抗毁能力强。通信设备体积小,容易隐蔽,
便于改变工作频率以躲避敌人干扰和窃听,破坏后容易恢复。
5
二、短波通信的特点
短波通信的缺点: 1)可供使用的频段窄,通信容量小。按照国际规定,每个 短波电台占用3.7kHz的频率宽度,而整个短波频段可利用的 频率范围只有28.5MHz。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全球只能 容纳7700多个可通信道,通信空间十分拥挤。并且3kHz通信 频带宽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信的容量和数据传输的速 率。
根据国际协议,短波通信必须使用单边带调相方式(SSB)。 单边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 单边发射(USB/LSB),提高频谱利用率; ★ 节省发射功率约四分之三; ★ 抗选择性,抗衰落能力强。
12
四、优化短波通信的方法
改善短波信号质量的几大要素: 正确选用工作频率;正确选择和架设天地线;选用先进优质的电台
2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
短波电台工作区
MF
HF
VHF
UHF
300KHz
3MHz
30MHz
300MHz
3GHz
询委员会(CCIR,现在的ITUR),的划分是指波长在l00m~l0m,频率为3MHz~30MHz的 电磁波。
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又称高频 (HF)通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