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四川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区路网由G318 线、G108 线雅西高速、S211 线以及S215 线等构成四边形的国省干线路网,区域内滴痴山以及大雪山呈南北走向,阻断东西走廊,期间只能通过短距离的顺沟谷通乡公路连接所辖区域乡镇,致使大量乡镇必须绕行到达其管辖政府,特别是九龙县湾坝乡、洪坝乡必须绕行至石棉,再通过G108 线以及S215线到达九龙县,绕行距离长达340km。

区域内国省干道路网内交通转换过程较为复杂,交通流极不顺畅,使整体路网功能大打折扣,综合路网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也给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

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中,项目纳入了G549 线石棉至得荣公路中的一段,研究范围为“石棉至九龙段”。

路线起于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彝族乡,路线向西南方向,沿蟹螺彝族乡、西油房、下车铺子、湾坝彝族乡、两叉河,以隧道穿越小卡子山后经锅底凼、雪洼、麻窝后,再以隧道穿越立次山,经四大牛场、热枯沟后止于甘孜州九龙县,线路连接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九龙县。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促进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确立了“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的建设,确保四川藏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和保障,本项目的建成必将有力推动省委战略构想的推进。

项目建设必要性如下:(1)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九龙与石棉两县的直接连接,开辟甘孜州九龙县又一出州大通道,同时也是四川省东西向出川的重要通道,从而与沿线的县乡道路形成连接城乡,从而完善藏区域路网布局,增强藏区抗救灾通道。

(2)自党中央提出“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方针以来,充分肯定了甘孜州作为入藏咽喉在维护全国藏区稳定中的特殊地位。

项目为G318线以南的平行线,将彻底改善目前九龙县东部区域落后的交通面貌,不仅直接连接湾坝乡,还能相应辐射洪坝乡、塌卡乡、斜卡乡等多个重要乡镇,增大路网布局的机动性和互补性,可有效改善民族地区生存和经济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3)九龙县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有伍须海、牛鼻子洞、老人峰石林、神女挤奶峰、溶洞、温泉、十二姊妹峰等景点。

还有浓郁的藏、汉、彝民俗风情等。

现状区域交通设施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旅游资源优势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项目的建设,不仅可完善环贡环嘎山核心景区的路网建设,向西通过G549 九龙至稻城公路,可实现和香格里拉景区的直接连接,最大限度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对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打造,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项目的建设是完善藏区域路网布局,是增强藏区抗救灾重要通道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甘孜州一条重要出州通道以及四川省东西向出川的重要通道。

路线不仅可以实现石棉和九龙的直接连接,向西通过G549九龙至稻城段,可以连接四川西南方向最偏远的县城得荣、乡城等县,对改善沿线交通环境,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意见重大。

不仅可完善环贡环嘎山核心景区的路网建设,通过G549九龙至稻城公路,可实现和香格里拉景区的直接连接,最大限度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对香格里拉旅游环线打造,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无论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所经区域百姓的期望,还是从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都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项目进程,早日建成通车,尽快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1.1.2 项目基本情况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位于雅安市石棉县及甘孜州九龙县,属于新建工程,路线全长177.008km(其中雅安境34.340km,甘孜境142.668km),其中利用S217 线8.40km,建设里程168.608km。

道路按三级路指标建设,设计时速30km/h,路基宽度为7.5m;隧道和桥梁采用二级路标准,设计时速40km/h,桥隧宽度为9.0m;车道宽度为2×3.25m/2×3.50m,设计荷载公路-I 级。

推荐方案路线起于G108 石棉县城大渡河大桥桥头,向西利用S217 线8.40km(该段完全利用),跨越大渡河至安顺场,向西南方向,沿蟹螺彝族乡、西油房、下车铺子、湾坝彝族乡、两叉河,以隧道穿越小卡子山后经锅底凼、雪洼、麻窝后,再以隧道穿越滴痴山,经四大牛场、热枯沟,止于甘孜州九龙县城北G248(原S215 线),路线全长177.008km(其中雅安境34.340km,甘孜境142.668km),完全利用S217 线8.40km,建设里程168.608km。

全线设桥梁11263m/115 座,占路线总长的6.59%;隧道16505m/7 座,占路线总长的9.65%;桥隧比16.24%。

路基排水防护工程数量39.836 万m3。

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经方案复核优化后,全线设弃渣场34 处、施工便道25.57km、自采料场4 处、施工生产生活区21 处。

经复核后,项目总用地面积514.63hm²,其中永久占地409.01hm²,临时占地105.62hm²。

根据主体设计及土石方平衡分析,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638.79 万m3(其中表土35.15 万m3),回填土石方总量338.43 万m(其中表土35.15 万m),建材利用量63.84 万m,弃渣量236.52 万m,(松方348.95 万m 3),弃渣堆放至沿线1-34#弃渣堆场。

项目计划2017 年11 月开工,2021年10 月底完工,工期48 个月,总投资约为456798.92 万元,其中土建投资352541.91 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2671.73 万元,全额争取补助,其中国家补助80%,省补助20%计,不考虑建设期贷款利息。

1.1.3 项目前期工作及方案编制情况早在2008 年11 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甘孜州九龙至雅安市石棉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川发改交[2008]780 号)。

该批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起于九龙县偏桥(省道215 线K242+680),沿现有林区道路经塌卡、斜卡、徐挖、锅底凼、大卡子隧道、小杉木林、湾坝、水井坎、上河坝,至于九龙县与石棉县交界处(接石棉县既有水泥路)。

2、路线全长134.3km,其中大卡子山隧道长2328m,海拔高度4147m。

道路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20km/h,路基宽度6.5m,沥青表处路面。

大卡子山隧道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隧道建筑限界为8.5×4.5m,水泥砼路面,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由于该批复时间较早,受当时社会发展和投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公路标准及指标选用较低,特别是大卡子山隧道的进口海拔高达4147m,受冬季冰冻雪害影响严重,仅能保证每年约8 个月的营运时间,且后期公路营运养护难度较大,不能正常发挥公路功能,极不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根据四川省国省干道升级与加密路网规划,省道S215 线拟升级为国道,本项目九龙至石棉段将升级为加密国道网络。

因此,针对以上诸多不利因素,考虑项目升级改造的需要,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重新对该项目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进行路线方案研究。

2012年10 月完成了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工可的修编,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2013年1 月17 日,四川省水利厅以川水函[2013]81 号文对《甘孜州九龙至雅安市石棉公路改建工程锅底凼至白水河(甘孜界)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2013 年8 月23 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四川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13~2015 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川交函[2013]517 号),“甘孜九龙至石棉公路”属于推进方案中“加快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内容之一,根据通知要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程,适时开工建设”。

2014 年3 月,该项目列入《国家公路网(四川境)线位研究》,命名为G549 石棉至得荣公路。

本项目研究范围为“石棉至九龙段”。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15 年4 月编制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前,本项目属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由于本项目起点、终点及项目建设规模发生变化,该项目需重新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为此,受建设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局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工程。

接到任务委托后,编制单位随即组成项目组,进入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走访了工程所属行政区域的各职能部门,就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现状、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以及工程建设与水土流失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收集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了工程前期研究成果。

此后项目组根据相关技术文件、外业踏勘调查成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于2015 年8 月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工作。

方案审查后,主体设计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加了隧洞,特别是在小卡子隧道部分,优化设计绕避了湾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

经过优化后项目穿越湾坝自然保护区部分为实验区。

2016 年7 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在成都主持召开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方案编写组根据修改完成的设计报告,于2017 年4 月修改完成了《G549 线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1.1.4 方案设计水平年及编制阶段按照水土保持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设计水平年为验收交付使用年,工程计划2017 年11 月动工,预计2021 年10 月底竣工,工期48 个月,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即2022 年。

主体设计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方案编制阶段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1.2 项目区概况项目位于雅安市石棉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境内,地处川西南横断山脉,多呈南北纵列。

线路跨越大渡河和雅砻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主要山脉为大雪山,山岭均为大雪山支脉,山岭海拔多在5000m 以上,属构造剥蚀地貌。

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坡陡岭峻,岭谷相间。

路线走廊带内主要出露古生界的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缺失泥盆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区内主要构造有磨西断裂、大渡河断裂、安宁河断裂(北段)、和大凉山断裂等和大雪山向斜、滴痴山背斜、九龙向斜、滨多背斜等,由于这些断裂不具备晚第四纪活动性,因此,对工程场地影响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