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教案第一章2-4节-09-04-15
机械制造工艺教案第一章2-4节-09-04-15
1.3 特种铸造 Special Casting
一、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如石蜡)制成精确的模样,在 其表面涂敷耐火涂料制成壳型,熔去模样,经过焙烧 后即可浇注液态金属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又叫消失 模铸造或精密铸造。
1.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压型——用来压制蜡模的金属 模型 制作蜡模——将50%石蜡和50 %硬脂酸熔制的蜡料压入压型 中,冷却凝固后,开型取出蜡 件,修光分型面毛刺,得到蜡 模。
图3-21
图3-22
图3-23
10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2)铸件的大平面应尽量朝下。由于在浇注过程中 金属液对型腔上表面有强烈的热辐射,铸型因急 剧热膨胀和强度下降易拱起开裂,从而形成夹砂 缺陷。所以大平面应朝下,如图3-23所示。
图3-23
11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3)铸件的薄壁部分应放在铸型的下部或侧面,以 免产生浇不到或冷隔缺陷。 (4)对于合金收缩大、壁厚不均匀的铸件,应使厚 度大的部分朝上或置于分型面附近,以利于安放冒 口对该处补缩,如图3-22所示。
15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四、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主要工艺参数分述如下: 1.铸造收缩率 由于合金的线收缩,铸件冷却后的尺寸将比型腔的尺 寸小,为了保证铸件的应有尺寸,模样和芯盒的制造尺寸 应比铸件放大一个该合金的线收缩率。 式中: L模模样尺寸; L件铸件尺寸。 收缩率的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及铸件的结构、尺寸 等因素。通常灰铸铁为0.7%~1.0%,铸造碳钢为1.3%~2. 0%,铝硅合金为0.8%~1.2%,锡青铜为1.2%~1.4%。
33
一、熔模铸造
填砂浇注——将焙烧后的型壳置人砂箱中,四周填砂, 即可进行浇注,待金属冷凝后,敲掉型壳,便获得带浇铸 系统的一组铸件。如图1-33所示
图1-33
34
一、熔模铸造
2.熔模铸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熔模铸造的优点: (1)铸件尺寸精度高(可达CT4CT7),表面粗糙度低(Ra1.6 6.3um),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 (2)适合于各种合金的铸造,特别是高熔点和难以切削加工 的合金。如高合金钢、耐热合金等。 (3)可铸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如铸件上的凹槽(>3mm 宽)、小孔(φ≥2.5mm)均可直接铸出。 熔模铸造的缺点: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铸件成本高, 适用于大量生产的25kg以下的高熔点、难以切削加工的合 金铸件。 应用:在航空、船舶、汽车、拖拉机、汽轮机、仪表、工 模具和机床等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主讲教师:周世权
1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Sand Mold Casting Process of Machine molding
-型砂和芯砂-造型和制芯;下芯并合型;金属液浇 入铸型中,冷却凝固,经落砂清理和检验-铸件的工艺过程。
一、型砂和芯砂
原砂、粘结剂、水及其他附加物(如煤粉、重油、木 屑等)按一定比例混制而成。根据粘结剂的种类不同,可分 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等。
前轮毂装于拖拉机前轮中央,和前轮一起做旋转运动并 支撑拖拉机。两内孔(90和100)装有轴承,是加工要求最 高的表面,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陷。 前轮毂结构为带法兰盘的圆套类零件。铸件主要壁厚为 14mm,法兰盘厚度19mm。法兰盘和轮毂本体相交处形成厚实 的热节区。法兰盘上五个35mm、厚度为34mm的凸台,也是 最厚实的部分。
28
复习思考题
1.机器造型与手工造型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具体有哪些方法? 简述震压造型机的工作过程。 2.确定下图所示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案,要求如下: 按大批量生产条件分析最佳方案; 按所选方案确定浇注位置、分型面、分模面
(轴承座零件图)
29
(双联齿轮零件图)
30
3.试确定下图所示铸件的分型面
31
(3)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的数量。
图3-27所示支座有两种工艺方案。 方案a)采用分模造型,轴孔下芯方便,但底板上四个凸台必 须采用活块,操作麻烦且容易产生错型缺陷。 方案b)采用整模造型, 铸件的重要工作面朝 下,利于保证铸件的 尺寸精度和质量。中 间下一个型芯,即可 成形轴孔,又避免了 取活块。操作简单, 适合于各种批量的生 产。
2.选择造型方法
铸件重136N,材料为球墨铸铁QT400-15,大批量生产, 故选择机器造型(芯)。若生产量很少可用手工造型(芯)
23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浇注位置有两种方案:一是轮毂(轴线)呈垂直位置,
两轴承孔表面处于直立状态,利于金属液体充型和补缩,
使铸件质量稳定。二是轮毂呈水平位置,虽方便造型和下 芯,但两轴承孔的上表面易产生气孔、渣孔、缩孔等缺陷。 故此方案不合理,应选择方案一,并使法兰盘朝上。 分型面选在法兰盘的上平面处,使铸件大部分位于下 箱,便于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合型前便于检查壁厚是否 均匀、型芯是否稳固,同时使浇注位置与造型位置一致。
3-2920ຫໍສະໝຸດ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铸造工艺图是在零件图上用规定的符号表示铸造工艺内容的 图形,是制造模样和铸型、进行生产准备和铸件检验的依据, 是铸造生产的基本工艺文件。 现以前轮毂(见图3-30)为例,说明绘制铸造工艺图的步骤:
21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图3-30
22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1.分析铸件质量要求和结构工艺性
25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7.绘制铸造工艺图
26
7.铸造工艺实例
27
本节课程小结
1. 型砂和芯砂:原砂,粘结剂和水分;粘土砂,水玻璃砂 和树脂砂。
2. 造型方法: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活块,假箱,三箱 等;单件小批量生产。机器造型:两箱整模和分模,型 板(有模型,浇注系统),大批大量生产。
3. 铸件浇注位置:重要加工面?大平面?薄壁部分?壁厚 不均匀?分型面的选择:应便于起模,简化造型工艺。 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个砂箱内。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 的数量。 4. 铸造工艺参数:收缩率,加工余量,起模斜度,圆角, 芯头。 5. 铸造工艺图的绘:质量要求和结构工艺性,选择造型方 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工艺参数,设计型芯,设 计浇、冒口系统,绘制铸造工艺图。
3.树脂砂
以合成树脂作粘结剂的型(芯)砂称为树脂砂。酚醛树脂、 尿醛树脂和糠醇树脂三类。 对原砂的质量要求较高,价格较贵,树脂硬化时会放出 有害气体,对环境有污染,所以树脂砂常用于制作形状复杂 的、质量要求高的中、小铸件的型芯及壳型(芯)。
3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二、造型方法 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手工造型主要用于单件小 批生产,机器造型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1.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是工人通过模样、芯盒和砂箱等工装生产砂型 和砂芯的工艺过程。
24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4.确定工艺参数 根据铸件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条件,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1)加工余量铸件底面为3m,顶面和侧面为4m。 (2)起模斜度铸件外壁斜度=30,内壁斜度=30。 (3)不铸出孔法兰盘上5个18小孔与其余小螺纹孔不铸。 (4)铸造收缩率取1%。 5.设计型芯 铸件内腔只需一个直立型芯,为保证型芯稳固、定位准 确,型芯上下均做出芯头。 6.设计浇、冒口系统 对于球铁件,可以采用压边冒口,以避免出现缩孔及缩 松缺陷。压边冒口放置于轮毂上部厚实处,压边宽度4m。铁 水由横浇道经过冒口进入型腔
32
一、熔模铸造
制作蜡模组——将单个蜡模粘结在蜡制的浇注系统上,成 为蜡模组。 涂挂涂料——用石英粉与水玻璃或钢玉粉硅酸乙酯水解液 制成涂料,将蜡模组浸泡在耐火涂料中,使其涂挂均匀。 撒砂——将涂挂好涂料的蜡模组表面撒一层石英砂。 硬化——用氯化铵溶液制成硬化液,将撒好砂的蜡模组放 入硬化液中硬化10-几10秒钟。 重复涂挂涂料——撒砂——硬化数次,便在蜡模表面结成 所需厚度的硬壳; 脱蜡——将结好壳的蜡模组放人85-95℃的热水或蒸气中, 熔去蜡模组,便得到无分型面的型壳。 型壳烘干焙烧——将脱蜡后的型壳先经过200℃左右的烘 干,再加热到850℃左右焙烧,以便除去水分,残余蜡料,提 高型壳强度。
1.粘土砂
以粘土作粘结剂的型(芯)砂 称为粘土砂。常用的粘土为膨润 土和高岭土。粘土砂应保持一定 的水份。型砂中应添加一定数量 的煤粉或其他附加物。
2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2.水玻璃砂
用水玻璃作粘结剂的型(芯)砂称为水玻璃砂。也称为化 学硬化砂。 化学硬化砂与粘土砂相比具有型砂的强度高、透气性好、 流动性好,易于紧实,铸件缺陷少,内在质量高。造型(芯) 周期短,耐火度高,适合于生产大型铸铁件及所有铸钢件。
图3-18造型生产线示意图
6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3.机器造芯
热芯盒射芯机制 芯采用射砂方式 填砂和紧砂。射 砂紧实原理是将 芯砂悬浮在压缩 空气的气流中, 以高速射人芯盒 中而紧实。如图 3-19所示:
图3-19
7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3.壳芯机制芯
采用吹砂方式填砂和紧实。壳芯机的工作过程如图3-20所 示。其主要缺点是酚醛树脂的价格昂贵,固化时间长,生 产效率较热芯盒法低,制芯时有臭味产生。
4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2.机器造型
机器造型是用造型机和模板等设备 生产砂型和砂芯的工艺过程。 震压造型: 这种方法所用机器结构简单,价格 低廉,但造型时噪声大,压实比压较低, 为0.150.4Mpa,型砂紧实度不够高,铸 件质量和生产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要 求。 微震压实造型机:即在对型砂压实 的同时进行微震,提高了铸型的紧实度。
16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
四、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2.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的加工面上留出的准备切削除的金属 层厚度。
17
1.2 砂型机器造型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