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


【重点知识点讲解】
归纳法讲解冷锋过境对天气的影响。
3 / 10
【动画】演示冷锋
【板书】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讲解】 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 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 使暖气团被迫抬
升,形成冷锋。
【版画】画出冷锋示意图
【承转】 我们了解冷锋的概念, 用符号 表示。 用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冷锋过境对天
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有关锋的知识。
(板书)锋与锋面系统
读图( 2.18 )并阅读课本 44 页第二段,思考:
什么是锋面,锋线的定义是什么,锋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讲解】在综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锋面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锋在系统的立体空间感觉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哪个方向倾斜,为什么?
7 / 10

实例
台风
伏旱天气等
注意:( 1)经常考查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2)从气温、气压、风向变化的角度,判读气旋、反气旋 (3)气旋中雨区的位置:气旋中心、槽线处(这两处气流都是上升的)
比较内容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 (中心气压低, 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垂直剖面图
移动方向, 是由冷锋移动向暖锋移动, 所以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 而暖锋的移动方向是暖锋
向冷锋移动。所以暖锋的降水在锋后。
【承转】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冷暖锋的概念和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其实锋面系统
5 / 10
中还有一种锋,叫做准静止锋,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准静止锋。 (板书)准静止锋 5、阅读教材 45 页第二段内容,讨论回答问题 提问:何为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这一表格。
(板书)暖锋
暖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气温
气压
天气状况
【老师】我们注意到暖锋过境也引起降水, 这种降水与冷锋过境引发的降水有什么不同。
(通过阅读教材 45 页第一段回答该问题)
【学生】暖锋降水的量比冷锋降水大,暖锋的降水主要集中锋前。
【老师】我们知道, 水汽遇冷形成降水。 所以将水区主要集中在冷气团这一侧。冷锋的
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 , 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2)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系统 推断。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 并对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做出
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
动状况。 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
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 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
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 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气团和锋面系统的知识,主要的内容有气团,气团中包括冷气团、 6 / 10
暖气团,同时我们还介绍了降雨区的位置;锋面系统中我们探讨了冷锋、暖锋、 的形成及其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准静止锋
教师: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 什么天气系统造成?梅雨季节过后的 7、8 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 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 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
1.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
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活动是以 <水浒传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一回中
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
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
气温



气压



天气状况
晴朗
降雨
晴朗
【承转】 我们注意到冷锋过境时, 出现了降水这一天气现象,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
么?冷锋的降水又有什么特点?
【老师】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冷暖气团相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但是冷
气团中蕴含的水汽一般较少,所以降水一般较小,甚至没有降水。
【老师】我们看一段冷锋降水的视频。 回答冷锋降水的主要区域是在锋前还是锋后。
(1)锋面的移动: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
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 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 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心);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教师讲解】在知识链接的基础上,讲解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汇处。
【设计意图】对气团进行概略介绍,使学生理解气团交界面产生降水的原因
【教师承转】 同学们, 我们刚才学习了冷暖气团的概念和性质, 知道了在一定天气状况
下会形成相应的气团,但是,冷暖气团在空间上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
8 / 10
(3)台风的结构:
( 4)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3. 寒潮及其危害
(1)寒潮的概念与天气:
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 24 小时内下降 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 5℃以下时,称为寒 潮。寒潮的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2)寒潮的危害:
锋面气旋是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
【教师讲解】在综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设计意图】为后面区分冷锋和暖锋锋面坡度的差别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生活中锋面形成后,因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不同和变化,就会发生移动。
(板书)冷锋
播放冷锋形成的动画,观察动画,阅读教材
44 页第五段内容以及示意图( 2.19 ),讨
(板书)气团 提问:(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44 面,阅读书本第二段,回答问题) 气团是什么?按其物理性质如何划分? 【教师讲解】在综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气团的概念。 【教师说明】日常生活中降水一般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汇处。 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和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2 / 10
境后。
【老师】首先我们看下过境前的气温,相对于过境时,是高还是低?
【学生】高。
【老师】那么过境时,和过境后呢?
【学生】低。
【老师】我们看, “天气变化表”并没有关于气压的数据。那我们怎么得到有关气压的
变化情况呢?
【情景预设】学生若回答不出,老师进行引导。
【老师】我们在本章第一节中学习了气压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1. 气压系统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 平 气流形式(北半 气 流 球) 与风 向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垂 直 气流运动
气流 天气状况
与天
上升 多阴雨天气
顺时针辐散: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逆时针辐散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下沉 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典型的天 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我国北方 “秋 高气爽”的天气
2. 台风
(1)台风的概念:
台风(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强大的热带气旋。
(2)台风的形成:
当洋面温度超过 26℃,空气强烈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 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 水汽凝结 释放热量,促使低层空气上升。造成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加剧,形成台风。
主要活动于中高纬度地区, 更多见于
温带地区。 其发生和发展过程相对于中学生现有知识来说比较复杂。
联系课本内容, 以北半
球的低气压(气旋)为例介绍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 1)确定锋面位置:在低气压中(气旋),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 槽。低压槽中各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做槽线。 锋面多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 这是因为在低压槽附近风向产生切变, 使得槽前与槽后的风向不同, 气流性质也不同, 在低 压槽相遇辐合上升,形成了锋面。
七、八月
(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 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学情预设】 学生从冷锋和暖锋的区别, 容易理解准静止锋的形成。 讲解过程中可着重 从“准静止”三字的含义来说明其对天气的影响,突出其阴雨特征,以区别其他锋面。
【事例巩固】梅雨、寒潮、北方的沙尘暴是哪一种锋面天气? 多媒体课件演示梅雨、 寒潮、沙尘暴天气让学生有直觉的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从而理解梅雨、寒潮和北方沙尘暴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做到预防自然灾害。 【课堂小结】
【情景预设】若学生还回答不出来。
【老师】翻开笔记本,第二章第一节,找出这样一句话“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反之气
温低,气压高。”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的出冷锋过境气压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