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堆城钼矿简介
金堆城钼矿为全球罕见的大型露天开采原生 钼矿,为世界第二大露天钼矿,其露天开采损 失率为1%-4%。金堆城矿山钼金属保有储量达到 78.66万吨,平均品位为0.099%。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地质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地质
钼矿带夹持于三宝断裂和商丹断裂之 间的北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地块,赋矿地层 从太古宙到早古生代,赋矿围岩岩性有变 质岩、火山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体,多数 矿床与中生代花岗岩类,特别是燕山期中 酸性斑岩体关系密切。 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岩群、中 元古界熊耳群、新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 群、下古生界陶湾群。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年代测定: 金堆城花岗岩体中锆石U-Pb年龄为 143.7±3Ma,同时该年龄与该矿床中辉钼矿 的Re-Os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 金堆城钼矿的成矿时代为侏罗纪末-白垩纪 初,其成矿与燕山运动密切相关。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分配情况: 含矿钾长斑岩体的ΣREE变化范围在18.02142.88μg/g之间,平均59.41μg/g,熊耳群玄武安 山岩的ΣREE变化范围为187.44-226.61μg/g,平 均值209.57μg/g,二者的Eu、Ce均显示轻微的负 异常,并且轻稀土元素比较富集,轻、重稀土元 素分馏程度不高,显示了壳幔混合成因花岗岩的 特点;高山河组石英岩的ΣREE在2.87-57.71μg/g 之间变化,平均值为37.03μg/ ,Eu和Ce也显示轻 微的负异常,轻稀土元素比较富集,但轻、重稀 土元素的分馏程度较高。
成矿模式及成矿过程概述
金堆城斑岩体的形成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侏 罗纪-白垩纪挤压-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 学背景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造山后陆内 造山和伸展过程,即南北主应力场向东西主应力 场构造体制大转折相伴的壳幔强烈作用阶段。岩 石和矿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和同位 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堆城矿床的成矿发生于 大陆会聚作用向伸展拉张的转折时期,由于岩石 圈减薄,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强烈的壳-幔相互 作用,加厚的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富Mo元素 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地壳 浅部,岩浆冷凝分异出的成矿流体充填和交代围 岩而成。
陕西金堆城钼矿简介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提纲
• 钼的工业用途及其资源分布 • 金堆城钼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 地质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矿模式及成矿过程概述
钼的工业用途及其资源分布
钼( Mo) 元素原子序数 为 42 ,周期表中处于第五 周期ⅥB族。金属钼具有高 强度、高熔点、耐腐蚀、 耐磨研等特点。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地质
熊耳群为岩性主要玄 武质安山岩,以富钾质为 特征,主要分布于老牛山 岩体东南地区,为一套产 生于裂谷、岛弧环境的火 山岩;官道口群则为一套 副变质的石英岩、泥岩、 板岩,不整合与上覆熊耳 群之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该区矿石类型不一,根据富矿石的类型可将 矿石分为三种类型: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 石英岩型。 花岗斑岩型矿石的主要载体岩石是侵入到熊 耳群与官道口群中的钾长花岗斑岩,后期热液 的作用使斑岩体中发育大量的脉石英,同时热 液携带的物质与斑岩反应,在其接触部位生成 大量的辉钼矿;安山岩型矿石主要发育于熊耳 群玄武质安山岩与气水岩浆热液作用带中,其 中与辉钼矿共生的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 萤石等;石英岩型主要分布于官道口群高山合 组石英岩中,在热液作用下,石英岩中顺裂隙 发育较多的富含辉钼矿的细小脉体,同时该石 英岩中分布极少量的星点状黄铁矿晶体。
四、钼在二十世纪初被大量应 用于制造武器装备。 五、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学和 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二 硫化钼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 用于航天和机械工业部门。
钼矿资源分布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加拿大和智利的总储量430吨,占 静态总储量78%以上。中国的钼精矿产量居世 界第三位。
金堆城钼矿床
金堆城钼矿位于 秦岭东段著名的西岳 华山南麓,矿区面积 4.5km2。
钼的工业用途
一、钼主要用于钢铁工业 , 其中的大部分是以工业氧化钼 压块后直接用于炼钢或铸铁, 少部分熔炼成钼铁钼箔片后再 用于炼钢。
二、含钼18%的镍基超合金具有熔点高、密 度低和热胀系数小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 和航天的各种高温部件。
钼的工业用途
三、金属钼在电子管、 晶体管和整流器等电子器 件方面有着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