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很普遍,本文探讨其治疗方法。
磨牙间隙处经常性食物嵌塞,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和细菌的定植,可引起牙间乳头炎、牙龈退缩、牙龈脓肿、邻面龋、牙槽骨吸收、口臭、牙周牙脉联合病变等。
引起磨牙食物嵌塞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咬面磨埚:牙面的凸面经咬合磨损而变成小平面,陡峻的牙尖、溢出沟消失等状态,增加食物楔入的力量,发生嵌塞。
(2)接触点异常:相邻两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造成接触区接触不良或无接触,致使食物嵌入。
(3)上下颌咬合关系不佳。
这些因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致使咬合时产生异常力将食物挤入邻间隙,构成食物嵌塞。
一、垂直性嵌塞的可能原因:
(一)两邻牙之间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出现缝隙。
有多种情况可能引起此种改变:
1.邻面的龋齿破坏了正常的牙齿结构,造成了缝隙的出现;
2.牙齿因各种原因错位或扭转造成了牙齿之间的间隙;
3.缺失牙之后没有及时修复造成两侧邻牙向中间倾斜,造成两侧多个牙齿之间的间隙;
4.过度松动的牙齿与邻牙接触不佳,造成缝隙;
5.倾斜的智齿也会造成食物易嵌塞在倾斜的空隙。
(二)来自相对牙齿的异常咬合力或楔力将食物压向两牙之间。
多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牙齿的形态异常,如有过度尖锐的牙尖将食物楔入两牙之间。
也可因牙齿的倾斜等原因造成食物易嵌入两牙之间。
(三)正常的牙齿接触区域周围有特殊形态的空隙,食物可顺此通道溢出而不会嵌入两牙之间。
当此空隙过小不利于食物溢出时,就容易造成两牙之间的食物嵌塞。
二、水平性嵌塞的可能原因:
如果两牙之间的牙龈乳头退缩等原因造成两牙之间下方出现空隙,食物易在唇、颊及舌部的力量下水平进入此间隙,造成水平性食物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