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核查核算方法

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核查核算方法


烟气旁路,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脱硫设施投运率,以及加
强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等措施新增削减量。

数据质量要求。火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发电(供热)煤 炭消耗量和增长速度等必须与统计部门数据保持一致。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分为全口径核算和行业宏
观核算两种方法,原则上采用全口径核算方法。核算期各
主要内容
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
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
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
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
污染物总量核算方法

核实减量。坚持日常督察与定期核查相结合、资料审核与现 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资料审核为基础,强化日常督察和 现场核查,依据统一的核算方法、认定尺度和取值标准,分 行业、分地区按照工程、结构、管理三类措施对上报的减排 项目逐一核实削减量。核细工程减排项目,要翔实核查工程 措施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核准削减率和削减量; 核清结构减排项目,要仔细清查淘汰关闭的落后生产线或工 艺设备,基于核算期上年环统排放量合理核算削减量;核实 管理减排项目,要强化污染治理设施中控系统和自动监控设 施的监督检查,实时监控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确保稳定 高效运转。
硫效率,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过80%;

氧化镁法和双碱法脱硫工艺,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 过80%,未安装DCS系统的,综合脱硫效率原则上不超 过65%;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予以 核算减排量:在线监测数据通过市级以上环保部门有效 性审核,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与市级及以上环保部门联 网,安装了脱硫剂自动投加和计量系统,DCS系统能反
减排形势与要求
新的环保形势对火电厂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火电企业必须按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进一步提高环保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水平,提高环保 设施管理水平,提高环保数据传输有效率,确保污 染物排放数据真实、有效。 各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要完善环保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全部联网,充分发挥有效监管企业环保设施运 行的作用。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综合脱硫效率取值:

无烟气旁路(含烟塔合一)的石灰石-石膏湿法、海水脱 硫法和氨法等,根据在线监测基准氧含量烟气出口与入 口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之比核定综合脱硫效率,综合脱硫 效率最高可达95%。其排放量用物料衡算法与流量和浓 度之积的直接测量法比较,并通过脱硫剂消耗量校核;
运行扣减投运率,确定综合脱硫效率;烟气在线监测数
据在DCS系统或传输至环保部门时缺失的,缺失时段出 口二氧化硫浓度按当月记录数据最大值作为取值,入口 浓度按全月平均值取值,确定综合脱硫效率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4、新建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从脱硫设施通过168小时 后的第二个月起开始认定,之前按直排进行核算;无法提供 发电机组分月份的发电量、供热量和煤炭消费量,按机组发 电月份均摊,燃煤硫份按核算期最高月平均硫份取值;
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
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
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

各省(区、市)核算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指环境统计口 径范围内电力、工业和生活源二氧化硫排放量之和。根据
二氧化硫排放的行业特征和减排核算的基础条件差异,二
氧化硫总量减排核算采用全口径和宏观核算相结合的方法, 分电力、钢铁和其他三部分进行核算。

合理认定工程减排。工程减排设施必须具有连续长期稳定 的减排效果,包括末端新建(改造)脱硫设施、煤改气、 前端工艺改造等措施。现有企业新建(改造)脱硫设施, 必须配套安装烟气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市级以上环境 保护部门联网,原则上削减量自污染治总体要求

严格核定管理减排。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电 力二氧化硫管理减排认定的重点为燃煤电厂取消脱硫设施
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

核算范围包括常规燃煤(油)电厂、自备电厂、煤矸石电 厂和热电联产机组。

全口径核算方法采用物料衡算方法,基于燃料消耗量、含
硫率和综合脱硫效率等,分机组逐一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

对于取消旁路且在线监测规范的机组,可逐步实行在线监
测直接测量法。
二氧化硫核算总体要求

鼓励结构减排。原则上一次性结清淘汰、关闭企业及生产 设施的二氧化硫削减量。淘汰、关闭企业及生产设施(含 破产企业)的认定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且落在2010 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库中。
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
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
减排形势与要求
•2015年12月,国务院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 •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 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 方米)。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 水平。 •全国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要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 超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 时(以下简称克/千瓦时),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 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时

排放量可采用物料衡算法、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排污系 数法核算。
核查核算方法
减排量数据一致性 检验
环境统计
在线监测系统
设施运行记录系统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12 SO2实测浓度 SO2折算浓度 排放量 流量 含氧量 0
建立基于环境统计、在线监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等信息监 督核定和数据一致性核查核算技术方法
核算方法
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根据燃料消耗量、含硫率、脱硫设 施运行情况等,采用物料衡算法进行核算,逐步向在线监测
直接测量法过渡。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在线监测点位设置
在烟囱上、监测数据经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审核合格的机组, 可采用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
核算方法
机组二氧化硫排放量物料衡算法核算公式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3、综合脱硫效率认定
综合脱硫率

脱硫设施投运率
脱硫岛效率
脱硫设施投运率是指脱硫设施投运后,脱硫设施运行时 间与发电机组运行时间之比,通过DCS数据、脱硫设施 运行记录以及企业上报环保部门停运时间等综合确定; 脱硫岛效率是指在基准氧含量烟气出口与入口二氧化硫 浓度之比; 对于有烟气旁路的脱硫设施,根据漏风情况扣减综合脱 硫效率,扣减率为8%-30%。
减排形势与要求
范围:覆盖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工业源、移 动源(包括非道路机械、船舶)和生活源(包括农 村、城中村散煤) 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和综合性排污许可 实行全过程治污减排,进一步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 推动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组合运用, 更好地发挥多污染物控制的协同效应
5、未安装DCS系统的机组,原则上不认定脱硫设施减排效
果。DCS系统存储历史数据不足一年的、历史记录信息不 全的或现场核查无法及时调阅历史纪录的,视具体情况扣 减综合脱硫效率。
现场核查问题分析
核查主要问题1: 历史站硬盘损坏,数据丢失;#1炉12月脱硫曲线中, 入口SO2巨幅波动(877-3346mg/Nm3),对应出口SO2 (68-277 mg/Nm3),但效率一直保持在92%附近,厂方
• 包括收集核算的相关数据,现场核查重点企业排 放情况、减排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抽查验证各 地污染物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审核认定工 作
• 环境保护部负责 • 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最终审核与认定
主要内容
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
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
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减排形势与要求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 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省市) 30万千瓦及以 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 机组(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超低 排放改造, 2017年前总体完成 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暂不含W型火焰锅炉和 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中部地区 (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 南等8省)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区(内蒙古、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等12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 2020年前完成。
火电厂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2016年4月
主要内容
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
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
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五、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要求
六、台账资料及相关要求
主要内容
一、电力减排形势与要求
二、总量核算核查基本方法
三、电力SO2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四、电力NOX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核算方法
核算期通过新建、改造脱硫设施等措施,使机组脱硫效率发 生显著变化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采用上述公式分段进行核算。 对于新建脱硫设施的机组,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前按直排进行 核算,稳定运行后按实际综合脱硫效率进行核算;对于实施
脱硫设施改造的机组,应根据脱硫设施改造前、后的实际脱
硫效率分别核算二氧化硫排放量。鼓励取消脱硫设施烟气旁 路,对于取消旁路的机组,核算期二氧化硫排放量按旁路取 消后的脱硫岛脱硫效率进行核算。
8 4
二氧化硫分布
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变化曲线
DCS系统脱硫设施运行相关参数
核算方式
•省、区、市环保部门负责协调并督促
基础性准备 工作
•包括用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核算的基础资料、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