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差不多规划——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二OO八年三月目录1.前言 (6)2.引言 (6)3.范围 (6)4.规范性引用文件 (7)5.术语和定义 (8)5.1计算机审计方法 (8)5.2审计业务模型 (8)5.3模型构建法 (8)6.概述 (8)7.审计方法目录体系 (9)7.1资源分类 (10)7.2代码结构 (12)8.模型构建法 (14)8.1审计业务模型 (14)8.1.1审计业务模型概念 (14)8.1.2审计业务模型构建 (14)8.2审计方法构建 (20)8.2.1审计方法概念 (20)8.2.2审计方法构建 (20)9.审计方法要素 (23)9.1方法代码 (23)9.2方法名称 (24)9.3目标功能 (24)9.4所需数据 (24)9.5分析步骤 (27)9.6流程图 (33)9.7方法语言 (35)9.8适用法规 (35)9.9审计建议 (35)9.10作者单位 (36)9.11时刻 (36)9.12标志 (36)10.专业审计方法体系编制规范 (37)附录1 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38)附录2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与批复审计方法语言实例 (41)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差不多规划1.前言本规划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划由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提出。
本规划的起草单位: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本规划的要紧起草人:王智玉、周德铭、杨蕴毅、陈立民、孙中和、步日明、袁晖、曾宪策、胡光武、翁红雅。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助起草。
2.引言金审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
审计数据规划和审计方法体系规划既是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署在组织国家审计数据中心数据规划基础上,组织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规划,实现审计技术方法的规范、建设和利用。
3.范围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划包括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差不多规划和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划。
本规划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差不多规划。
差不多规划规定了计算机审计方法的体系构架、构建方法、方法要素等规范,为编制各类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提供规范要求。
本规划适用于中央和地点各级审计机关组织编制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规范。
本规划的使用对象为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规划方、建设方、治理方及其他相关人员。
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划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划的条款。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7年11月第1版《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差不多规划》(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规划》(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计算机审计方法流程图编制规范》(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2号)《计算机审计方法语言编制规范》(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3号)5.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划,以及本规划指导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5.1计算机审计方法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履行审计职责、实现审计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对特定审计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思路和实现步骤。
5.2审计业务模型审计业务模型是描述特定审计目标的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关系和数据关系。
5.3模型构建法模型构建法是指通过构建审计业务模型建立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方法。
6.概述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的重要建设内容,审计方法体系的标准规范是实现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规划的编制遵循审计署相关标准。
审计方法目录体系参照《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差不多规划》确定的审计数据目录体系标准,本规划中的相关实例参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和《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规划》的要求,审计方法流程图的编制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流程图编制规范》,审计方法语言的编制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语言编制规范》。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规范为计算机审计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规范。
数据规划规范、方法体系规范、应用软件规范,为实现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可复用、可扩展的系统实现规范。
本规划要紧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审计方法目录体系、审计方法模型构建法、审计方法要素。
审计方法目录体系确定审计方法资源分类、代码结构的规范,为审计方法信息资源的积存、使用和共享提供重要条件。
模型构建法提出审计业务模型构建审计方法的规范,为审计方法的构建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
审计方法要素对方法构成要素进行规范,为审计方法的研制、治理和使用提供了规范。
7.审计方法目录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目录体系包括:计算机审计方法资源分类、计算机审计方法代码结构。
计算机审计方法资源分类按专业计算机审计的分类分级体系,确定统一的一、二级分类规则,便于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编制和应用。
计算机审计方法分类代码按专业计算机审计的分类分级体系,确定统一的代码规则,便于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代码编制。
7.1资源分类计算机审计方法资源分类按专业计算机审计分类规划,包括12类一级分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级分类,本规划规定一、二级分类。
三级及其后的分类由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按本规划的规则自行编制。
(1)一级分类体系计算机审计方法一级分类体系包括12类:综合审计方法、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方法(简称预算执行审计方法)、税收征管审计方法(简称税收审计方法)、海关征管审计方法(简称海关审计方法)、金融业务审计方法(简称金融审计方法)、企业审计方法、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方法(简称社保审计方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法(投资审计方法)、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方法(简称农业审计方法)、外资运用审计方法(简称外资审计方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简称经责审计方法)、其他审计方法。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一级分类见图1。
预算执行审计方法税收审计方法企业审计方法金融审计方法海关审计方法社保审计方法投资审计方法经责审计方法外资审计方法农业审计方法其他审计方法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综合审计方法图1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一级分类(2)二级分类体系在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一级分类基础上,依照审计业务需要,编制二级分类。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二级分类见表1。
本规划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规定一、二级分类。
(3)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分类在本规划确定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二级分类基础上,按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业务需求进行第三级或之后若干级的分类编制,形成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
例如: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第三级分类为9类:部门预算编制与批复审计方法、部门预算资金拨付审计方法、差不多支出审计方法、项目支出审计方法、非税收入收缴审计方法、国有资产治理审计方法、政府采购审计方法、其他审计方法、部门决算审计方法。
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三级分类见表2。
7.2代码结构(1)代码规则计算机审计方法代码是审计方法体系分类的重要标志。
审计方法代码分为分类码和流水码,中间用“/”作分隔符。
分类码的前两位由本规划的两级分类规定,用大写罗马字母表示;后若干位为分类扩展,其长度和编制规则本规划不作规定,由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编制确定,代码用大写罗马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流水码为本规划确定的具体审计方法代码,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为幸免大写罗马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混淆,在大写罗马字母中不使用I 、O 字母。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代码结构见图2。
基本规划中的二级类分类码审计方法4位流水码基本规划中的一级类分类码预留给专业审计方法规划的多位分类码分类码流水码分隔符“/”图2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代码结构(2)二级分类代码本规划规定了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的二级分类及代码(见表1)。
表1中的二级分类为样例,由各专业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编制时具体确定。
表1 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二级分类及代码表(3)三级分类代码以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为例,进行三级分类及代码的规划。
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三级分类及代码见表2。
表2 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三级分类及代码表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参见附录1.8.模型构建法模型构建法是指通过构建审计业务模型来构建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方法。
8.1审计业务模型8.1.1审计业务模型概念审计业务模型是描述特定审计目标的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关系和数据关系。
审计业务模型包括如下涵义:(1)审计事项是反映特定审计目标的审计内容,那个内容中包含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相关要素;(2)通过对其相关要素的描述,揭示其业务关系和数据关系;(3)分析其业务关系和数据关系中的审计关注。
8.1.2审计业务模型构建通过对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业务关系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构建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简称ER模型)。
通过对其数据关系的描述,构建数据模型。
(1)审计方法ER模型构建。
审计事项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承载体构成实体。
例如,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预算项目等。
实体之间的业务关系构成关系。
例如,预算部门编制预算项目的打算,报送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审计方法ER模型的构建,是对实体和关系的描述。
【实例】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审计的ER模型构建依照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编制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第七章关于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业务概述的描述,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审计涉及到财政部门、预算部门、所属预算单位、项目支出预算、部门项目库等。
这些部门(项目)之间因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的实施而发生着一定的业务关系。
在审计业务模型中,把上述部门(项目)称为实体,把它们之间的业务关系称为关系。
分析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所涉及到的实体和关系,建立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业务审计的实体关系图。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业务ER模型见图3。
图3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业务ER模型如图3所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批复业务的实体和关系如下:实体1:财政部门。
实体2:预算部门。
实体3:所属预算单位。
实体4:部门项目库。
实体5:财政项目库。
实体6:项目支出预算。
关系1:财政部门向预算部门下达预算编制通知。
关系2:预算部门向所属预算单位转发预算编制通知。
关系3:所属预算单位向预算部门报送项目支出预算(一上)。
关系4:预算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将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符合财政资金支持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进展条件的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
关系5:预算部门依照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对项目库中的项目择优排序后汇总编制本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草案(一上)。
关系6:预算部门将本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草案(一上)报送财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