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的崛起》教学设计-大兴一中张月春
日期:2009-10-27
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相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创造情境、设计问题,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历史》(北京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教材)第四册的第四单元,叙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日本充分利用各种因素,重视科技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经济迅速发展的史实。
这段史实对中国的发展借鉴和警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且初中学生比较活跃,因此采用了情境创设和讨论等形式不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可以较顺利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多媒体环境下的情境创设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4.技术支持说明
本节课主要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使用幻灯片和视频增加直观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战后日本改革的内容、战后初期日本经济的恢复、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2、能力目标:
分析和讨论战后日本高速发展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是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
(2)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
4、教学重点:日本经济的腾飞。
5、教学难点: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及其影响。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