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大全谈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
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
谈判之初的重要任务是摸清对方的底细,因此要认真听对方谈话,细心观察对方举止表情,并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既可了解对方意图,又可表现出尊重与礼貌。
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报价、查询、磋商、解决矛盾、处理冷场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内容大全商务谈判中,无论是基于赢得尽可能大的利益空间的考虑,还是基于尽量缩小企业损失的目的,都离不开对谈判技巧的运用。
提及谈判技巧,许多专家对此已有解读,在各种网站教程上也能搜到不少相关内容。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本土实战经验和跨国公司从业经历、从事过多种工作、担任过多家知名企业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史光起对谈判技巧有基于其个人经验的解读。
如下,世界工厂网小编与您分享他谈及的商务谈判中的12个谈判技巧:1、确定谈判态度在商业活动中面对的谈判对象多种多样,我们不能拿出同一样的态度对待所有谈判。
我们需要根据谈判对象与谈判结果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谈判时所要采取的态度。
如果谈判对象对企业很重要,比如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而此次谈判的内容与结果对公司并非很重要,那么就可以抱有让步的心态进行谈判,即在企业没有太大损失与影响的情况下满足对方,这样对于以后的合作会更加有力。
如果谈判对象对企业很重要,而谈判的结果对企业同样重要,那么就抱持一种友好合作的心态,尽可能达到双赢,将双方的矛盾转向第三方,比如市场区域的划分出现矛盾,那么可以建议双方一起或协助对方去开发新的市场,扩大区域面积,,将谈判的对立竞争转化为携手竞合。
如果谈判对象对企业不重要,谈判结果对企业也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那么就可以轻松上阵,不要把太多精力消耗在这样的谈判上,甚至可以取消这样的谈判。
如果谈判对象对企业不重要,但谈判结果对企业非常重要,那么就以积极竞争的态度参与谈判,不用考虑谈判对手,完全以最佳谈判结果为导向。
2、充分了解谈判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商务谈判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对对手的了解越多,越能把握谈判的主动权,就好像我们预先知道了招标的底价一样,自然成本最低,成功的几率最高。
了解对手时不仅要了解对方的谈判目的、心里底线等,还要了解对方公司经营情况、行业情况、谈判人员的性格、对方公司的文化、谈判对手的习惯与禁忌等。
这样便可以避免很多因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矛盾,对谈判产生额外的障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了解并掌握,那就是其它竞争对手的情况。
比如,一场采购谈判,我们作为供货商,要了解其他可能和我们谈判的采购商进行合作的供货商的情况,还有其他可能和自己合作的其它采购商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适时给出相较其他供货商略微优惠一点的合作方式,那么将很容易达成协议。
如果对手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我们也就可以把其他采购商的信息拿出来,让对手知道,我们是知道底细的,同时暗示,我们有很多合作的选择。
反之,我们作为采购商,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反向策略。
3、准备多套谈判方案谈判双方最初各自拿出的方案都是对自己非常有利的,而双方又都希望通过谈判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谈判结果肯定不会是双方最初拿出的那套方案,而是经过双方协商、妥协、变通后的结果。
在双方你推我拉的过程中常常容易迷失了最初的意愿,或被对方带入误区,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准备几套谈判方案,先拿出最有利的方案,没达成协议就拿出其次的方案,还没有达成协议就拿出再次一等的方案,即使我们不主动拿出这些方案,但是心中可以做到有数,知道向对方的妥协是否偏移了最初自己设定的框架,这样就不会出现谈判结束后,仔细思考才发现,自己的让步已经超过了预计承受的范围。
4、建立融洽的谈判气氛在谈判之初,最好先找到一些双方观点一致的地方并表述出来,给对方留下一种彼此更像合作伙伴的潜意识。
这样接下来的谈判就容易朝着一个达成共识的方向进展,而不是剑拔弩张的对抗。
当遇到僵持时也可以拿出双方的共识来增强彼此的信心,化解分歧。
也可以向对方提供一些其感兴趣的商业信息,或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达成共识后双方的心里就会发生奇妙的改变。
5、设定好谈判的禁区谈判是一种很敏感的交流,所以,语言要简练,避免出现不该说的话,但是在艰难的长时间谈判过程中也难免出错,哪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设定好那些是谈判中的禁语,哪些话题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谈判的心里底线等。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谈判中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或舞曲中。
6、语言表述简练在商务谈判中忌讳语言松散或像拉家常一样的语言方式,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简练,否则,你的关键词语很可能会被淹没在拖拉繁长,毫无意义的语言中。
一颗珍珠放在地上,我们可以轻松的发现它,但是如果倒一袋碎石子在上面,在找起珍珠就会很费劲。
同样的道理,我们人类接收外来声音或视觉信息的特点是:一开始专注,注意力随着接受信息的增加,会越来越分散,如果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更将被忽略。
因此,谈判时语言要做到简练,针对性强,争取让对方大脑处在最佳接收信息状态时表述清楚自己的信息,如果要表达的是内容很多的信息,比如合同书、计划书等,那么适合在讲述或者诵读时语气进行高、低、轻、重的变化,比如,重要的地方提高声音,放慢速度,也可以穿插一些问句,引起对方的主动思考,增加注意力。
在重要的谈判前应该进行一下模拟演练,训练语言的表述、突发问题的应对等。
在谈判中切忌模糊,罗嗦的语言,这样不仅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意图,更可能使对方产生疑惑、反感情绪。
在这里要明确一点,区分清楚沉稳与拖沓的区别,前者是语言表述虽然缓慢,但字字经过推敲,没有废话,而这样的语速也有利于对方理解与消化信息内容,在谈判中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表达方式。
在谈判中想靠伶牙俐齿,咄咄逼人的气势压住对方,往往事与愿违,多数结果不会很理想。
8、曲线进攻孙子曰:“以迂为直”,克劳赛维斯将军也说过:“到达目标的捷径就是那条最曲折的路”,由此可以看出,想达到目的就要迂回前行,否则直接奔向目标,只会引起对方的警觉与对抗。
应该通过引导对方的思想,把对方的思维引导到自己的包围圈中,比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对方主动替你说出你想听到的答案。
反之,越是急切想达到目的,越是可能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被对方所利用。
9、谈判是用耳朵取胜,而不是嘴巴篇二:商务谈判上课心得《商务谈判》学习心得商务谈判课就这样接近了尾声,但却怀着很少有的依恋。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深刻地觉得选修这一门课是一个多么正确的事,不仅是这门课的本身能给我们带来收获,更是因为有幸遇到了一个见多识广,实战经验很丰富,风趣幽默,每次课都给我们灌输满满的商务谈判理论和实战技巧的老师。
事实真是如此,不仅同学们一致认同这个课的价值,就连贸易实务的老师也强力推荐我们选这门课,并且指明是冯老师。
这些因素,更加肯定了我选这门课的正确性。
现在觉得最大的感受,莫过于课程太短了,学到的只是九牛一毛。
特别是个人对商务特别感兴趣,很想在这个地挖掘出更深的东西。
商务谈判是一门很系统的学科,短短的十来周,只能大概知道个所以然,根本来不及深入学习。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有关谈判理论、实践和应注意的重要问题,例如谈判中的正确行为举止、谈判人员的要求、谈判班子的组成、谈判的准备阶段、谈判的磋商阶段、谈判的终局阶段谈判的策略和技巧,并且,列举了许多生动的案例,以便同学们在提高书本知识的同时熟悉语言知识,快速了解商务谈判的具体内容。
让我们不容忽视商务谈判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
总所周知,学习,较高的境界就是要做到融会贯通,要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以下就是我这学期学习了商务谈判这门课所总结的心得体会:缺乏经验的谈判者的最大弱点是不能耐心地听对方发言,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谈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反驳对方的反对意见。
一个谈判高手通常提出很尖锐的问题,然后耐心的倾听对方的意见。
商务专家说,如果我们学会如何倾听,很多冲突是很容易解决的。
问题的关键是倾听已经成为被遗忘的艺术,而很多商人都忙于确定别人是否听见他们说的话,而不去倾听别人对他们说的话。
所以,在谈判的过程中,要学会多听少说。
要取得商业谈判的成功,必须在事前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信息。
因此,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
例如,你的客户的需要是什么?他们有什么选择?事先做好功课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谈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对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取得交换条件。
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
这样,最终的协议是不难达成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清楚、直观地表述思想,利用数据说话和保持现实的态度。
本来一直将商务谈判看的特别正规,但从老师讲的案例中,我发现谈判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它存在于身边的每一处。
大到大型的国际贸易往来,小到身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买东西讲价,老师经常应用此例,我听得也非常投入,因为我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这方面的案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作为女孩子,逛街购物是我们经常进行的活动。
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对商家的心理也稍有了解。
我认为买卖商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买卖双双的一场心理战。
如何砍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购物越多,商家给你的价位会越低”的理论并非永远成立。
2.不要认为“买熟人的货一定比买陌生人的便宜”。
3.不要“有价高一定物美”的想法,更不要有“价低的商品质量也可能好”的想法。
4.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货比三家。
5.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还价。
6.不要长时间在同一商家的店中砍价。
我特别想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前些天,我和同学来到一家服装店,我们先是随便转,并不是见到衣服就问价,没看到较合适、较满意的衣服,就马上离开去了另一家。
后来,同学选到了一件很满意的服装,我也觉得那件衣服很不错。
恰好老板也在跟前,我就没有流露出对这件服装的喜爱,而是装做不太喜欢的样子说:“这件衣服和刚才在那边看的衣服一模一样,还没有那件穿到身上合适。
”随后我再问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听我这么说,老板心里也没底了,他报了一个不高也不低的价格试探我,说:“你们最少也得给260元。
”我说:“我刚才在别处问过价了,就你这儿报的价格最高,你如果想卖,就给个实价吧,反正我们是没事随便转转,也不是专门来买衣服的。
”老板说:“你们在别处看过,那就给180元吧。
”我想这时可以考虑还价了,就说:“100元吧。
”老板说:“那进都进不来。
”我说:“实话告诉你,那边最后落到130元,我们都没有买,算了,还是去那边吧。
”我们边说边往外走,老板见我要走,便说:“算了,130元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