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物权基本原理共52页

第十章物权基本原理共52页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5
(五)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是民事主体对其支配的物享有的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的物权;
用益物权是民事主体为了实现他人物的使用价 值而享有的物权;
担保物权是民事主体为了实现他人物的交换价 值以担保自己的债权所享有的物权。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6
(六)有期物权和无期物权
标准:根据物权的存续有没有期限 有期物权是有一定存续期间的物权,比如典
权、抵押权等,都是有一定存续期间的; 无期物权是没有一定存续期间而永久存续的物
权,比如所有权,通常没有法律或者合同限定所 有权人对其所有物享有的权利是有期的。
15.05.2020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1
(一)自物权和他物权
标准:根据民事主体所支配的物的所有权人的 不同
自物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的物所享有的物权, 这在物权法上称为所有权,即对自己的物支配, 并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他物权是民事主体对他人所有的物所享有的物 权,即对他人所有的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 或者处分的权能,主要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21
1.公示原则
(1)定义 (2)不动产登记 (3)动产交付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22
(1)定义
公示是物权变动时,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 法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23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4
一、物权的概念
(一)物权的定义 (二)物权的客体 (三)物权的含义 (四)物权的本质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5
(一)物权的定义
《物权法》第2条第3款: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
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特定的物进行支配并得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2
(二)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和权利物权
标准:根据物权的客体是动产、不动产还是权 利
动产物权是民事主体对动产所享有的物权;不 动产物权是民事主体对不动产所享有的物权;权 利物权是民事主体对一定权利所享有的物权,比 如在知识产权上设定质押权(质权)。
(一)定义
物权的变动是指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 称。物权的发生,就是民事主体取得了物权。
物权的变更,就是物权的主体、客体或者内容 发生了变更。
物权的消灭,就是物权的丧失,包括相对丧失 和绝对丧失两种情形。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20
(二)原则
1.公示原则 2.公信原则
2知识网络图物权概述 Nhomakorabea权基本原理
物权的概念 物权的特征 物权的种类 物权的效力
物权的变动
物权法概述
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的 调整对象 物权法的 基本原则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3
第一节 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 二、物权的特征 三、物权的种类 四、物权的效力 五、物权的变动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7
(三)物权的含义
1、物权是一种财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2、物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之一种 3、物权也是民事法律制度之一种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8
(四)物权的本质
物权人对物进行依法管领支配并可以寻求排他性 保护的绝对权,即物权具有对世性。这是与具有 对人性的债权的本质区别。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9
二、物权的特征
(一)主体上的对世性 (二)客体上的特定性 (三)权能上的支配性 (四)行使上的绝对性 (五)效力上的排他性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0
三、物权的种类
(一)自物权和他物权 (二)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和权利物权 (三)主物权与从物权 (四)完全物权与限制物权 (五)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六)有期物权和无期物权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3
(三)主物权与从物权
标准:根据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
主物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能够独立存在的 物权;
从物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必须依附于其他 权利而存在的物权,没有其他权利的存在,就不 会产生这一物权,其他权利的灭失,也会导致该 物权的灭失。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7
四、物权的效力
(一)支配效力 (二)排他效力 (三)优先效力 (四)请求效力 (五)追及效力
司考链接一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8
五、物权的变动
(一)定义 (二)原则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9
(2)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登记主要是指对土地、房屋等建筑物 之类的不动产变动进行的一种公示方法。不动产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未 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当然,如果法律另有 规定,自属除外。
学习目标
了解:物权法的概念。 理解:物权的种类;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掌握: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物权的效力;物权的变动及其
原则;物权法的原则。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
本章纲目
n 第一节 物权概述 n 第二节 物权法概述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14
(四)完全物权与限制物权
标准:根据民事主体对物的支配范围不同 完全物权是民事主体可以全面支配物所享有的
物权,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四项基本 权能; 限制物权是民事主体在特定范围内支配物所享 有的物权,限制物权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或者一 定方面行使支配权能。
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5.05.2020
上海政法学院——民法学重点课程
6
(二)物权的客体
根据《物权法》第2条第2款: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
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物权的客体主要包括包括动产和不动产。随
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 民法上物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有 形物之外,无形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物权 的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