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上天的蚂蚁 7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上天的蚂蚁 7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4、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 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个别读,起立齐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 上
上天的蚂蚁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本课立足 于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在情境中理解词语, 在对比中读《上天的蚂蚁》,在读中体会文 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 乳交融的落实。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 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 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 事,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 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 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故事性强, 且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深受孩子们的 喜爱。因此,利用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理解 全文,是依教材特点教学的关键。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较活跃,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 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 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 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 如在识字方面,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 能够独立识字。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课文的故事都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一些文 中的词语来讲,还不能很好的与文本准确的 建立起关系。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三)品悟蚂蚁的精神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 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它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它 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它勇敢地说— —(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它,太阳会烤着它,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 地爬,它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 个的困难,可它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它自信地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 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 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
上 天 的 蚂 蚁
体会
分析 品悟通天树之高源自8′巨人的懦弱 小蚂蚁精 神
12′
2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抬头 充满 自信 2、认读词语: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连 连告退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回忆课文 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针对上一课时所学,加强巩固, 在巩固的同时,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三)品悟蚂蚁的精神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 件出示句子: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我一定能爬到天上!”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 句话。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三)品悟蚂蚁的精神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 (预设板书:自信、坚定、勇敢、持之以恒)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 持之以恒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 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设计意图:在不同方式的读书中体会小蚂蚁 可贵的精神。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 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 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 帮我?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他同学齐读第一 自然段为画配音。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2.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 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 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二)分析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 “唉”,(叹了口气 )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 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们的想象力,把句子放在想 象的语境中朗读。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二)分析巨人的懦弱 3、 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 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 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懦弱、怕吃苦)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三)品悟蚂蚁的精神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 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的 话。
设计意图:逐步在低段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 标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3、学生画句子,读句子,回读句子,体会树高 预设: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回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境中品读重点词语,理解 挑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巨人的退缩和小蚂蚁的 勇敢做伏笔。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二)分析巨人的懦弱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 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 吧! ” “ 不行,我爬不上去。”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二)分析巨人的懦弱 引读: 巨人后退两步,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中,要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 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 从而明确人物特点,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 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小蚂 蚁”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 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