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地质图件

矿井地质图件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影响三量可采期的因素:井型、地质条件、采掘能力等。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曲 存在,核为老、翼为新—向斜,反之—背斜。 2)当两翼岩层延展方向近似平行,核部宽窄变化不大,可判断枢 纽近似水平。 3)若两翼岩层延展方向不平行,在一个方向上逐渐接近,直至成 “V”字形,表明枢纽是倾伏的。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向 斜—仰起端。 4)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枢纽波状起伏的。 5)岩层产状变化:褶曲表现为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 6)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宽度大致相等,岩层倾 角相一致。 7)不对称褶曲在图上的表现:两翼岩层露头宽度不等,褶曲轴偏 向一侧,岩层倾角相差较。 8)倒转褶曲的表现:两翼岩层宽度、倾角相差不大,一翼岩层倒转。
(2)根据一个水平切面作剖面图:
2、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剖面图
影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水文地质图等。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一、概述
(一)概念: 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地质资料(断层、煤层、 标志层等)形成的图件。 (二)内容: 1、地形、地物 3、地层分界线 (三)主要用途 2、各种勘探工程 4、井田分界线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 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则。
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 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 α >β ,岩层向西倾斜。
如果在地表上没有断层的露头,断层在剖面上的位置可根据钻孔 资料来确定。
F
根据钻孔资料确定断层在剖面中的位置
断层倾角可根据邻区资料或另补钻孔
(3)连接地层界线:
要根据煤、岩层露头及钻孔资料。 由于断层的特征之一是两盘发生了相对 位移,不论断距多大,都会造成上、下盘 地层界线,的相对错移,因此剖面上的地 质界线,始终不能穿过断层,上、下盘的 同一地层界线,只能在不同位置上,从两 与断层线相交。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二、编制方法
1.地质填图法: 基础图件 — 地形图 选择填图区内典型、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详细 测量和研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确定观测路线、观测点距, 对露头进行观察、描述,把地质界线(地层界线、构造线)填 绘到图上。
二、编制方法
(二)利用地质平面图编制地形地质图
已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质剖面
2)编制方法
(1)编制地质剖面图是在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首先
应仔细阅读地形地质图,分析其构造形态、地层接触关系;地层 与断层面的产状以及在图上表现的倾角等。 (2)先作地形剖面,在地形剖面上绘制地质构造,剖面线的选择 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及主要构造线方向。
在剖面上填绘地质内容时,应先划出断层线,剖面内的断层线 是断层面与剖面的交线,当剖面方向垂直断层走向是,剖面内的 断层倾角为真倾角,剖面方向与断层走向斜交时,剖面内的断层 倾角为视倾角。
(三)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 地形地质图上的断层线是断层露头线的水平投影, 它是通过地质调查,用仪器测绘到地质图上的,在我 国套色的地质图上,一般都以显著的红色线表示。出 露于地表实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
的断层用断线表示。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断层产状
(3)求铅垂地层断距及水平地层断距 可以用图解法求铅垂地层断距和水平地层断距。
第九章 主要地质图件
第一节 地形地质图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第三节 水平切面图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
第五节 煤层立面投影图
第十章 主要地质图件
反映各种地质资料(煤层、构造、水文地质等)、
勘探工以及井巷工程等资料的图件—地质图件
煤矿生产需要的地质图件:地质地形图、地质剖
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
未调整倾角所做剖面
调整倾角所做剖面
3)根据地形地质图及深部钻孔与巷道资料编制大比例尺 剖面: 作图方法与单斜岩层基本相同。由于构造比较复杂,
作图前应认真分析图件,并做好深部地层的对比工作,
特别是有倒转存在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应根据巷道资 料、钻孔资料,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连接地层界线, 使用曲线尺保持连线圆滑。 4、断层在剖面图上的表现及编制方法 1)表现:断层在剖面图中表现为一条线。
以上讨论的是假设两个因素不变,第三个因素变化时对露头宽 度的影响。实际上,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以及相应的地质图上, 三个因素往往同时在变化,所以应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面与 层面的夹角对露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露头宽度的变化,并不能 直接反映岩层厚度的变化。同一厚度的岩层,可以有不同的露头 宽度,而不同厚度的岩层可以有相同的露头宽度。这对阅读地质 图有重要意义。
1、绘制经纬网格线
2、投放勘探工程:按钻孔、探井等工程点坐标值,放到相应
的平面位置上,其中同一条直线各工程点的连线—勘探线
3、投放地质点
4、分析连线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岩层 1、地形地质图上的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具有如下特征: (1)当地表未受切割或切割不太深的情况下,地表只出现新岩层。 (2)切割较深时,低洼处出现较老岩层。 (3)水平岩层的层面为水平面,所以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 一致,不会相交。 (4)地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一样,在河谷中呈“V”字型弯曲,尖 端指向上游,整个地层界线是封闭的曲线。 (5)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及地形坡度: A、地形坡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岩层厚度成正比。 B、岩层厚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地形坡角大小成反比,当坡角等 于90°时(陡壁处),岩层的顶底界线重合,露头宽度为0。
2、单斜岩层区的地质剖面图 类似水平岩层,但分界线是倾斜的,主要区分用α 还是β 角。 3、褶皱构造区的地质剖面图 1)当只有一幅不具地形等高线的小比例尺概略地质图,各组岩层 的真厚度及倾角没有记录,切制大致反映构造轮廓的小比例尺浅 部剖面: 作图方法: (1)分析地质图,搞清构造轮廓。 (2)选择剖面的方向及位置,注意垂直主要构造线,经过露头最 多的地带。 (3)在底图上画一条水平线,既地形剖面(因没有地形标高,可假 定地面近水平),然后标出地质界线点。 (4)选择一层出露次数最多的地层,并取它的最窄露头宽度,作 为该地层的厚度。 (5)以该地层的顶面界线点为圆心,以该岩层厚度为半径划弧, 并做切线连结该地层底界面。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A、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B、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最高、最低点,表现区内的地形特征。
(2)剖面图的编制: • A、在地形图上标出剖面位置,在剖面图纸上画一条水 平基线, 基线长度等于剖面线的长度。 • B、在水平基线的两端各竖立一条直线,并将垂直线划 分若干等份,使每一份的长度等于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 (按比例量取)。等分线段的数目。应多于剖面线所切 过的地形等高线数目。 • C、过垂直线上的各等分点,作平行于基线的水平线, 并在垂线 外侧注明标高。 • D、作地形剖面(测量已讲授)。 • E、在地形图上,将剖面线与各岩层分界线的交点,移 注到地形剖面上,将同一岩层界面上的点,用水平线连 接,即为岩层分界线。正规图件中地层界线之间应加绘 各种符号或色谱,以示区别。小比例尺图件,从地形线 起,画1—2cm长的岩层界线即可。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一、概述
(一)概念: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反映到断面上的岩层及构 造形态等地质内容。 (二)内容: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质界 线、钻孔、井巷工程等。地质剖面图应注明剖面方向、比例尺、 图例和图签。 (三)用途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图件,井口位置选择、开拓方式、 水平划分、巷道系统底图。 (四)绘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3、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决定于岩层产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单斜岩层产状不同,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1)岩层位于范围Ⅰ内: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α >β 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相 反。
(2)岩层位于范围Ⅱ处: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露头形态:与等高线弯曲一致,比 等高线开阔。 (3)岩层位于范围Ⅲ处:
(二)编制矿井地质剖面图的一般方法
1、确定剖面位置和方向
确定剖面位置和方向的原则: (1)矿井地质剖面应与原勘探线尽量保持一致。 (2)矿井地质剖面应与主要石门或上、下山位置保持一致。 (3)宽竟地质剖面尽可能与主要构造线垂直。
某矿井地质剖面图
(三)编制矿井地质剖面图的特殊方法 1、根据水平切面图作剖面 (1)根据两个不同标高 的水平切面图作剖面图:
(4)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a.断层两侧岩层 不正常接触。 b.地质界线产生 错动。 c.断层线本身不 代表断层面的真 实走向,断层的 真实走向为断层 线上两等高点的 连线。 d.走向断层在 地形地质图上表 现为岩层的重复与缺失。
(四)其它地质现象的表现
1、岩浆侵入体: 岩浆侵入体出露地表时,用红色实线圈 出范围,并用相应的岩性符号表示。 2、陷落柱:椭圆形封闭曲线,其它界线在柱内中断。 3、不整合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