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总结
x = n / n总
无单位
第二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有一些特殊的共性,与溶质 的本质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这种性质成为溶液的 依数性。 1、蒸气压下降
2、沸点上升
3、凝固点降低 4、渗透压
蒸气压下降多少? ——拉乌尔定律 nA p = n +n A B p0 或: p = xA p0
四、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1)什么是“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而影响电离平衡,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同离子效 应。
(2)缓冲溶液 什么是“缓冲溶液? 凡是能够对溶液的pH值起稳定作用,具有一定的抗酸、 抗碱、抗稀释的本领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组成 弱酸+弱酸盐:HAc + NaAc 弱碱+弱碱盐:NH3 + NH4Cl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次级盐:H2PO3-+HPO32CO32-+HCO3-
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基本依据: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关系 以HAc+NaAc为例说明如下: 设缓冲溶液是由c酸浓度的HAc和c碱浓度的NaAc构成的,则: HAc 起始浓度: c酸 电离平衡时:c酸- x c酸 H+ 0 x + Acc盐 c盐 + x c盐
[HAc] [Ac-]
同理对于弱碱和弱碱盐组成的缓冲溶液:
试计算浓度为0.05mol/L的HA酸中H+及A-离子的浓度及该酸 的电离度,已知HA酸的标准解离常数为KaΘ
设平衡时氢离子浓度为X mol/L。弱电解质(弱酸)的电离平衡:
HA
初始浓度: 平衡浓度:
H + + A0 X 0 X
[HA]0 [HA]0 –X
X2 X2 = = [HA]0-X [HA]0 X x 100% = [HA]0
0/s 1/p
2/d
…
n-1
0 0 ,±1 0,±1,±2 0,±1,±2…±(n-1) ±1/2
l轨道形状,m轨道空间取向
指出2p ,3d 这些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 n,角量子数 l
的值各为多少?每种轨道包含的轨道数目是多少?
n 2p 2 l 1 轨道数 3
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在原子轨道中排布的基本原则 (1) 鲍利不相容原理
为什么配制碘酒时要加入适量的KI ?
第二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三节
电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电解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原电池的组成
外电路
负极 Zn = Zn2+ + 2e 电子从原电池流 出(到外电路) 的一极。 负极上总是发生 氧化反应。
正极 Cu2+ + 2e = Cu 电子(从外电路) 流入原电池的一 极。 正极上总是发生 还原反应。
胶体粒子带电荷 As2S3、Fe(OH)3、
溶胶为什么能稳定? 高度分散的胶粒不断处于布朗运动之中,这种运动可以 阻止重力作用引发的下沉。相同电性的胶粒通过静电作用
相互排斥,阻止胶粒间聚结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使溶胶聚沉?
当溶胶稳定条件被破坏,胶粒就会聚集长大而从介质中沉
积下来,发生聚沉。方法有:加电解质,加热,改变PH值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水基分散系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结构化学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第六章
生命与化学
在一个体系中,任何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 相同且与其它部分有明确界面 隔开的 均匀部分 都称为
相。
在由同一种物质形成的体系中可以有多个相 。 在单相体系中可以存在多种物质。
分散体系—按分散质的大小分类
弱酸
HAc
H+ + Ac-
其平衡常数,即弱酸的电离常数:
其中: C—实际浓度 mol / L, [ ]—相对浓度 (纯数)。
弱碱:
NH3 · H2O
NH4+ + OH-
其平衡常数,即弱碱的电离常数Kb
注意要点
* Ka、Kb 表示了弱酸、弱碱在电离方面的本质特性。只 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 常见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有表可查。(p71) * 水的浓度不包括在平衡常数表达式内。
渗透压
Π(p) = cRT
kpa
将3.24g硫溶于40.0g苯中, 苯的沸点由80.15上升至80.96OC ,求单质硫由几个硫原子组成?(苯的Kb为2.53 K•kg/mol。)
解:设溶液中硫单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Tb =[(80.96+273)-(80.15+273)]K =Kb • m =2.53K•kg•mol-1 × M = 253g•mol-1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硫原子数
用一、二、三…...表示。
用罗马数字(I、II、III…)表示
Fe(CN)63- 六氰合铁(Ⅲ)酸根离子 ② 若存在多种配位体:
[Co2(CO)8]
八羰基合二钴(0)
先负离子(酸根离子)后中性分子; [Co(NH3)3Cl3]0 负离子:先简单负离子后复杂负离子; 先无机配位体后有机配位体; 2+ [Co(H O) (NH ) Cl ] 2 2 3 3 中性分子:水、氨、有机分子。
原子轨道相应的能量也称为原子轨道能级。
38
波函数Ψ本身没有明确、直观的物理意义。 但Ψ2 表示了核外电子在空间某位置上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大小,称为电子在此空间位置上出现的几率密度。
一组(n,l,m)代表一个原子轨道 一组(n,l,m,ms)代表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 n(K/L/M/N)
l m ms
若溶液中同时存在弱酸盐:
设平衡时氢离子浓度为X mol/L。弱电解质(弱酸)的电离平衡: HA
初始浓度: 平衡浓度:
H+ + A0 X [A]0 [A]0+X
[HA]0 [HA]0 –X
X([A]0+X) = = [HA]0-X
X[A]0 [HA]0
P130, 20题
pH = - lg [H+] pOH = - lg [OH-]
Fe
上 段
0.059V
O2 + H2O + 4e = 4OH-
因为在水面处氧气浓度大于水下,水 面处氧的氧化能力高于水下。 所以近水面处为阴极,水深处的 Fe被腐蚀。
下 段
Fe = Fe2+ + 2e
上段生锈,下段蚀坑。
第三章 结构化学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36
结论: 微观粒子并不遵循经典物理学 的规则,而是遵循量子力学的规则。
3.24 g
M
0.040 kg
253 n 8 32
单质硫由8个硫原子组成,分子式为S8 。
假设 25oC 时某树干内部的树汁细胞液浓度为 0.20mol/L ,当外
部水分吸收进入树汁后,由于渗透压的作用,可以把树汁在树
内提升多少米?
因为Ⅱ=cRT
Ⅱ=[0.20×8.314×(273+25)]Pa=495.54 kPa
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
(2) 能量最低原理
在基态时,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排布,在不违背鲍利原理的前提下,总是优先排入 能量尽可能低的轨道。
(3) 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即所谓等价轨道(如三个p轨道、五个d轨道、七个f轨道, 亦称为简并轨道)中排布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等价轨道而保持自旋相同。 作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使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或半充满(p3、 d5、f7)或全空(p0、d0、f0)状态时的电子排布方式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相溶原理 结构相似的物质之间容易互相溶解。
为什么I2 能溶于CCl4 ,而不溶于水; KMnO4易溶于水但不溶于CCl4 中 ?
溶液浓度的表示
1)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每升溶液
c = n(溶质) / V(溶液)
单位:mol/L
2)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 每千克溶剂 m = n(溶质) / w(溶剂) 单位:mol/kg 3)摩尔分数= 溶质的物质的量/ 全部溶液的物质的量
吸氧腐蚀
阴极:O2 + 2H2O + 4e = 4OH阳极:2Fe - 4e = 2Fe2+ “吸收” 氧气 总反应: 2Fe + O2 + 2H2O = 2Fe(OH)2
吸氧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形式。
浓差腐蚀
插入水中的钢铁,腐蚀主要发生在近水部分还是水下较深的部分? 在Fe和O2组成的原电池中,O2为阴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O2 + 2H2O + 4e = 4OHP(O2) E(O2/OH-) = E (O2/OH-) + ——— lg ——— 4 [OH-]4
,加入相反电性溶胶。
胶团结构
[(AgI)m nI (n x)K ] xK
胶核 电位离子
x
反离子
扩散层
胶粒 胶团
返回
第二章: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第一节: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 水解平衡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与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 与未电离的分子间建立如下的化学平衡:
对于稀溶液:nB>> nA, 所以 nA+nB nB
nA 0 p p nB
下列溶液中,其溶液上方蒸汽压最低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