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健康课件
4.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5.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育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膳食 (7)饮酒要适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三.营养与健康
1. 人的寿命是多少?人的寿命正常应是120岁。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65岁以前为中 年人;65~75岁为青年老年人;75~90岁为 老年人;90 ~120岁为高龄老年人。
2. 中国、日本两国青少年体质比较:
1979年中国城市乡村男女生身高体重全面低 于日本;
2000年(7~17岁)中国城市男生比日本男 生高1.73厘米,女生高2.68厘米,但中国乡 村的男女生身高均低于日本;
(9)食宜细缓,不可粗速 —— 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 ;
(10)胃好恬愉 —— 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 气乱,思则气结。”
2. 古代“膳食金字塔” (1)五谷为养 五谷 —— 粳米、小豆、麦子、大豆、黄
黍(黄米)。
(2)五果为助
五果 —— 桃、李、杏、栗、枣。
(3)五畜为益 五畜 —— 牛、羊、豕(猪)、犬、鸡。 (4)五菜为充 五菜 —— 葵、韭、薤(藠头)、藿(藿
香)、葱。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和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3. 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
苦味—— 心,养心资血,多食苦味则伤心气 ,面色发黑;
辛味—— 肺,养肺资气,多食辛味则肺气受损;
咸味—— 肾,养肾资骨,多食咸味则损伤肾气 ,大骨受伤。
(7)饮食以时 —— 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 “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
(8)食前忌动,食后忌静—— 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 ;
“可三日无粮,不可三日无茶。”
(4)食宜暖 —— 膳食的冷热平衡;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5)辨证用膳 —— 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 衡。
(6)五味调和,不可偏嗜 —— 膳食五味的平衡;
酸味—— 肝,养肝资筋,多食酸则肝气亢盛 ,脾气衰竭;
甘味—— 脾,养脾资肉,多食甘则伤脾气, 脘腹胀满;
(3)肥胖的预防:一无、二少、三多。
一无 —— 不吸烟;
二少 —— 少吃、少饮酒(尤其是啤酒);
三多 —— 多运动、多休息、多接触人。
四 .平衡饮食
1. 中华民族传统用膳的十大平衡:
(1)主副食比例适当 —— 膳食中营养素的平衡; (2)杂食者,美食也 !—— 食物杂与精的平衡; (3)菜肴的荤素搭配 —— 膳食的酸碱平衡; 血液的pH=7.35~7.45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
” “ 饱生众疾” “常常登高座,渐渐入祠堂。”
(5)“五” —— 500克蔬菜和水果;
(6)“红” —— 一天1~2个西红柿(番茄),少量红 酒;
(7)“黄” —— 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
(8)“绿” —— 绿茶;
(9)“白” —— 燕麦粉、燕麦片;
(10)“黑” —— 黑木耳。
日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力量素质、速度素 质均好于中国同龄青少年。
3. 日本15岁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变化: 1939年 —— 158.1厘米; 1948年 —— 152.7厘米; 1970年 —— 164.3厘米; 2000年 —— 168.5厘米。 4. 中国17岁城市男生身高、体重的变化: 1979年 —— 168.6厘米 , 54.8公斤, 82.3厘米; 1995年 —— 172.5厘米, 62.0公斤, 85.2厘米; 2000年 —— 172.8厘米, 62.6公斤, 85.8厘米。 5. 营养过剩的危害: 身体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
食品与健康
第一章 绪论
2020/6/9
1
一.饮食
1. 饮食——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生 长、繁衍和从事一切活动,每天必 须从外界取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 从外界取得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 饮食。
2.食物——为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活动 ,而经口腔摄入体内的含有营养素的物 料称为食物。
3.食品——经过加工之后的食物称为食 品。
4.营养素——食物中有用的物质。 5.饮食的功能: (1)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原料; (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 消化系统
(1)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 肠、 大肠、肛门等。
(2)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 肠腺等。
口腔消化
2.消化作用
胃消化
小肠消化
6. 怎样做到合理膳食?十个字: (1)“一”—— 每天一袋牛奶; (2)“二”—— 250克~350克碳水化合物; (3)“三”—— 三分高蛋白; (4)“四”—— 四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腰带长,寿命短。”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
心病、肿瘤等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产生的原因:
(1)内因——遗传、倾向,占15%
社会条件:占10%
(2)外因——
医疗条件:占8%
(85%)
气候、地理条件:占7%
生活方式:占60%
7. 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四大基石:(1992 年WHO)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8. 肥胖的分类、原因、判定和预防:
早期判定:
体格指数BM I = 体重(千克)/ 身高(米)/身高 (米)
体格指数BM I的标准为:22;体格指数BM I在18 以下为瘦;体格指数BM I在18~20为略瘦;体格 指数BM I20~24为正常;
体格指数BM I24~26为略胖;体格指数BM I大于 26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