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4.doc

完整版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4.doc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 试卷24( 总分: 56.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 ( 总题数: 23,分数: 46.00)1.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的高峰出现在 ( )A.24 ~ 26 周B.27 ~ 28 周C.29 ~ 30 周D.32 ~ 34 周√E.36 ~ 40 周解析: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的高峰出现在32~34 周。

2.中期妊娠是指孕 ( )A.20 ~ 28 周B.18 ~ 28 周C.13 ~ 27 周末√D.12 ~ 28 周E.11 ~ 25 周解析:为便于计算,妊娠通常是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约为280 天 (40 周 ) 。

妊娠期全过程共分为 3 个时期:妊娠12 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 周末称中期妊娠,第28 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3.晚期囊胚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 ( )A.受精B.着床√C.精子获能D.受精卵发育E.受精过程解析:着床指晚期囊胚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4.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则易发生( )A.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前置胎盘C.胎膜早破D.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E.产后出血解析: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则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5. 通常可于产后3~ 4 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 )A.产褥热B.产后热C.泌乳热√D.乳腺炎E.产褥感染解析:泌乳热于产后3~ 4 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的发热。

6.初产妇, 26 岁,孕 33 周,四步触诊结果为于子宫底部触到坚而硬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到较软面宽不规则的胎臀,胎背位于母体腹部右前方,胎心音于脐上右侧听到,该孕妇胎方位为( )A.骶左后B.骶右前√C.骶左前D.骶右后E.骶左横解析:该孕妇“于子宫底部触到坚而硬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到较软面宽不规则的胎臀,胎背位于母体腹部右前方,胎心音于脐上右侧听到”,由此可判断胎方位为骶右前。

7. 在枕先露的分娩过程中,可用于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是( )A.仰伸B.下降√C.俯屈D.衔接E.内旋解析:下降是指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8.某孕妇,妊娠 31 周,无痛性阴道流血 4 次,检查发现,胎心在正常范围,子宫无压痛,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 )A.卧床休息,左侧卧位√B.肛查,了解宫口有无开大C.阴道检查D.缩宫素引产E.立即剖宫产解析:根据题干该患者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 4 次,检查发现,胎心在正常范围,子宫无压痛,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由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判断该患者为前置胎盘,此时由题目可知该孕妇妊娠不足36 周,阴道流血量不多,且胎儿存活,此时符合接受期待疗法的适应症,该孕妇可接受期待疗法,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佳,定时、间断吸氧,进行腹部检查时动作要轻柔,有活动性出血的前置胎盘慎做阴道检查及肛诊,应纠正贫血,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的量、色,监测胎儿宫内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9.某产妇,足月产后 3 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软,考虑其最可能的病理是 ( )A.子宫内膜炎√B.子宫肌炎C.盆腔结缔组织炎D.急性输卵管炎E.腹膜炎3 4味,如早期不能控制,病情加重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率加快、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有时因下腹部压痛不明显及恶露不一定多而容易误诊,该产妇“足月产后 3 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子宫底脐上一指,子宫体软”,可知感染了子宫内膜炎。

10. 衔接是指胎头 ( )A. 进入中骨盆B. 顶骨已出骨盆出口平面C. 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D. 顶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E. 双顶径达中骨盆平面解析: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入盆 ) 。

11.妊娠早期“黑加征”是指 ( )A.子宫呈前倾前屈位B.子宫收缩情况C.子宫增大、变软D. 子宫狭部极软,子宫和宫颈似不相连√E.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解析:黑加征是早期妊娠特有的变化,早期表现为胚胎着床处局部较软,妊娠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

6~7 周,双合诊检查子宫12. 产后开始哺乳的时间A. 产后 1 小时( )B. 产后 2 天C. 产后半小时√D. 产后E. 产后1 天2 小时解析:新生儿出生后30 分钟内应进行母乳喂养。

13.可以确定胎儿宫内窘迫的依据是 ( )A.胎心加速B.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C.胎心监护出现早期减速D.臀位羊水混有胎粪E.胎儿头皮静脉血 pH 值大于 7. 25解析: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是可以确定胎儿宫内窘迫的依据。

14.初产妇, 30 岁,孕 37 周,诊断“先兆子痫”住院治疗。

自诉因担心药物影响胎儿发育成长,不愿接受药物治疗,但又怕不服药会使病情加重,威胁胎儿的安全,心情矛盾,首先应进行的护理措施是( )A. 测量血压 2~4 次/天B.安静地休息C.观察并发症D.心理护理√E.观察症状解析:该孕妇“因担心药物影响胎儿发育成长,不愿接受药物治疗,但又怕不服药会使病情加重,威胁胎儿的安全,心情矛盾”,因此,应首先进行心理护理,使其配合治疗。

15.初产妇, 35 岁,妊娠 35 周并发妊高征, 3 小时前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首先考虑为( )A. 胎盘早剥√B.前置胎盘C.先兆子宫破裂D.先兆临产E.先兆早产解析: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妊娠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或不伴有阴道流血。

16.对于产妇因合并心脏病而不宜再妊娠者应建议其( )A.哺乳期结束后采取避孕措施B.产褥期结束后做绝育术C. 产后 1 周做绝育术√D.产褥期结束后采取避孕措施E.哺乳期结束后做绝育术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宜再妊娠者,可在产后 1 周行绝育术。

17.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严格隔离,杜绝交叉感染B.新生儿应注射乙肝疫苗C.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D.患者的新生儿不必与患者隔离√E.出入病房应用消毒水洗手解析: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新生儿应该与患者隔离。

18.导致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软产道裂伤B. 凝血功能障碍C. 子宫收缩乏力√D. 胎盘因素E. 宫缩过强解析: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19. 某孕妇, 34 岁,因平卧于床上看书,感觉心悸、出汗,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 改为左侧卧位√B.给予口服升压药C.立即坐起D.改为膝胸卧位E.起身进行户外活动解析: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骤然减少,出现低血压,从而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如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时,应立即采取侧卧位,一般血压即可很快恢复。

20. 患者女, 29 岁,心功能Ⅰ~Ⅱ级,无心力衰竭且无其他并发症,对她的妊娠建议是( )A.可以B.不可以C.密切监护下可以√D.绝对不可以E.终生不孕解析: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者,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第二产程时需助产,心功能Ⅲ~Ⅳ级,胎儿偏大,宫颈条件不佳,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放宽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21.胎先露完成内旋转需依靠 ( )A.子宫收缩力B.膈肌收缩力C.肛提肌收缩力√D.腹压E.腰肌收缩力解析:第三产程腹肌、膈肌收缩有助于胎盘娩出。

肛提肌收缩对胎先露在盆腔进行内旋转起重要作用。

22.有关胎膜早破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破膜后立即听胎心音B.记录破膜时间C.观察羊水性质D.右侧卧位√E.胎头高浮者,须抬高床尾解析:如果发现胎膜早破,应立即听胎心音,记录破膜时间;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造成胎儿缺氧或宫内窘迫;定时观察羊水性质、颜色、气味等。

23. 患者女, 32 岁,孕 32 周,因前置胎盘住院行保守治疗,责任护士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嘱咐患者出血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B. 鼓励左侧卧位C. 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D. 必要时通过阴道检查及肛查了解情况√E. 监测宫内胎儿情况解析: D 项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阴道检查有扩大前置胎盘剥离面致大出血的危险,一般没必要进行;而怀疑前置胎盘的患者,切忌肛查。

二、 A3/A4 型题 ( 总题数: 2,分数: 10.00)3~5 秒钟,今初产妇, 32 岁,孕 39 周,于昨天晚上感觉腹部一阵阵发紧,每半个小时一次,每次持续天早上孕妇感觉腹部疼痛,每5~ 6 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 秒左右。

(分数: 4.00 )(1). 昨天晚上孕妇的情况属于( )A.孕妇紧张造成的宫缩,尚未临产B.出现规律宫缩C.先兆临产√D.进入第一产程E.进入第二产程解析:先兆临产临床表现:(1) 不规律的子宫收缩:分娩前1~ 2 周,子宫出现不规律的收缩,常在夜里出现,收缩持续 <30 秒,间隔10~ 20 分钟,收缩强度不进行性加强,间隔时间不一,孕妇自觉轻微腰酸、下腹轻微酸胀。

(2) 胎儿下降感:临产前胎先露下降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下降。

(3) 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

正式临产前l ~ 2 天,阴道内流出少量血性黏液或血性白带,称为见红。

(2). 今天早上孕妇的情况属于( )A. 出现规律宫缩√B. 先兆临产C. 孕妇紧张造成的宫缩,尚未临产D. 进入第二产程E. 进入第三产程解析: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 ( 约 30 秒 ) ,间歇期较长 ( 约 5~6 分钟 ) 。

随着产程进展,持续时间延长 ( 约 50~60 秒 ) ,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 ( 约 2~3 分钟 ) 。

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 1 分钟或以上,间歇期仅为 1~ 2 分钟。

初产妇, 33 岁,孕 38 周,自诉有阵发性宫缩2h,现担心年龄大,难以正常分挽,查体发现精神较紧张,宫缩持续 40s,间歇约5~6min,强度稍弱,宫口开大 1 cm ,先露头,胎膜未破,先露S=0,胎心正常。

(分数: 6.00 )(1). 产妇已临产,关于此时其产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常产力√B. 协调性宫缩过强C.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D. 协调性宫缩乏力E. 不协调性宫缩过强解析:产力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 简称宫缩 )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统称腹压 ) 和肛提肌收缩力。

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加,每次阵缩由弱渐强( 进行期 ) ,维持一定时间( 极期 ) ,随后由强渐弱 ( 退行期 ) ,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每当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用,能使宫腔内容积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