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标识设计分析

校园标识设计分析

校园标识设计分析
内容摘要:校园标识作为大学校园景观的配套设施,其重要性日益显著。

与欧美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大学的校园标识设计尚存较大差距。

文章阐述了校园标识设计的特点及国内外大学校园设计的现状,明确指出了大学校园标识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简要探讨了校园标识设计的创新思想。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公共场所的规划设计日趋复杂化和密集化。

清晰明了的标识、导向牌也日渐成为传达地理信息、警示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重要媒介。

校园标识作为大学校园景观的配套设施,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关注。

它不仅起着普通的导向作用,还起着传达高校人文精神面貌的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标识文化,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也日益增长。

校园标识就像一面镜子、一把量尺,诠释了校园形象姿态,检验了大学的管理水平。

一、校园标识设计及其特点
标识是指任何带有被设计成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而标识系统则是以标识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校园环境不同于其他场合,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标识不仅仅是校园公共设施的一部分,还是整个校园的人文精神名片。

校园标识作为校园景观的配套设施,除了具有部分导向作用外,还可与学校的人文理念相呼应。

比如将学校的校训、校规结合在标识设计中,体现出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校园标识的特点主要包括:
1.功用性。

标识的本质在于它的功用性。

虽然具有观赏价值,但标识主要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实用,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

具有法律效力的标识尤其兼有特殊使命。

2.识别性。

标识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显示事物自身特征,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是标识的主要功能。

3.显著性。

除隐形标识外,绝大多数标识的设置就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色彩要强烈醒目、图形简练清晰。

4.多样性。

标识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无论从其应用形式、构成形式还是表现手段来看,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其应用形式不仅有平面的、立体的,具象、意象、抽象图形构成的,还有以色彩构成的。

多数标识是由几种基本形式组合构成的。

5.艺术性。

经过设计的标识都应具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性,既要符合实用要求,又符合美学原则。

一般来说,艺术性强的标识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6.准确性。

标识无论要说明什么、指示什么,无论是寓意还是象征,其含义必须准确。

尤其是公共标识,首先要易懂,符合人们认识心理;其次要准确,避免意料之外的多解或误解,让人在极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准确领悟,这正是标识优于语言、快于语言的长处。

7.持久性。

标识与广告或其他宣传品不同,一般都具有长期实用价值,不轻易改动。

二、国内外大学校园标识设计现状
欧美国家的大学大多重视校园标识设计,其设计水平也日趋成熟。

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设计感都遥遥领先于国内的校园标识设计。

国外校园的标识非常人性化,在需求较少的无障碍设施方面,也做得非常完善。

在国内,目前港台地区的大学校园标识设计处于领先水平,其形式多样、标识条理清晰,在用色方面往往大胆创新,展示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校园精神。

而内地大学校园标识设计尚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标识不完善。

国内很多大学对校园标识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校园没有完善的标识导向系统,让学生或者参观者时常感到迷惑。

在多功能教学楼里,学生也经常因为教室楼层信息不明确而耽误很多时间。

2.缺乏创意。

很多大学校园的标识基本停留在实用的功能上,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设计。

其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毫无视觉艺术感,缺乏新颖的设计,无法展现学校的人文内涵。

3.表意不明确。

很多标识因没有按规范设计,造成信息杂乱甚至信息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些标识信息不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在标识的明确性、指向性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

4.维护和修订不及时。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面积大,校园标识的维护成本也较高。

虽然各种标识设施饱经风霜后会变得陈旧,但很多高校未能及时维护,其标识信息内容甚至不能完整显示,而对已变更的信息也未能及时在标识上做出修订,甚至不同时期修建的标识牌缺乏一致性,从而带来诸多误导和麻烦。

三、大学校园标识的设计要求
1.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大学校园标识设计必须以人为本。

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它应当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并对其进行介绍、引导、提醒或警告,以便人们快速熟悉并且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

校园环境也在与时俱进,在迎合校园文化与气质的同时,校园标识应与校园的现代化发展属性相互融合,新颖、概念化的标识设计也是体现校园与时代同步的重要标志。

校园景观中的标识还要适应教师教学、科研、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体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标识设施简洁高效
大学校园的标识设施应该简洁高效,既要连接合理、统一,还应成为人们视觉画面中的重点。

标识的外观尺寸、文字大小、与空间的体量关系等都务求科学、美观。

除了传统的贴壁式标识外,大学校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如可以采用贯穿整个校园景观的地面标识,或是较为现代的电子信息标识等。

标识设施的材质、色调应统一,与校园环境协调,易于烘托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

还可采用各种大胆的现代化创新设计思想,使其有更好的导向效果。

在设计中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给设计留有余地,避免造成校园标识不统一、不科学的局面,确保即使校园景观发生改变,其标识也易于修订并能保持一致性。

3.信息传达直观清晰
大学校园标识的文字应简明扼要,导向方位清晰,警示内容明了易懂;色彩要单纯、强烈、醒目;图形符号应简练、概括。

如进行创新设计,一定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判断能力。

还可针对标识所在区域的人群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锤炼出更加精湛的校园艺术语言,创造出更加有视觉效果的校园标识。

4.营造良好氛围
标识放置在校园景观的重要节点时,为了实现其显著性,周围应空旷,不应有遮挡物,如植物、喷泉等。

还可考虑加入多样化的灯光照明以营造标识周边氛围,并确保夜间的使用效果。

5.规范标识英文翻译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英语作为国内通用的国际语言,起着沟通桥梁的作用,各种双语标识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其中出现的错误也比比皆是,如错译、硬译、生造词等。

很多标识使用不准确的表达方式,导致信息失真,所要传达的信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规范标识英语不可忽视,这也是校园名片的重要信息。

四、校园标识设计创新思想延展
现代校园中常用的标识设计材料有木质、石材、金属材料、合成材料、电子科技材料。

木质材料虽给人感觉亲切易接近,但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造成开裂。

石质材料寿命长,但不利于加工。

金属合成材料、电子科技材料应用都非常普遍。

但对于设计师来说,只要可以实现设计,不违背设计的基本原则,标识设计材料的选择空间是很大的。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又诞生了多种既环保节能成本又低廉的建筑材料,它们完全可以胜任用于标识设施材料的使命,各种绿色环保新材料的问世,给标识设计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例如新型桔梗合成材料。

校园景观中标识系统的材料改良,也是创意设计标识的新起点。

无障碍设计也是越来越被重视的热点之一,高校标识设施也应与无障碍设计合理结合,周全考虑残障学生、教师的需求,做到更加人性化。

结语
校园标识创新设计的实现和维护离不开学校相关部门的鼓励、支持和资金投入。

新时代的校园景观与校园标识系统是体现校园人文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之一,已不再是往日普通的公共设施。

国内高校必须对其予以重视,将校园标识建设作为重要的投入项目,给师生群体一个清晰的视觉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