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序化交易与算法交易

程序化交易与算法交易

MBA智库: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目录1 什么是算法交易•2 算法交易的优势•3 算法交易的发展•4 算法交易的类型[1]•5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6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7 参考文献什么是算法交易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是指事先设计好交易策略,然后将其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算法来决定交易下单的时机、价格和数量等。

程序化下单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并能更精确的下单。

并能同时管理大量的操作,自动判断将大单分拆为小单,减小冲击成本。

算法交易也称黑盒交易、自动交易,算法交易有时也被用来泛指所有使用数量技术和计算机程序来进行下单和投资的行为。

算法交易的优势相比于手动订单执行而言,算法交易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减少冲击成本、自动监控交易机会,隐蔽交易意图。

还可以寻求最佳的成交执行路径,得到市场最好的报价;算法交易还能避免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干扰;快速分析多种技术指标,更精确地下单。

算法交易的发展在欧洲和美国,算法交易作为订单执行的策略和工具,被机构交易者广泛采用。

据统计,2006年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和美国的股票交易量是经由算法交易完成的,而2007年的伦敦股票交易所算法交易完成了40%的交易量;这一比例仍然在逐年增大,显示了算法交易的旺盛生命力。

算法交易在美国欧洲已经发展了30多年,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量化基金,其中不乏业绩相当突出,比如数学家西蒙斯所组建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在算法交易的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比美国,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在算法交易的研究和应用上还刚刚起步。

中国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始研发算法交易系统的公司之一,目前已经推出了算法交易系统,并在香港市场上线交易。

国泰安算法交易研发组与多位美国华尔街业内资深算法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紧密跟踪最前沿的算法研发趋势,目前已成功实现了适应国内A股和港股的多种国际主流算法策略:主要有“VWAP”、“VP”、“TWAP”、“Schedule”、“MOC”、“Sniper”等策略。

国泰安设计的算法策略考虑了国内证券交易的实际规则,经过对大量历史高频数据的建模分析,完全适合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同时支持用户灵活配置策略参数,动态监控算法执行情况,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易风险;而且操作简单,能够让客户非常方便地体验到算法策略带来的便利和收益。

算法交易的类型[1]一是套利操作,即利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市场上进行套利操作;二是委托执行算法,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将要执行的委托单分割成许多小额委托单,以尽量减少大额委托对价格的冲击,从而寻求最佳的流动性和成交价格;三是统计算法,即通过数量预测模型在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

算法交易的产生原因[2]算法交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主要归功于技术和监管。

技术因素方面,基于更快和更便宜的技术系统,可以通过改善的定量方法进行执行。

监管因素是SEC采用了美分报价和批准了指令处理规则,这些提供了ECN的成长。

“美分报价”的采纳,提供了更小的价格间隔,和提供低反应时间交易的技术进步,使得算法交易更有必要和更方便(低反应时间指执行指令需要的时间短,也就是高速度)。

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的运用[1]借助于电脑飞速的计算速度,算法交易正在风靡全球金融市场。

在美国算法交易已成为基金业界的主流,全美79%的投资经理在建立投资组合时至少使用一次算法交易。

到2009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90%。

算法交易在欧洲投资界也被大量使用。

英国是欧洲地区使用算法交易比例最高的国家,有50%的基金经理使用算法交易进行投资管理,预计2009年英国基金业使用算法交易者的比例将达到77%。

亚洲地区采用算法交易的主要市场是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

印度市场最近也在迎头赶上,2008年8月4日,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印度全国证券交易所提供的直接下单功能(DMA)执行了印度市场的第一笔算法交易委托。

与欧美市场相比,亚洲市场的股票价差更大,流动性更差,更难成交,因此,算法交易的价值也更为突出。

但由于算法交易需要搭配先进的信息平台及完善的运用程序设计,并且对交易网络和信息传输的速度有较高要求,因此亚洲地区在算法交易技术上的竞争不如欧美市场那么激烈。

算法交易可以将大额委托化整为零,从而导致市场总成交笔数增加,同时每笔委托数量大大降低,增加了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

算法交易的上述特点改变了交易所的信息管理模式。

如果市场参与者传送大量没有市场价值的信息时,将会减缓交易系统功能,影响到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并增加交易系统容量和成本。

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对系统资源的使用能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

为了鼓励市场参与者适当地进行交易及报价信息传送,许多交易所都对交易信息的传送施加了一些限制性规定。

近来,算法交易的蓬勃兴起,引发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一些担忧,其中焦点是高频交易中的闪电指令交易。

高频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比较聪明的算法,借助强大高速的计算机,寻求和利用市场的变动机会获利。

“闪电指令”是在DirectEdge、BATS等交易市场上仅显示时间不超过500微秒的订单,这些订单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那些拥有高速计算机的客户才能获得。

具体而言,根据美国相关规定,交易所在接到订单后,可以有一秒的时间公开显示订单,一些交易所利用这一秒的间隔,在500微秒内首先向一些大客户(高频交易者)显示这些订单然后再公开这些信息,而交易所大客户在这500微秒内利用高速计算机处理,试探出市场动向,快人一步获得最有利的买卖价格。

支持闪电交易的证券业人士认为,这类交易能增加市场效率。

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夏皮罗表示,闪电指令交易可能导致出现“两级市场”,破坏市场公平和透明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试图平衡长线和短线投资者的利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9年9月17日一致投票提议禁止“闪电交易”,以打击部分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不公平信息优势。

参考文献1.↑ 1.0 1.1 张育军主编.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2.↑(美)法博齐编著.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英文版·原书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一文读懂什么是“程序化交易”2015-08-03 10:02:00来源: 网易财经分享到:••••••••导读: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对24个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谣言四起,将一向颇具神秘色彩的程序化交易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本文中,知象实验室将深度解析“背锅侠”程序化交易的本质,并澄清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证监会7月31日盘前就程序化交易账户核查情况微博公告,称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问答实录如下:问:据了解沪深证券交易所对疑似程序化交易的账户进行了监管问询,并对其中具有异常交易行为特征的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答: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

为此,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了解其账户实名制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策略,分析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将根据核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则,加强监管。

同时,沪深交易所根据《交易规则》,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一夜之间,市场上关于程序化交易将被禁止的谣言漫天飞舞,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行都向笔者发来询问:Heard program trading will be forbidden in China?(听说中国要禁止程序化交易了?)一时哭笑不得。

作为一名量化投资从业者,对程序化交易当下所面临的舆论压力可谓感同身受,为其正名简直义不容辞。

首先,什么是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 (Program Trading) ,是证券交易方式的一次重大的创新。

传统交易方式下,一次交易中只买卖一种证券,而程序化交易则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在一次交易中同时买卖一揽子证券。

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网站2013年8月份的最新规定,任何一笔同时买卖15只或以上股票的集中性交易都可以视为程序化交易*,在之前的NYSE程序化交易还包括了一揽子股票的总价值需要达到100万美元的条件。

目前,关于程序化交易,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在国内,通常意义下的程序化交易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化网络系统,按照预先设置好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在模型条件被触发的时候,由计算机瞬间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化交易方式。

也就是说,国内资本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的理解,不再如NYSE那样着重突出交易规模和集中性,而只强调交易模型和计算机程序在交易中的重要性。

从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资的角度来讲,程序化交易,从交易的频次方面可以分为高频交易和低频交易。

按交易目的与动机来划分,程序化交易主要可分为套保、套利、投机等三种。

一个具体的投资交易过程,又可以包括交易的决策制定与交易执行方式两个部分。

而从监管者的角度,更关注的是程序化交易产生的潜在风险,从风险控制与便于监管的角度,分为如下五类:预测型策略:针对同一种类型的标的物,利用他们的历史表现以及投资者对当前市场情况预测未来走向,包括趋势预测、反转预测、阿尔法预测、价格预测等。

自动做市商型策略:与普通做市商一样,自动做市商高频交易者通过向市场提供买卖订单来提供流动性。

不同的是,他们与投资者反向操作,起到提供流动性的作用。

事件规则型策略:针对市场中的特殊事件以及投资者的特定规则来投资,它包括事件投资和规则投资。

套利与套保型策略: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标的物的价格差异获取收益或套期保值,它包括了跨品种套利、跨市场套利、跨期套利、期权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以及期现套保、期权套保等类型。

引发市场跟随型策略:捕获市场动态、引发市场跟随,比如频繁下单/撤单,诱导型。

此类策略多数不合规,会被认定为操纵市场。

理解了程序化交易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舆论加之其身的诸多误解。

误解一:程序化交易助涨助跌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种手段。

就象软件下单替代了电话委托交易一样,程序化交易加速了价格的形成,但它本身并不会放大涨跌幅(相反地,算法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减少市场冲击),它只是反映了策略师在编写策略时的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