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阻断 ppt课件
3.尽早联合免疫
• (1)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2)乙肝疫苗接种
• 4.检测新生儿HBsAg • 5..关于母乳喂养 • 产后检测母乳HBV-DNA,了解乳汁的传染 性的大小 • 6.随访
(三)出生后阻断
• 国内外均有报道,剖宫产对降低HBV母婴 传播感染率的效果优于经阴道分娩;但也 有学者曾对HBV感染的孕妇所生新生儿随 访12个月,分析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 钳助产的三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比较 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不过,鉴于 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某些产科操 作(例如胎头吸引器)对胎儿皮肤产生微 创,将增加被HBV感染的风险
Hale Waihona Puke • 有效和安全的。尽管如此,对慢性乙型肝 炎孕妇是否在妊娠晚期选择拉米夫定治疗 仍需持慎重态度。
• 故对HBV-DNA高水平复制的孕妇应结合产 科情况,进行利弊综合评估。
• 2.分娩时注意事项:高风险孕妇分娩时应注 意隔离,防止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羊水 吸入,软产道裂伤。及时擦干或清洗新生 儿的羊水、血及其它分泌物
3.妊娠晚期
• (1)加强监测:妊娠期加强肝功能检测, 注意休息与营养。 • (2)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对于HBVDNA(-)者,不主张注射HBIG,对 于HBVDNA(+)者,讲明目前的现状并知情 选择,在门诊病历上签字。注射时间:妊 娠28、32、36周,注射剂量HBIG200u肌 注。
(二)宫内感染
• 宫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妊娠晚期,其机制可能 涉及到妊娠晚期胎盘老化受损。HBV感染胎 盘后,胎盘组织可出现纤维坏死,绒毛血管 增生等病理变化,使胎盘进一步受损,孕母 血流中的病毒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 有作者报道,HBV孕妇胎盘感染率为44.6%, 而HBV宫内感染率报告的差异很大,为 10.0~44.4%。
乙肝母婴阻断
概况:
•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 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 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 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 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 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 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 9.51%(Ⅲ)。
2.降低病毒载量
• 在婚前检查或孕前检查发现HBVDNA≥105 拷贝/mL,伴有HBeAg(+)/或HBeAg (-),肝功能异常者,劝其暂时不宜妊 娠,到传染科做相应的检查,可考虑用拉 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 物或干扰素治疗,以降低患者血循环中 HBV载量。
• 肝功能中重度受损的育龄妇女如不经治疗, 妊娠后有较大风险,很可能在妊娠期间肝 病加重,威胁母婴生命。 • 急性肝炎病人至少应在肝炎痊愈后半年, 最好2年后怀孕。
(四)出生后感染
• 新生儿接受乙肝母亲的母乳喂养及与患者 密切接触而受染。
二、乙肝母婴阻断措施
• (一)妊娠前阻断 • 1.免疫接种 • 夫妇一方HBV阳性,另一方检查乙肝标记 物,全部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以0、1、6 方案接种,接种剂量20µg乙肝酵母重组疫 苗,未产生抗体前,应用避孕套避免交叉感 染。鉴于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每个人 都处于感染乙肝的危险之中,提倡对 HBsAg阴性的尚未产生HBsAb者进行接种。
一、乙肝的母婴传播途径
• (一)宫前感染 • 经受染的卵子(或精子)传播HBV的可能 性是存在的。其中,经精子传播是HBV感 染父婴传播的途径。不过,宫前感染的实 际流行病学意义尚待澄清。目前,一些学 者完全否定父婴传播的实际存在,而有的 学者则认为父婴传播的风险相当高,均缺 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传播方式:
• 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 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是母 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在分娩时接触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Ⅰ)。在我国人 群中约30%~5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 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
• 在围产期感染HBV的新生儿,有90%将发 展成慢性感染 (Ⅰ)。而这些慢性感染者约 25%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Ⅱ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围生期工作的 一个重要方面。
(二)妊娠期阻断
• 1、妊娠早期 • (1)检查项目:初诊检查必须进行肝炎相 关抗原、抗体及肝功能的检测,对HBsAg (+)者,必须作HBVDNA的检测, HBVDNA≥105拷贝/ml为母婴围产期传播高 风险人群,建议转妊娠合并肝病专科门诊 检查。
• (2)诊断:若检查发现HBVDNA≥105拷贝 /mL,伴有HBeAg(+)/或HBeAg(-), 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应做腹部B超,检 查肝胆脾情况以排除肝硬化和肝脏占位性 病变。对失代偿的肝硬化患者,应终止妊 娠。此类患者均应到传染科治疗。
(3)抗病毒治疗
• 有学者主张给HBVDNA高载量的孕妇使用 拉米夫丁,以此来降低孕妇HBVDNA载量, 减少宫内感染,目前已见小样本的报道。 作者认为孕期使用拉米夫定安全性良好, 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和出生时状态无影响; 对于HBVDNA水平较高妊娠妇女应用拉米 夫定降低病毒载量后,减少了婴儿免疫失 败发生,是
• (3)在妊娠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由 于拉米夫定可透过胎盘,并有较高的羊水 浓度,多数学者仍不主张在妊娠早期应用
2.妊娠中期
• (1)检查项目:肝炎相关抗原、抗体及肝 功能、甘胆酸检测,再次测定HBVDNA水 平。 • (2)避免羊膜腔穿刺、脐血穿刺。 • (3)抗病毒治疗:妊娠前曾用拉米夫定抗 病毒治疗有效的妇女,在妊娠中期出现肝 功能异常伴HBVDNA上升者,需考虑再次 使用拉米夫丁。但由于拉米夫定的副作用 仍需谨慎。
• 影响宫内感染率的因素很多,除了胎盘屏 障的完整性以外、可能还包括病毒的型别、 外周血病毒载量、以及母体的免疫功能状 态等。携带HBV孕妇HBsAg及HBeAg的双 阳性和HBVDNA的高载量(>107拷贝/m1) 是HBV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三)产时感染
• 指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皮肤黏膜若有微小 创口,暴露于含HBV的母血或分泌物而受 染。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