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水环评污染调查与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评污染调查与评价方法
适当兼顾与目标含水层有水力 联系的其它含水层或地表水体
按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 结合
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主 要含水层、易污染含水层和己 污染的含水层以及主要环境水 文地质问题的易发区或已发区 等
监测时间
当地地下水枯、平、丰水 期的月份各1次
上游及 总数
两侧
一级 ≧7 ≧3
场地及 下游
0-2 2-4 4-8 8-16 >16
电导率( mmho/cm)
<10 10-100
>100
9
电法、电磁法
No Image
监测污染物迁移扩散过程
10
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San Manuel斑岩铜矿铜提取液监测
San Manuel斑岩铜矿CSAMT法反演电阻 率南北向某剖面 小于20Ωm的区域推测为提取液扩散范围
介质空间
分布 岩性(矿物组成) 空隙(含水、隔水)
水动力场
水位 流向 流速
水化学场 污染源 污染物
pH\Eh\TDS\T 水化学类型及分带性 特征组分空间分布
种类 浓度 迁移性
污染途径
资料收集 地球物理
钻探 监测、试验
No Image
2-2 地下水污染调查的方法
资料收集
现场踏勘 遥感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 钻探方法 监测方法 实验或试验
零通量面法:负压计和中子水分仪
流速试验(连通试验)
一般是在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为主的 裂隙、岩溶含水层中进行。
地下水含水层储能试验
地下含水层储能可以调节地下水流量 ,储存地表水,恢复超采含水层的能 力,扩大地下水水源,抬高地下水位 ;借回灌水建立地下水幕,拦阻污水 ,防止海水入侵或阻拦地下水水源外 流,调节地下水温、储藏冷、热源。 借助人工回灌淡水,改善水质等,获 得地下水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等 有关参数
密封材料:彭润土、水泥、及其混合物
过滤器长度:10-50cm或<5m
短滤管可测定特定深度水头及水化学特性,仅反映污染局 部的情况
长滤管,稀释效应很大,污染物提供通道,混合水位,可 反映总体污染情况
14
No Image
2-2-5-2 监测孔数目与监测时间
以浅层地下水和有开发利用价 值的含水层为主
No Image
估算导水系数试验结果
8
电法、电磁法 确定水质类型、盐度、腐蚀性
水质类型 正常地下水
电导率(mmho/cm )
0.14
污染的 地下水
市政填埋滤液 粉煤灰沉淀物
5.99 4.61
海水
36.30
分类 无盐度 轻微盐度 中等盐度 重盐度 极端盐度
腐蚀性 严重 中等 轻微
No Image
电导率( mmho/cm)
步骤六:终止示踪剂投放,利用对流弥散过程清除槽体中示踪剂,直至地下水中示 踪剂浓度恢复背景浓度,定量评价地下水系统对示踪剂的自净化能力
步骤七:选择目标污染物及特定投放方式,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启动在线监测系统 ,依据水、土相关参数,模拟污染物迁移过程,建立预测模型
步骤八:选择特定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启动监测系统,获取修复技术参数,评 价修复效果
地下水环评污染调查与评价 方法
2 地下水污染调查
No Imag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Survey
目录
1……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目的 2……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法 3……地下水污染调查内容 (1)……地下水系统 (2)……污染源、物、途径调
查
2
No Image
2-1 地下水调查的目的
试验场的观测设施和采灌工程,一般 包括储能井、观测井、专门测温井、 土层分层观测标和孔隙水压力观测井 、地表水准点等组成
22
No Image
2-2-6-2 室内实验(Experiment)
溶浸实验(Leaching )
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的浸出规律
土柱实验(Column)
模拟降雨淋滤下,污染物浸出规律 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中一维流条件下的迁移、转化、
4、污染源发生系统 - 监测孔投放 - 面状入渗
四大系统
污染物:染色剂·惰性示踪剂和特征污染物 污染途径:间歇入渗·连续入渗·径流型 修复方法: MNA, PAT,PRB
监测孔
可调节槽体两端水 位差,模拟地下水 流速0-387m/d区间 的污染物迁移情况
大型在线模拟槽
渗透性反应墙
可调节槽体两端水 位差,模拟地下水 流速0-387m/d区间 的污染物迁移情况
No Image
San Manuel斑岩铜矿根据CSAMT法探测结果 绘制的铜提取液三维分布
图中圆点表示CSAMT测量点位,纵向实线表 示解释深度
11
2-2-4 钻探(boring, drilling )
特点
费用高、可以获取某个点 上高精度信息
作用
精确揭示地下岩层层位、 岩性
成井供水 采集岩样、水样 现场试验 用作监测孔
品、废水、废渣、废气情况 ……
6
No Image
2-2-3 地球物理探测(Geophysic)
特点
无破坏性,可遥测地下介质多种特性的三维变化 ,效率高、成本低
种类
重力法、探地雷达、磁法、电法和电磁法、地震 法、放射性方法及测井等
7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
2-2-1 资料收集
类型:数据、图件、研究报告、论文等 (1)数据:地形、水文、参数、水位、水质、 开采量、实验数据…… (2)图件:地形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图、钻 孔分布图、钻孔柱状图、监测孔分布图、等水位 线图、水位动态曲线、水化学图、水质动态曲线 、水质监测点分布、排污口与取水口分布图…… (3)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报告等 (4)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
三阶段教学法
预备阶段:主要熟悉野外采样及现场分析步骤、大型仪器操作方法、土柱装填技术 、模拟槽工作原理、模拟软件基本操作步骤等; 验证阶段:结合实习指导书中的具体实例,进行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程学习内容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创新阶段:学生依据自身的专业兴趣,自行组织实验课题小组,在教师指导性进行 利用实验平台完成设计性实验,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2、模拟槽的设计与组成
框架:100mm×100mm×25mm T型钢板 槽体:4000mm×1000mm×1000mm,保证三维流动 侧板:5mm有机玻璃板;可视 槽头、槽尾与槽身间隔:5mm有机玻璃板(ø 5mm,1个/cm2)
在线监测系统 模拟系统 污染修复系统
填充介质(数字化):河砂(含水层),粘土(隔水层)、砾石(透镜体) 地下水(数字化):天然地下水模拟液或自来水 流动系统:进水箱、出水箱垂直升降,控制流速,形成潜水区、承压水区和透镜体
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钻探揭示介质空间、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 的特征,提供污染调查背景
通过监测、示踪、模拟等方法,识别污染, 查明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为地下水 污染评价、污染防治提供基础参数和数据
3
地下水污染调查
地下水污染特征
地下水系统特征
1、在线监测系统 - 8个不同监测深度的监测孔:ø25×2.5mmPVC管;60目的尼龙纱网 - 地下水水位、水质探头 - 信号转接卡 +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2、模拟系统 - 专业软件:TOUGHT v2 & TOUGHREACT;PHREEQC;VISUAL MODFLOW - 参数及监测数据
3、污染修复系统 - 渗透性反应墙(PRB):铁粉、活性炭等为填料 - 抽出-处理(PAT):监测孔、蠕动泵 - 监控条件下的自然衰减法(MNA):在线监测系统
步骤三:监测槽体中地下水水质,分析水化学特征,建立地下水水化学场
步骤四:利用专业软件,建立模拟槽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步骤五: 1#监测孔中连续投入惰性示踪剂(染色剂或NaCl溶液),观测(染色剂) 或在线监测地下水中示踪剂浓度,认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对流弥散过程,利用数 值模型,结合监测数据,获取水动力弥散系数
方法
中空螺旋钻进 实心钻杆螺旋钻进 绳索冲击钻进 空气回转钻进 夯击中空螺旋钻进 反循环钻进 泥浆钻进
No Image
12
1、钻塔
按材质分 金属、木质 按构造分 两脚、三角、四角、桅杆式 按角度分 直塔、斜塔
2、钻 具
钻头——破碎孔底岩石 岩心管——钻进时收容岩心、导向作用 套管——保护孔壁 取粉管——收集较大颗粒的岩屑 异径接头——连接钻杆柱与岩心管 钻铤——孔底加压、导向防斜作用 钻杆——传递动力、输送冲洗液 水接头——连接回转钻具和高压水管
从现象再现上讲 - 发生于地下,一般难以被发现——可视,增加感性认识 - 三维流动——土柱只能再现一维流动的特殊情况 - 受地下介质的各项异性、不均匀性影响显著——大尺度
如何将野外、室内、计算机模拟有机结合 同时较全面再现污染现象,满足教学与研究需要
从研究需要上 - 监测(空间分布、时间动态等)——可控性 - 机理(相互作用类型、媒介、参数等)——已知性 - 防治(定量预测、技术等)——可控+已知
4000mm×1000mm×1000mm 粘土·河沙和砾石透镜体 监测孔8个
国际最新版本的专业模拟软件 Tough2
DOS下运行界面
输出文件界面 以文件方式输入模拟参数
3、模拟槽的功能与实验
运行步骤
步骤一:槽体饱水,调节进水与处水箱相对位置,形成稳定流场
步骤二:监测槽体中地下水水位,绘制地下水流网,建立地下水流场
方法:天然状态法、附加水头法 、连续注水法、脉冲注入法
21
No Image
潜水水量垂直均衡试验
目的:获得评价区潜水水均衡计算 中有关均衡要素,以便配合其它水 文地质资料,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