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代谢(人卫第8版)
18:2
18:3 18:3 20:4 20:5 22:5 22:6
w-6
w-3 w-6 w-6 w-3 w-3 w-3
CH3(CH2)4(CH═CHCH2)2(CH2)6COOH
CH3CH2(CH═CHCH2)3(CH2)6COOH CH3(CH2)4(CH═CHCH2)3(CH2)3COOH CH3(CH2)4(CH═CHCH2)4(CH2)2COOH CH3CH2(CH═CHCH2)5(CH2)2COOH CH3CH2(CH═CHCH2)5(CH2)4COOH CH3CH2(CH═CHCH2)6CH2COOH
(20:4,Δ5,8,11,14) 。
2. 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 PG ) 、血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烷 (TX) 、白三烯
1g TG = 38KJ 1g 蛋白质 = 17KJ 1g 葡萄糖 = 17KJ
体脂比例: 男性约占体重的21%,
女性为26%
(二)脂肪酸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1. 提供必需脂肪酸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 酸,称为营养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18:2, Δ9,12 ) 、亚麻酸( 18:3 , Δ9,12,15 )和花生四烯酸
(三)磷脂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类
甘油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体内含量最多)
甘 油
FA FA
Pi
X
X = 胆碱、水、乙醇 胺、丝氨酸、甘油、 肌醇、磷脂酰甘油等
鞘磷脂: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 鞘 氨 醇 FA Pi X
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统称为甘油磷脂
组成 结构 甘油、脂酸、磷脂、含氮化合物
O O CH2O-C-R1
R2C-O-CH
常为花生四烯酸 功能
X = 胆碱、水、乙醇 CH2O-P-OX 胺、 丝氨酸、甘 OH 油、肌醇、磷脂 酰甘油等
O
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 脂双分子层。
体内几种重要的甘油磷脂
含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磷脂称为鞘磷酯
鞘氨醇的氨基通过酰胺键与1分子长链脂酸相 连形成神经酰胺,为鞘脂的母体结构。
亚油酸 a-亚麻酸
g-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timnodonic acid (EPA) clupanodonic acid (DPA) cervonic acid (DHA)
9,12-十八碳二烯酸
9,12,15-十八碳三烯酸 6,9,12-十八碳三烯酸 5,8,11,14-二十碳四烯酸 5,8,11,14,17-二十碳五 烯酸 7,10,13,16,19-二十二碳 五烯酸
神经酰胺
鞘脂
鞘脂
含鞘氨醇或二氢鞘氨醇的脂类。
X=磷酸胆碱 、 磷酸乙醇胺、 单糖或寡糖
按取代基X的不同,鞘脂分为:鞘磷脂、鞘糖酯
(四)胆固醇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结构 胆固醇(cholesterol)结构 固醇共同结构: 环戊烷多氢菲
2 A 3 4 5 6 1 12 H 11 H 10 9 H B C H 8 7 13 17 D 14 15 H 16
豆寇酸
(myristic acid)
软脂酸
(palmitic acid)
硬脂酸
(stearic acid)
花生酸
(arachidic acid)
常见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棕榈(软)油酸 (palmit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异油酸 (Vaccenic acid) 9-十六碳一烯酸 9-十八碳一烯酸 反式11-十八碳一烯酸 16:1 18:1 18:1 w-7 w-9 w-7 CH3(CH2)5CH═CH(CH2)7COOH CH3(CH2)7CH═CH(CH2)7COOH CH3(CH2)5CH═CH(CH2)9COOH
第七章 脂质代谢
第一节 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
脂质(lipids)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 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 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一、脂质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一类大分子物质 脂 肪 又称三脂酰甘油、甘油三酯、三脂 肪甘油酯。又称为可变脂。 类 脂 又称固定脂,包括固醇及其酯、 磷脂、 糖脂等。
(二)脂肪酸是脂肪烃的羧酸
简称脂酸,包括饱和脂酸和不饱和脂酸。
不饱和脂酸又分单不饱和脂酸和多不饱和脂酸。 系统命名法 标示脂酸的碳原子数即碳链长度和双键的位置。 △编码体系 从脂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序。 ω或n编码体系 从脂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顺序。
常见的脂肪酸
惯 名 系统名 碳原子数 簇 和双键数 分子式
动物胆固醇(27碳)
胆固醇仅存在于动物体内。
植物(29碳)
酵母(28碳)
植物不含胆固醇而含植物固醇。
二、脂质具有多种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一)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首先,甘油三酯氧化分解产能多。 第二,甘油三酯疏水,储存时不带水分子,占体积小。 第三,机体有专门的储存组织——脂肪组织。 甘油三酯是脂肪酸的重要储存库。 甘油二酯还是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
饱和脂肪酸
月桂酸
(lauric acid)
n-十二烷酸
n-十四烷酸 n-十六烷酸 n-十八烷酸 n-二十烷酸
12:0
14:0 16:0 18:0 20:0
-
- - - -
CH3(CH2)10COOH
CH3(CH2)12COOH CH3(CH2)14COOH CH3(CH2)16COOH CH3(CH2)18COOH
(一)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脂肪酸酯
CH2OH O CHO-C-R1 CH2OH
=
O CH2O-C-R2 O CHO-C-R1 CH2OH
= =
O CH2O-C-R2 O CHO-C-R1 O CH2O-C-R3
= = =
甘油
甘油一酯
甘油二酯
甘油三酯
脂肪酸组成的种类决定甘油三酯的熔点,随饱
和脂肪酸的链长和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4, 7,10,13,16,19-二十二 碳六烯酸
不饱和脂肪酸 簇 -7 -9 -6 -3 母体不饱和脂肪酸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结 构 9-16:1 9-18:1 9,12-18:2 9,12,15-18:3
同簇的不饱和脂酸可由其母体代谢产生,如花生四烯 酸可由 -6簇母体亚油酸产生。但-3、-6和 -9簇多不饱 和脂酸在体内彼此不能相互转化。动物只能合成 ω-9及 ω-7 系的多不饱和脂酸,不能合成ω-6及ω-3系多不饱和脂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