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卷1期21我国有机茶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宁静1,2,李健权1,晏资元1(1.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系,长沙 410128)〔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有机茶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开发有机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利于突破“绿色壁垒”、促进茶叶出口,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机茶;生产现状;前景分析〔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5768(2008)01-0021-03有机茶最早于1983年在斯里兰卡开始生产,随后印度、肯尼亚、日本、坦桑尼亚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
1990年6月,浙江省临安县生产出我国第一批有机茶并出口荷兰,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拉开了我国有机茶生产的帷幕。
之后江西和安徽等省也相继开发生产有机茶,且产品出口欧美国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1]。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安全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有机茶标准认证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机茶的生产也开始走上健康、稳步和快速发展的道路。
1 有机茶的概念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全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2]。
国际有机食品运动联合会为其制定的标准有100 多项,其中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和茶叶的采制、加工以及茶叶成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无害化要求。
其生产许可证期限仅为一年,生产标准包括绝对禁止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
确定为“有机茶”茶园,应至少3年没有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和化肥,为保持茶园空气清新,甚至禁止在茶园抽烟等[3]。
叶生产、加工向科技化发展。
4.3卫生质量安全问题,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何杜绝从生产—加工—成品—销售过程中少污染,从而保证卫生质量水平,是中小茶厂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首先,抓厂房设施建设包括生产加工车间的建设,卫生清洁度,尽量做到少污染。
其次,整个生产流程中规范操作,不掺假,不冒牌,不人为污染。
第三,重视产品包装,销售过程,尽量减少污染,保证卫生质量。
4.4地方政府实行政策扶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如,在企业成长期中帮助企业克服资金周转,良种引种扩种,开荒种植,减免税务等。
让企业轻装上阵,在市场中运行。
4.5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首先,要打破地方性区域观念,让企业走向大市场。
引进专门的经营人员及技术人员,做好做大茶业产业。
4.6发挥乡镇技术员的作用要在尽短的时间内提高茶园生产技术,要发挥乡镇技术员的作用。
派他们下乡,示范,推广,宣传,引导。
4.7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多多开展大型市或省级茶博会。
政府在广大老百姓的心中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同时,政府利用行政力量能够做好宣传工作。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
茶业通报.2008.30(1):21-23Journal of Tea Business〔收稿日期〕2007-08-22〔作者简介〕宁静,女(1978-),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和功能成分研究。
22 茶业通报20082 我国有机茶生产现状2.1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全国有机茶园面积为0.5万hm2,有机茶产量3000t,2003年增加到1.2万hm2和7000t,2005年增加到1.6万hm2和10000t,平均每年增加2200hm2和1400t。
截止到2005年12月,获得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E)认证为有机茶叶、有机茶饮料、有机茶园、有机茶销售专柜及有机肥、有机叶面肥等的认证单位共有369家,遍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全国19个省市[4]。
近几年来,在茶叶主产区,先后有50多个县(市)开展有机茶开发,建立有机茶基地1333hm2以上,全国近百个茶叶生产或贸易单位获得有机茶颁证,还有一大批茶叶基地正在实行有机转换,申请有机认证[2]。
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第二大省的湖南,近年来有机茶发展十分迅速,有机茶开发面积已达5333.33 hm2以上,年产茶5000t,其中有21个茶场获得有机茶场证书,认证面积1333.33 hm2以上,有机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尤其在欧盟,湖南有机茶市场份额达35%,居全国第一[5]。
2.2 生产效益十分明显[6] 2001 年调查结果显示87﹪的有机茶生产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部分地区通过开发有机茶提高了茶园效益和当地农民的收入,并带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
被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的浙江省武义县自1995 年开始开发有机茶,通过实施有机茶工程使100hm2荒芜、半荒芜茶园得到恢复,经济效益显著。
2006年该县茶叶产量7100t,产值2.55亿元,其中有机茶颁证面积达1400 hm2,产量1020t,产值7500万元,同时带动了4万多茶农致富。
例如,武义县金山茶业有限公司承包的台山20 hm2茶园,开发有机茶前其总产值仅8 万元,每hm2产值不足4500 元,而生产有机茶后其单位产值达4.5 万元/ hm2,总产值达90 多万元,效益增加10倍,该公司每年付给当地农民劳务费就达30 余万元。
而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2001 年全村茶叶人均收入达1300元,最高者达1. 5 万元,比1993 年翻3 番,使该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云南省龙生绿色产业集团坚持按有机茶标准生产茶叶,该公司2667 hm2茶园中现已有667 hm2获得有机茶认证,其生产的“绿针”等产品成为紧俏商品,部分产品被销售商全部买断。
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致力于有机茶生产的销售,有机茶基地占武义全县有机茶园总面积的80%以上,经过几年努力该公司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龙头企业。
2.3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加入WTO 后茶叶出口遭遇技术壁垒不断加剧,2002 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茶叶比上年下降了35 %,但有机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接轨,在出口方面消除了技术壁垒的障碍,供不应求,所占出口比重逐步上升。
2005年我国茶叶出口28.66万t,出口金额4.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10.91%,出口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2006年出口28.7万t,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这是我国茶叶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5亿美元大关[7]。
在国内,随着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大城市为先导的有机茶销售市场也在形成之中,如最早接受有机茶理念的北京获有机茶销售资质的单位已有20多家200多个门店。
为提高有机茶国内市场认知度,近几年我国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全国的有机茶生产者与贸易者,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有机茶推介活动,传播有机茶知识,引导有机茶消费,搭建有机茶产销合作的平台,对我国有机茶生产、消费和市场的平衡发展,保护有机茶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利益,加快有机茶国内市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4]。
2.4 标准认证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2002 年农业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有机农业的行业标准,作为茶叶认证的技术性标准在全国贯彻实施。
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机茶认证体系和认证程序,2003 年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准,由中国农科院有机茶发展中心(OTRDE)组建的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正式成立[4]。
有机茶标准认证管理体系的逐步规范和完善,有利于监督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完全按照有机茶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及贸易,对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有机茶产品的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有机茶的前景分析3.1 开发有机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国际市场需求很大。
目前,有机茶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
在欧美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的5%~10%,而有机茶约占1%, 有30卷1期23非常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根据欧盟有关有机认证机构和贸易商提供的信息,有机茶市场现处于成长期,目前有机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比普通茶高30 %~50 %。
欧盟国家是有机农业的发源地,有机农业远比亚洲国家发达,大多数有机农产品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是这些国家都不产茶,必须依赖进口[8]。
根据美国Packaged Fact 公司最近出版的《美国茶叶和速饮茶报告》:目前美国茶叶市场总价值约为68 亿美元,其中有机茶在货架上占散装和袋装茶总量的10%左右。
2005 年有机茶的市场价值约为1.318 亿美元。
有机茶在美国饮料市场的前景十分乐观[9]。
(2)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在国内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虽然有机茶在我国消费者中还是一个较新的名词,但在国内市场上与之相接近的绿色食品茶叶有着相当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另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特别是卫生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法规和监控体系越来越健全,为有机茶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8]。
3.2 开发有机茶有利于突破“绿色壁垒”,促进茶叶出口发展有机茶有利于与欧盟等国家的质量标准接轨, 突破“绿色壁垒”, 促进茶叶出口, 实现出口茶叶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 引导茶叶出口向健康、持续和快速的道路上发展。
3.3 开发有机茶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今全球生态恶化,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日趋严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变化, 营养保健意识深入人心。
有机农业对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解决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生产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等问题意义深远[10]。
有机食品既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又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机茶的生产属于有机农业范畴,有机茶为有机食品之一[11]。
因此有机茶的开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由于“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品,这可减少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保的基本国策,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环保事业的一大贡献,是一项有利人类健康的生态工程[12]。
所以,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茶,既为当前国内茶叶生产提供新的增长点; 同时,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向可持续发展、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13]。
3.4 开发有机茶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集约和技术集约相结合的农业。
开发有机茶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这为农民扩大就业机会创造了有利条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