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

试论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

修改稿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刍议王子新1,明庆忠2(1.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河北保定,071002;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系,云南昆明,650092)[摘要] 在简要分析滇西北地区旅游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和市场空间的拓展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完整开发。

而推进这一建设,应采取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编制新的旅游规划,联合宣传促销和设计旅游线路,强化区域旅游特色等措施。

[关键词]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必要性;措施.滇西北地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州,旅游资源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于一体,其中有些不仅具有全省、全国一流水平,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对国内外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自1994年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后,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继滇中旅游区之后云南的又一个重要旅游区。

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滇西北各地州的旅游业在新世纪里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走一体化的旅游发展之路。

因此,本文就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1,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1,1. 顺应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现实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体化也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都积极去寻求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欧共体为协调发展区域旅游而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使欧共体各国的旅游业形成了整体效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亚洲,新、马、泰组合产品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冲击,更使我们对旅游一体化产生的强大力量有了亲身的感受[1]。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地区再囿于依靠自身的资源而发展旅游的传统模式将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未来需要。

因此,滇西北各地州应总结以前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顺应世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旅游一体化道路。

1,2. 滇西北具有旅游一体化建设的文化基础滇西北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央王朝、南诏、大理国王朝、吐蕃王朝的争夺控制之地,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这一地区有白、纳西、藏、傈僳、怒、彝、普米、独龙、景颇等十五个少数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错杂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仅创造了东巴文化、南诏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且彼此之间还相互吸收和融合,使民族文化表现出多元性和交融性;另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滇西北地区除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外,还有“本主”教、东巴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各教和谐共处,呈现出多样的宗教文化。

滇西北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的特征,只有采取一体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和展示出来。

如果由四地州各自独立地开发,则难免或挂一漏万,失之偏颇,使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到破坏;或出现重复开发、重复建设,以至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

1,3. 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滇西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必须立足于保护,以不损害后人永续利用为原则。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作者简介:王子新(1971—),男,河南永城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和旅游文化等研究;明庆忠(1963—),男,湖北浠水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成为当今旅游界的世界性课题。

滇西北地区的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大于或等于25°的陡坡面积占总面积的45.5%①,自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维系其平衡的植被一旦破坏,将产生生态连锁恶化反应,难以恢复。

因此,滇西北各地州的旅游决策者和旅游企业家,特别是景区、景点的经营者、管理者,应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的新趋势,以滇西北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景点的现实开发条件,使景点开发有先有后,防止破坏性开发。

一些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景点应先保护起来,留到条件成熟时再行开发。

反之,如果各地州仅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不顾客观条件,总是想方设法推出自己的产品,则会出现重复性、破坏性开发,消耗资源储备,破坏生态环境,使各地州的旅游产品之间具有相似性和替代性,从而影响各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譬如怒江大峡谷,现在全面开发的条件还不具备,知名度不高,推出的时机尚不成熟,故目前不宜进行全面开发,而应严格保护起来。

等人们对全球的很多地方不再新奇时,怒江却还有一片原始、封闭的地方,怒江就是一个热点地区。

1,4. 旅游一体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拓展滇西北各地州的资源和市场空间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一个区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不都是自身因素促成的。

因为客源市场并不都来自于本地,游客被吸引到这里并不只是由于本地的资源有吸引力,因为资源都有一个组合效应在里面。

此外,还有因过境而产生的中间机会,如到丽江、迪庆、怒江的游客顺游大理,到迪庆的游客顺游丽江等。

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排它性的选择,而更主要是组合性的选择。

因此,很自然地旅游业的发展要进行区域协作与联合。

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以把你我的旅游资源相互组合,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各自的资源吸引力,使各自的资源空间大大扩大。

同时可以将其他区域的市场作为自己的市场去开拓,因为可以把外地客源更多地吸引到自己家里来,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市场空间[2]。

如香格里拉主要在迪庆,但它体现的境界一样可以代表大理、丽江和怒江,因此,可以说迪庆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其余是各有特色的香格里拉边缘区,整个滇西北可以香格里拉的整体形象推向市场。

中国'99生态环境游推出的“香格里拉探秘游”精品线路就包括了大理、丽江、迪庆三个景区,下一步就是把怒江大峡谷纳入香格里拉旅游线,形成完整的香格里拉探秘游。

2,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现状滇西北旅游区作为云南省“一个中心,一园三区”(一个中心是云南省的旅游中心城市—昆明;一园指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公园;三区指滇西北高原风光旅游区、滇东南岩溶地貌旅游区、滇西边境旅游区)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旅游区,除大理州旅游开发较早外,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是在1994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后启动的。

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实施,使整个区域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到1998年,滇西北地区旅游接待总规模约占全省总量的25%,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6.03%,超过全省及各大旅游区平均增长速度,成为云南省继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之外的第二大旅游区。

区域旅游业综合产业体系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有旅行社54家,饭店197家,星级饭店60家,涉外定点餐馆几百家,旅游商品数百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8万人,初步实现了《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逐步延伸,滚动发展”的目标②。

在《滇西北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滇西北各地州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从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要求出发,逐步开展了旅游一体化建设:一是围绕建立形成点、线、面交叉相连的区域旅游网络和培育、推出滇西北精品旅游线路,各地州在开发、丰富和形成自已地区内部旅游线的同时,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联手,逐步推出和经营地区之间的旅游①白廷斌.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9,5.②云南省旅游局.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与开发.1999,4.线。

目前依托大理、丽江两大旅游集散地,各地州旅游社之间已推出经营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及以此为主辐射西藏(尼泊尔)、四川等地的旅游线。

怒江州还开通了与保山、德宏相连的旅游线;大理州开通了大理—版纳—昆明旅游线。

二是成立了大理、丽江、迪庆和版纳、德宏五地州联席会。

建立联席会的目的是:相互交流各地旅游行业管理经验,协调处理跨地州旅游投诉案件,共同抵制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不良行为,逐步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区域性旅游经济联合体,加大企业增产增收能力,增强各地州旅游经济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联席会自1998年8月成立以来,在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促进滇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

2,2. 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滇西北各地州在旅游一体化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存在着各自为阵的情况,无论是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对相近或交叉的资源,各强调各的重要性,竞相开发,如在雪山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民族文化中的纳西、傈僳族文化的开发,都没有从相互补充、协调、丰富整个地区同一产品内容的角度考虑问题。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作为一种旅游意境和品牌的“香格里拉”,各地相持不下;二是在以旅游资源开发特别是以景区(点)开发建设为基础的旅游线路的开发和推出上,还未完全形成合理的线路布局。

目前除大理—丽江—中甸—德钦这条旅游主线开通外,各地州推出的其它区内旅游线由于没有从整体上考虑与其它地州的联系,一些重要的结点没有打通,基本上都是以各地中心城市或主要集散地为依托的单向辐射线,整个滇西北地区没有形成旅游大环线。

游客进入每个地州基本上都在走回头路,既费时又费钱,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特别是在怒江州,因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与其它三地州没有联系与合作,发展较为困难;三是由于没有区域性的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合理开发,相关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尤其是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不尽合理,既满足不了需要,又难以发挥很好效益;四是目前滇西北几个地州的旅游合作还仅限于旅游企业之间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在经营和行业管理方面的合作,且只有大理、丽江、迪庆三地州,还末上升到各地州政府主导的全面旅游开发合作,很多问题还难以协调④。

3,推进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措施3,1. 组建成立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机构根据建设“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把滇西北地区建成中国乃至亚洲各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把滇西北建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的总目标,为搞好滇西北旅游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指导协调各地州的旅游开发,切实推进滇西北旅游的一体化建设,必须成立滇西北旅游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在大旅游、大市场中的宏观协调、控制的主导作用。

建议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旅游局、滇西北四个地州分管旅游的领导以及旅游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由省旅游局长任主任,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