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莱古伊1井250.8尾管悬挂244.5尾管回接套管固井设计

多莱古伊1井250.8尾管悬挂244.5尾管回接套管固井设计

构造名称:土库曼斯坦古诺尔塔·尤拉屯井别:探井井号:多莱古伊-1井井型:直井Φ250.8mm尾管悬挂+Φ244.5mm套管回接固井施工设计川庆钻探土库曼分公司井下项目部2011年03月03日设计人:李波日期:校核人:日期:前言多莱古伊-1井位于土库曼斯坦尤拉屯气田。

由中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土库曼分公司CCDC-06钻井队承担的一口天然气探井钻探任务。

固井工程设计按多莱古伊-1井地质技术任务书与钻井工程设计完成,三开套管封隔J3km-tt的天然气和石油、盐岩石膏地层,套管鞋坐在第八层上部的硬地层。

主要技术难点在于此井段属高温高压盐水层,地层蠕变严重,极易造成阻卡,套管挤毁等情况发生;在套管设计时,选用厚壁、高抗挤强度的套管(9 7/8" 壁厚15.88mm 抗挤强度98.35MPa),防止挤毁套管的情况发生。

采取环空憋压候凝确保压稳气层,防止气窜发生,保证盐膏层固井质量。

水泥浆设计:两凝G级抗盐降失水水泥浆,裸眼段设计密度2.05g/cm3,套管重合段设计2.00g/cm3;回接固井水泥浆设计:两凝G级常规密度水泥浆,快干设计密度1.88g/cm3,缓凝设计密度1.80g/cm3为搞好该井的Φ250.8mm尾管悬挂+Φ250.8mm套管回接固井,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各方应严格按审批后的设计要求作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后,根据钻井实际情况进行校核数据、相关内容的补充,确保固井施工的顺利完成。

1 钻井资料1.1 基本数据钻井队: 川庆钻探公司CCDC-06钻井队钻机类型:70D三开设计井深: 三开完钻井深: 4575m1.2 井身结构说明:悬挂器上部为φ244.5mm回接套管,下部为250.8mm尾管套管。

尾管固井采用G级高密度抗盐降失水体系,回接固井采用纯水泥浆体系1.2 钻井液性能2.地质资料该井段属于高温高压盐水层,井底温度要依据测井真实数据得出;4556m电测井温为150℃,固井按照川庆固井标准取水泥浆实验温度为130℃,(系数0.85)回接固井实验温度取90℃。

2.3 电测井眼1、电测井径及容积、返速计算3 固井目的及方法3.1 固井目的封固高温、高压盐膏层井段及上部高压层,为产层钻井的安全钻进做好铺垫。

3.2 固井方法采用Φ250.8mm尾管悬挂+Φ244.5mm套管回接方式固井。

尾管固井:喇叭口位置3550m,重合段长200m,悬挂井段3550m~4575m,采用抗高温、抗盐抗钙降失水高密度两凝水泥浆体系,裸眼段密度设计2.05g/cm3;重合段及喇叭口上设计密度2.0g/cm3。

回接固井:封固0~3550m井段,采用规纯水泥两凝体系封固,快干设计密度1.88g/cm3,缓凝设计1.80 g/cm3。

4 固井难点及主要技术措施4.1 固井难点1.盐膏层蠕变严重,下套管易遇卡;2.对固井工具及附件在高温、高压下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3.水泥浆密度高,在配注过程中很难达到密度均一。

4.注水泥浆、顶替、候凝过程有发生井漏的可能。

5.盐膏层井段温度、压力高,水泥浆体系要具有抗高温、抗盐等性能,水泥浆各项指标既要满足施工安全,又必须满足强度要求;6.97/8"尾管悬重大,悬挂器的顺利座挂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4.2 固井主要技术措施本次9 7/8"悬挂+9 5/8"回接固井,固井周期长,盐膏层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固井施工顺利完成,决定采取如下措施:1.做好盐膏层通井钻具组合,在缩径井段反复划眼,并调节好泥浆性能,认真做好静止观察,掌握盐膏层蠕变周期,确保尾管的一次性顺利下到位。

2.选用性能可靠、稳定的套管串工具附件,要求附件钢级壁厚与入井套管保持一致,并做好必要的地面检查。

3.采用批量混浆撬配注密度均匀的18m3水泥浆,确保井底套管脚以上300-400m的封固质量,确保生产层的顺利钻进。

4.合理设计液柱压力,采取环空憋压弥补水泥浆失重时的压力损失,压稳地层,有效防止高压盐水窜,憋压侯凝时压力涨到8-10MPa要及时卸压,以免压力过大压漏地层。

5.盐膏层固井采用G级高密度抗盐降失水体系,优化水泥浆配方,要求做到抗盐抗高温、零析水、低失水、近直角稠化,并配置优质性能隔离液:T Y ≥35Pa,U P:40-180mPa,失水≤100ml;有效隔离钻井液,冲刷井壁,调节液住压力,达到平衡压力固井。

6.认真做好尾管称重、回缩距、方余等数据的计算,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悬挂器,确保尾管顺利座挂;并认真做好5"钻杆通径,保证顶替时钻杆胶塞顺利于尾管胶塞重合。

5 套管柱设计校核与扶正器加法5.1 管串组合5.1.1 Φ250.8mm尾管管串组合强制复位可钻浮鞋+1根套管+强制复位可钻浮箍+1根套管+强制复位可钻浮箍+1根套管+球座+套管串+转换短节+悬挂器(带回接筒3550m)+ 送井钻具回接插入装置+2根套管 +自灌式浮箍 + 套管串5.2 套管强度校核5.2.1 Φ250.8mm尾管强度校核5.2.2 Φ244.5mm回接套管强度校核5.3 扶正器加法悬挂器下加放1只刚性扶正器,出上层套管前加放1只刚性扶正器,裸眼段不加扶正器。

螺纹密封脂选用耐高温、高压的CATTS101,附件及附件以上5根套管全部用CATTS102密封脂固化。

回接插入装置上连续加放2只刚性扶正器,0-2000米每10根套管加放1只弹性扶正器,井口第3根套管加1只刚性扶正器,共计3只刚性扶正器,20只弹性扶正器。

螺纹密封脂选用耐高温、高压的CATTS101,附件全部用CATTS102密封脂固化。

6固井工艺设计6.1 注替水泥浆量计算a.尾管固井注:高密度水泥浆封固裸眼段3750~4575m,套管重合段3550~3750m,尾管水泥塞长度为40m注:纯水泥水泥浆封固段为0~3550ma)具有良好触变性、悬浮钻屑及固体颗粒能力;b)在120-150℃/60Mpa条件下,TY ≥35Pa,UP:40-180mPa,失水≤100ml;c)密度1.7g/cm3;回接固井替量计算6.2.1 尾管悬挂固井工艺流程6.3施工压力计算6.3.1 Ф250.8尾管悬挂固井a.管内外流动阻力:P1= 8.3MPa(依据流变模式、雷诺数计算)b.环空静液柱压力P外1)起钻拔出插入管前管外液柱压力P外1=0.00981×(3400×1.96+150×1.7+200×2.0+825×2.05)=88.4MPa井底当量密度ρ1= 1.97g/cm32)倒扣、上提钻杆循环后管外液柱压力P外2=0.00981×(3550×1.96+200×2.0+825×2.05)=88.8MPa井底当量密度ρ2= 1.98g/cm33)尾浆失重后管外液柱压力P外3=0.00981×(3550×1.96+200×2.0+825)=80.2MPa井底当量密度ρ3= 1.79g/cm3备注:为了弥补候凝时压力损失,采取井口憋压方式,初始憋压值为4MPa。

c.替浆完管内液柱内压力P内=0.00981×(4505×1.96+30×1.1+40×2.05)=87.7MPad.施工最高泵压P最高=P1+ P外1-P内+5=8.3+1.1+5=14.4MPa (附加5MPa)e.拔出中心管,喇叭口上部管内外压差P= 0.00981×(3550×1.96-3400×1.96-150×1.7)=0.38MPa6.3.2 Ф244.5mm回接固井a.管内外流动阻力:P1=0.001×3550+1.6=5.1MPa.b.环空静液柱压力P外P外=0.00981×(2770×1.8+780×1.88)=63.3MPac.管内钻井液液柱压力P内P内=0.00981×3550×1.7=59.2MPad.施工最高泵压P最高=P1+ P外-P内+5=5.1+4.1+3=12.2MPa (附加3~5MPa)7 水泥试验实验数据7.1尾管水泥浆实验数据(大样灰+小样液体)7.2回接固井水泥浆复核实验7.4 水泥浆污染实验污染试验养护条件: 130(℃)×0.1(MPa)×7:00(h)8 施工技术要求8.1 Ф250.8mm尾管固井施工技术要求8.1.1 通井作业a)加强通井措施,起钻前注清扫液清洁井底沉砂及钻屑,适当控制循环时间,确保井眼畅通及井下安全。

b)针对盐膏层特性,必须通井、静置,观察盐膏层蠕变速率(测井井径),不可盲目下套管,确保盐膏层蠕变时间≥1.5倍下套管及固井时间。

a)针对深井及盐膏层固井特殊性及难点,选用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固井工具及管串附件,确保现场施工正常、顺利、安全,要求固井附件抗外挤、抗内压性能与套管保持一致,并在地面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b)严格按照下套管操作规程进行下套管作业,认真检查固井工具及管串附件,合理加放扶正器,确保套管居中度,必须使用套管钳、扭矩仪及螺纹密封脂(CASTTA101 、CASTTA102),螺纹扭矩必须符合要求(扭矩值套管厂家提供),确保丝扣的密封性。

c)套管柱强度、管串结构、套长、下深及管串附件位置认真计算核实,满足钻井设计及地质设计。

d)悬挂器的附件(钻杆胶塞、密封件、丝扣、中心管、送入工具等)必须由专人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井下工作正常。

e)套管长度准确丈量, 取小数点后两位数,精度掌握在2mm内,入井套管顺序号及长度与记录本原始数据核对无误,尾管送入钻杆入井前必须用通径规通径。

f)在井眼畅通、井下安全,不存在漏失、垮塌、缩径及循环正常的情况下方能进行下套管作业。

g)下套管时必须平稳,一般情况下在15~20秒/根,不准猛提、猛放、猛刹,应保证井眼稳定,避免井涌、井喷、井漏和井塌。

h)下套管过程中应及时灌浆,一般灌浆每15~20根灌一次,较长时间的灌浆要上下活动套管。

在浮箍浮鞋入井后,应开泵低排量顶通,并检查井口返出情况。

i)接入悬挂器:悬挂器吊上钻台时应系尾绳,注意防止磕碰;先用链钳将悬挂器引扣,确认无误后将悬挂器接入尾管串;向回接筒里灌满准备好的混合油,压紧并固定好防砂罩;记录称重,下放悬挂器时注意井口是否居中,必要时用绳子拉至居中位置。

接入悬挂器后适当控制下放速度,特别是进入裸眼段后控制下放速度应不少于1.5分钟/柱。

下钻操作要平稳,严禁猛提、猛放、猛刹。

锁死转盘,严禁转动钻具。

接送入钻杆时打好背钳,尾管坐挂前严禁下部钻具转动。

要求送入钻杆边通径边下钻。

第一柱钻杆要缓慢下放,注意保护液缸和卡瓦,待悬挂器顺利通过防喷器等井口装置后再转入正常下入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