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第一学期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题)1.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人体危害很大。
10月26日19时扬州空气质量监测点监测24小时内PM2.5的均值符合国家标准。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B.露天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植树造林增加绿化【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2.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____________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__________________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5)从表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6)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S,得,A,Al,118。
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4.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钙B.氢氧化钙C.葡萄糖酸钙[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功效成份]补钙每片中含:钙(以Ca计)500 mg维生素D 100 IU[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1片[规格]2.5g/片【答案】(1)396(2)84:11:4(3)50%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5.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扬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图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 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
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l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五、综合题(共2题)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
(2)小凤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做了这个实验(如图三),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 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
【答案】(1)C(2)略(3)AB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2.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
如下图所示,其中A、B、C就是这些循环中的一种化合物的三种自然状态,A为密度最大时的状态。
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地、或缓慢地氧化反应。
G是紫红色固体,加热时生成D和另二种固体,其中一种可作F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若C为分子间间隔最大时的状态,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F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冰;H2O ;② 2H2O22H2O + O2↑;2H2O2H2↑+ O2↑③具有可燃性,火焰为淡蓝色(合理给分)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六、作图题(共1题)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__________________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酒精灯;b集气瓶(2)D;FG;A;略(3)①长颈漏斗下端③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4)控制反应的速度(5)D略l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帮助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
从资料中查阅知道: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反应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加适量的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无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⑵小军从资料中查阅知道:若向含有OH—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就会出现红色。
于是他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剩余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一:(1)O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实验二:(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反应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加适量的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无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2Na2O2+2H2O= 4NaOH+O2↑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八、简答题(共1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
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
(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观察实验现象。
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 g12 g157.6 g②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