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野经验与诠释现象学

田野经验与诠释现象学


步驟一:收集資料 步驟二:謄寫訪談逐字稿 步驟三:整合逐字稿與手札
步驟四:閱讀文本資料 步驟五:將論題或議題放入括弧 步驟六:視域化 步驟七:界定視域或意義 步驟八:找出主題
步驟九:變化可能意義、觀點與 自由的想像變形
步驟十:找出結構性質 步驟十一:找出結構主題 步驟十二:利用普遍結構為主題
形成文本資料 存 而 不 論
詮釋現象學(四)
視特定生活經驗為文本,具有個人特質 放大某種特定經驗或意象,直到視域融合 無固定明確的分析步驟,經驗描述需不斷重寫 研究時保持部分與整體間的平衡觀照 四種根本的存在:空間性、肉體、暫時性、關
係性 迂迴提問的詮釋策略:「為什麼人要對他所做
的錯事懺悔?」(罪惡感)
實徵現象學資料分析流程(郭,2002)
實徵現象學:是透過「如何是」(how)來說明「是什 麼」(what)的內容。
詮釋現象學:是從「是什麼」(existentia)的顯現, 才使「如何是」(essentia)成為可能
詮釋現象學(二)
置身處境 A
個人經驗的 給出 意向性
置身處境 B 個人經驗的
意向性
置身處境 C
給出
給出 個人經驗的
中介世界
生病經驗意義的遮蔽與開顯(一)
「露西,妳在想什麼?」 「沒什麼,真的沒什麼。」 「但是妳怎麼可能什麼都不想呢?」 「這是太容易了,一旦你知道以後。」 「妳怎麼才能什麼都不想?」
(摘自:病患的意義,頁120)
生病經驗意義的遮蔽與開顯(二)
「一種方法就是反覆的想同樣的事情。像2=2=2=2; 或者我是什麼,我是什麼,我是……。同樣還可以思考 我的姿勢。我的姿勢不斷的吸引我的注意。無論我做什 麼或無論我想什麼,它都會越來越深地吸引我的注意 力……然後是地圖。我思考一幅地圖,然後又是地圖的 地圖;接著又是地圖的地圖的地圖,雖然地圖一幅比一 幅小,但每幅地圖都是完美的。世界套著世界套著世界
田野經驗與詮釋現象學
主講人 蔡昌雄
93/06/25
現象學家走進醫病田野
主治醫師:「我們一直在對付這個小娃娃,但就是沒有好轉, 她活下來也不可能健健康康的,可能體弱多病、智 能不足,我們應該再接再厲嗎?」
詹納(心裡想):「對付?沒有好轉?活下來?健康?體弱多 病?智能不足?我哪知 道該怎麼辦?為什 麼問我呢?」
對話中的辯證意義(二)
他一定有什麼問題,因為他不願露出他有問題的樣 子,所以他就擺出現在這副模樣,因為他的確是有 問題;他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因為他心裡所想的 一個問題,就是他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所以,我 們必須幫助他認清,他不認為他有任何問題這個事 實,就是他心裡的一個問題。
(摘自:醫院理的哲學家,頁96-97)
意向性
(言說與論述)
性歷
性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社





性存 在
詮釋現象學(三)
對詮釋學而言,真偽之辨不在於客觀結構的符應關係上, 而在文本不斷的循環解釋之中。基於這樣看待真理的方 式,它與現實條件之間,早已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在討論這個關係的理論基礎之前,應先進入田野考察 之,以顯示出其本真性,並突顯出現象學心理學作為人 文科學的問題特質。因為,若我們把它當作客觀的知識 來討論,詮釋對事實的開放性就會因為知識結構本身的 封閉性而消失;反過來說,若我們因為知識客觀形勢的 缺乏,而感到焦慮不安的話,作為詮釋對象的世界才能 跳脫合理化的掩蓋,而真正開始向我們開顯。
詮釋現象學(一)
是描述?還是詮釋?
它是描述性的(現象學的)方法論,因為它想關注事情 是如何顯現出來的,它也要讓事情自己說出來;因為它 是解釋性的(詮釋學的)方法論,因為它聲稱沒有無法 解釋的現象。如果一個人承認生活經驗的(現象學的) 事實,都已經是有意義的(詮釋學上)經驗,則隱含的 矛盾是可能被解決的;更進一步,即使生活經驗的「事 實」需要用語言(人文科學的文本)去捕捉,這不可避 免的就是解釋的過程。
詹納(大聲說):「我不明白你說的『活得健健康康』是什麼 意思,所以聽不懂你在問我什麼?」
(摘自:醫院理的哲學家,頁70)
釐清問題與經驗還原
個案研究舉例: 「不做決定的父母親」 「拒絕洗腎的病人」 「冰啤酒與老朋友」
生病意義的現象學倫理學探討原則: 1.間接進行 2.促進對話 3.重建脈絡
安寧病房的田野經驗
不斷形變的「希望」
視域一:對痊癒的希望 視域二:對延長生命的希望 視域三:對症狀緩解的希望 視域四:對奇蹟的希望 視域五:對來生的希望
開展域超越向度的聯結
視域一:求助於宗教 視域二:求助於天地自然 視域三:求助於祖先 視域四:與死後世界的相通
套著世界,一旦開始我就無法停止下來。那就好像是陷 入了鏡子之間、回聲之間或是類似的什麼事情之間一樣。 或者較好像騎一匹永不停止的旋轉木馬上一樣。」
(摘自:病患的意義,頁121)
生病經驗意義的現象心理學探討
醫師與病患各自的世界 病情(疾病狀態、疾病認知、區位化的病情、身
體的感覺體驗) 身體(無聲語言、內心獨白、躺的型態與意義) 醫病關係(護病關係)
傑克發現他知道,他看得出來姬兒看不見 他也發現,姬兒不知道她自己看不見 但他無法瞭解為什麼姬兒不知道她自己看不見
姬兒發現傑克不瞭解她,也發現他不知道他不瞭解她 她還發現,他沒發現他不知道,她曉得他不知道他不 瞭解她 那她為什麼還覺得迷惑?因為她不明白,為什麼他沒 發現她曉得他不知道他不瞭解她。
(摘自:醫院理的哲學家,頁95-96)
現 象 學 還 原
形成現象脈絡 式描述
想 像 變 形
形成結構式描述
步驟十三:統整現象脈絡式描述 與結構式描述
綜 合
經驗本質的描述
現象的呈現
視域與主題示例(郭,2002)
主題
視域
精神受苦
視域一:愧疚與自責 視域二:不捨 視域三:遺憾 視域四:矛盾 視域五:無助 視域六:悲傷 視域七:恐懼 視域八:痛苦
「我的腫瘤怎麼越來越大?」「我好想下床走 走!」「我晚上怎麼都睡不著!」
「我寧願你們現在就砍掉我的頭!」「她為什 麼不能為我活下去!」
「醫生,我是否可以得救?」「我什麼時候會 死?」「為什麼我要受這種苦? 」
護士的抱怨:「醫生為何聽不懂我的問題?」 病床邊的五分鐘永恆!
對話中的辯證意義(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