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廖雨声【摘要】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

在他看来,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

艺术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

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

康定斯基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

在现象学看来,灵与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身体——主体中,它先于主客的分裂。

知觉是身体的本源性体验,感官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由于身体原初的统一性,通感就成了身体——主体的原初性体验。

艺术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原初性的通感体验,把这种原初状态仅仅理解为心灵的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根源于身体——主体与世界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抽象艺术;通感;综合艺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现象学所谓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感觉之间的联接,即一种感觉能够触发另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并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沟通。

在绘画中,画家借助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

通感问题是理解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艺术中的精神》等艺术理论著作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

在此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一、心灵与通感在康定斯基看来,通感的产生乃是由于心灵的敏锐。

“高度敏感的人与其心灵是如此接近,其心灵自身是如此敏锐,以致任何味觉印象都能立刻传递到心灵,再由心灵传递给其他感官,比如眼睛。

……敏感的人就像一把制作精良且究竟演奏的小提琴,其琴弓的每一次触碰,都能引起心灵的死死触动。

”[1](P70)在高度敏感的人那里,也就是现代认知学科通感研究中所谓的“通感者”,感觉与心灵紧密相连,任何感觉都直接传递给心灵,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的感觉。

可见强调心灵的作用是康定斯基通感理论的基础。

在心灵的作用下,“视觉不只是与味觉相谐,也与其他感觉相谐。

比如,从触觉方面来说,我们形容颜色,常说‘粗糙’、‘尖锐’、‘平滑’、‘柔顺’,以至于人们看到颜色,比如暗青、硌绿和深茜红,往往有想去用手触摸的倾向。

从触觉出发,我们甚至把色彩区分为冷色和暖色。

同样地,某些颜色,如深茜红。

我们觉得柔软,而另一些颜色,如硌绿、氧化青绿等,却显得坚硬,甚至当它们从软管里挤出来,我们也觉得‘干巴巴’的。

” [1](P71)康定斯基在此注意到了日常用语中普遍的通感现象,并且把这种现象与人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虽然未深入,但其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心灵是康定斯基关注的核心。

在他看来,当前的时代已经被物质主义统治,“物质主义噩梦把人类生活卷入邪恶无聊的玩乐旋涡”[1](P38),心灵被物质的迷雾所遮蔽。

要想“重新摇响心灵之铃”,必须借助于艺术这一手段,因为艺术关注于人的内心驱力(inner necessity)和内在情感。

绘画中的任何一个色彩、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都在激荡着人的心灵。

“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

如果说色彩是琴键的话,那么眼睛便是音槌,心灵则是绷满丝弦的钢琴,而艺术家便是那弹琴的巧手,经过一番刻意敲弹,引来心灵的激荡。

”[1](P72)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安排,使得在欣赏者那里也取得共振。

但是康定斯基对传统的具象绘画非常不满意,认为它已经被物质主义所侵蚀,被迫在物质中寻找材料,把反映客体作为自己的任务。

因此,抽象艺术必须取代具象艺术,把人的精神、心灵、内在驱力作为艺术的根本目的。

抽象艺术脱离了传统的具象,只关注于艺术的色彩、点、线、面等这些基本的艺术因素本身,以此来传达心灵。

“把物象减至最低程度的抽象生命固定于画上,这引人注目的抽象体,最能将图像内在的声音表现出来。

” [2](P15)内在的声音这里是一种隐喻地表达,它起码包含三方面的意义:1、意味着一种通感知觉;2、作为对纯粹绘画方面的词语的不足,它描述了在绘画中任何运动、张力、斜度或者相关状况;3、它指示着宇宙的精神维度的标识特征。

[3]从根本上来说,视觉给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视觉体验,还有运动觉、温度觉、触觉。

也就是说,艺术形式能够给人带来通感体验,并由此进入到更高的精神领域。

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艺术又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

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现代绘画已经达到了必然要求对服务于绘画目的的绘画手段做一种精确的、纯科学的考察的程度,没有这样一种思考——既不是对艺术家,也不是对公众——就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4](P4)在这之前,通感问题围绕着传统具象艺术,从未有艺术家探讨过抽象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这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最大成就之一。

在绘画中,色彩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图1)。

“心灵与肉体本为一体,心灵的激荡也极有可能通过联想机制引起相应的反应。

例如,红色可能会引起类似火焰的感觉,因为火焰本身是红色的。

暖红令人兴奋,而暗红则可能令人有隐痛或恶心感,因为暗红能使人联想到血流。

在这些例子中,可以断定,色彩的确能唤起相应的物理感觉,并同时对心灵发生强烈的影响。

”[1](P70)在心灵的作用下,色彩引起来其他的感觉体验。

康定斯基试图在色彩与其他感觉体验中建立一个稳定的对应关系,以此构建一门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

他对各种色彩进行了描述,建立色彩与听觉、运动觉、温度觉、触觉之间的联系。

比如,黄色给人带来的是不安、刺激,令人心烦,如刺耳的喇叭声;红色给人的感觉则是热情奔放,凝聚于坚定、强烈的向心力,其魅力由内而外释放,圆熟老到,并非随处蔓延;看黄色的圆会导致眼睛出现某种刺蛰感,看蓝圆,则有绵吸感;色彩之间的对比会给人产生分离运动的感觉。

点、线、面是绘画的基本元素,它们的使用同样能产生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与视觉一起构成通感的体验。

点是最基本的元素,它从属于绘画,“目的是隐蔽绝对声音:强调形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主动的(或可能是被动的)运动,明灭不变的张力,非自然的抽象,内在重叠的机遇(点的内在音响和面的会聚、重叠与回复的内在音响),在一个形中回响着两种声音,即靠一种形式的方式创造出两声部的曲调。

”[4](P11)在再现的绘画中,它经常为形象所遮盖,只有在抽象艺术中它才能获得全部自由的声音。

线是点运动留下的痕迹,因此它总是表现出运动的趋向。

在绘画中,直线是原色,水平线对应的是黑色,垂直线对应的是白色,对角线则是红(或灰或绿),任意直线对应的颜色是黄和蓝。

由线构成的角即图形也对应着相应的颜色,比如30度角是黄色,60度角则是橙色,而直角三角形对应红色,钝角三角形对应蓝色。

同时,“平滑的,锯齿状的,孔状的,环形的线——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些线具有用触觉感知的物质。

……线提供了将它的各种组合转换成触觉的可能性要比点多一些。

”[4](P58)可见,在康定斯基看来,线条同样与触觉体验联系在一起。

面也有自己的声音。

在较重的图形中,当处在这个画面的上部时,它们的重量就增加,它们低沉的声音因此而增强。

下则相反,呈现的是稠密、沉重、束缚的感觉,圆形是最安静无声的图形(图2)。

二、通感与综合艺术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绘画使用色彩与线条等,音乐使用的是声音、旋律和节奏,舞蹈使用的是身体与动作。

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

而且,“不同艺术所使用的媒介,表面上完全不同,有声音、色彩、字……但最最内在,这些媒介完全一样:最终目标消除了它们外在的差异,并显露内在的同一性。

”[2](P28)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心灵与精神的最纯粹的体现,具有同一性。

康定斯基正是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在这里,一种不朽的未来艺术成为可能。

在这艺术中,艺术手段丰富多样,且可随意组合。

其中一种组合,尤其有力量,即以不同艺术手段来表图1 《红-黄-蓝》 康定斯基图2 《穿越线》 康定斯基达同一种内在的情调,每一种艺术为该情调带来特有的特性,使之丰盈,胜过任何单一艺术。

”[1](P100)人类丰富的情感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却又融合在一种艺术中,这种艺术将充满无限的表达力,这也就是所谓的“综合艺术”(Synthetische Kunst),它将融合各种艺术元素,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康定斯基对综合艺术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舞台艺术上。

他认为当时的戏剧形式只形容表面的生活,并不关心内在的心灵,只是外在事件与情节表面的结合。

舞蹈在情节、媒介上的结合也是很外在的。

内在的驱力才是艺术产生的根本。

因此,综合艺术产生于内在统一的需要,也能在声音、动作、色彩等方面实现内在的综合。

前期的康定斯基认为,未来的戏剧艺术,将由音乐动作、图画动作以及身体动作三类元素构成。

后来他把综合艺术也纳入到抽象艺术之中,提出了抽象舞台的具体要求:“1.空间和空间性:建筑的应用,是所有艺术发出自己字音,共同造句的地方。

2.和物体分不开地色彩:绘画的应用,空间、时间的伸展,尤其用彩色的光线表现。

3.各个空间的伸展:雕塑的应用,凹凸的空间造型。

4.组织起来的声音:音乐的应用,时间、空间的延展性。

5.组织起来的动作:舞蹈的应用,时空性、抽象性的动作,不只是人的,还有空间的、抽象形体的,它们各有自己的律则。

6.最后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艺术,它抽象的媒介仍没有显露出来——文学,把字应用在时空的延展里。

严格说来,剧场的抽象形式,是抽象声音的总和。

”[2](P61-62)可见,“综合艺术”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其内在的谐和,形成精神的动作。

各种艺术各尽其能,却又殊途同归。

《黄色声音》是康定斯基综合艺术观念在创作上的体现。

这部只有45分钟的六幕舞台作品没有故事情节,舞台的灯光、布景、演员的服装共同构成色彩不断变化、舞台上演员的动作没有节奏感、音乐主要使用的不协和音等各种艺术因素都融合在一起,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表现内在的精神。

(图3)才是绘画的最高阶段。

这种二元对立的立场使得他在解释通感时不断地出现了一些模糊与动摇。

一方面,他认为通感根源于心灵;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不管怎么说,色彩与身体的关系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色彩能对身体这一物理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1](P72)他意识到感觉和通感的问题与身体存在着一些联系,但是却未深入研究。

康定斯基对身体的漠视根源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对身体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人的产生是灵魂和肉体相结合的结果,是灵魂赋予了肉体以生命,离开了灵魂,肉体只是一团僵死的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