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教学重难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
【课堂活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导读自学,书中探宝:(课前完成)
(阅读课文P37—38,在卷上写出相应的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1、人格尊严权含义: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阅读课本p37探究园——个案研讨,报社侵犯小陆的肖像权了吗?
2、判断下列情景是否侵犯了你的权利,侵犯了什么权,并简要说明理由。
(1)你最近表现不佳,老师要收回你七年级获得的“三好学生”荣誉证书。
()
(2)同学给你起侮辱性外号,导致你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到学校去上课。
()
(3)八年级学生赵某,去年在市区某影楼照了两组艺术照片。
一年后,赵某发现她的艺术照片摆在该影楼的橱窗里展示()
(4)某网站评选“歌坛十大丑星”()
(5)写匿名信捏造他人是非,造成不良影响()
(6)在寻人启事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7)小明因上学迟到,值日老师让他写上班级和姓名,他为了不让自己的班级扣分,于是写了隔壁班()
(8)张楠和李帆是同事,在得知李帆的母亲身患白血病,家境困难,便多次以李帆的名字给其母亲寄钱()
四、知识梳理,巩固记忆:
含义:
肖像权
1、人格尊严权姓名权
内容名誉权
荣誉权
隐私权
五、课堂总结,扩展延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我们要懂得区分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并准确判断案例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六、达标测评: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