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种植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园林种植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绪论1、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即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2、植物配置:是各类植物之间的安排,搭配,突出的是植,栽植。

3、现代植物造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外,还应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

(2)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景观多样化的基础。

(3)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进行植物群落设计。

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研究。

存在的问题:(1)尽管资源丰富,但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造景上的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种类贫乏,而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常达千种。

(2)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平上。

(3)在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相差很远,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应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4、西方园林种植设计概况、造景形式、主要形式的发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整形植物、花结坛、植物凉亭、植物迷宫)——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整形植物、植物迷宫、刺绣花坛)——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花镜、植物凉亭、绿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野花园、观赏草)主要形式的发源:整形植物(古希腊)、植物凉亭和绿廊(古埃及)、花结坛(英)和刺绣花坛(法)、植物迷宫(罗马)、花镜(英)、野花园(英)、观赏草(英)5、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特点成就:《园冶》明计成《长物志》明文震亨《花镜》清陈昊子特点:(1)植物配置考虑其生态习性(2)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3)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4)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5)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6)配置方式自由灵活第二章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内涵、应用形式(1)功能性原则(实用性):1、绿地生态功能2、绿地游憩功能3、绿地景观功能4、历史文化延续功能(2)生态性原则(科学性):1、适地适树2、物种多样性3、植物群落稳定性4、重视生态系统完善(3)艺术性(形式美、时空观、意境美):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满足设计立意要求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立面变化5、主次分明、形式多样(4)经济性:1、合理选择树种2、妥善结合生产3、注重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配置方式生态学与种植设计的关系:园林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植物材料来营造具有视觉美感的景观,而具有美感的植物景观首先要符合植物的生态要求。

如何看待生态学在植物种植中的应用:(1)重视提高绿地比例、绿地覆盖率(2)注重普遍绿化、重视生态效益(3)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系数(4)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植物种类多样性具有艺术性的种植设计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1)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1、棕榈科植物和竹类的应用2、大花、密花以及繁花、彩叶香花植物的应用3、体现热带雨林季雨林的效果4、复层混交层次多(2)创立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以季相景观著称的景区景点、利用植物特色形成的景观区经济性原则如何应用于种植设计:(1)通过合理的选择树种来降低成本:1、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2、以乡土植物为主进行植物配置3、合理选用苗木规格4、适地适树,审慎安排植物的种间关系(2)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配置方式:1、利用速生树种,作为填充树2、考虑保留现场,尽力保留现状古树、大树3、在不妨碍植物主要功能的情况下,注意经济实效,如可配置花、果繁多,易采收、供药用而价值较高者,像凌霄、广玉兰之花及七叶树与紫藤种子等;栽培粗放、开花繁多、易于采收、用途广、价值高者,如桂花、玫瑰等;栽培简易、结果多、出油高者,如南方的油茶、油棕、油桐,北方的核桃、扁桃、花椒、山杏、毛楝;在非重点区域或隙地、荒地可配置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经济树种,如河边种杞柳,湖岸道旁种植紫穗槐,沙地种沙棘,碱地种柽柳等;选用适应性强,可以粗放栽植,结实多而病虫害少的果树,如南方的荔枝、龙眼、橄榄,北方的枣、柿、山楂。

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1)建造功能:1、植物构成空间2、障景3、控制私密性(2)美学性:完善、同一、强调、识别、软化、框景作用(3)生态功能:1、净化空气2、改善城市小气候3、降低城市噪音4、净化水质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三章植物种植设计观赏特性和表现内容1、观姿:(1)圆柱形:意大利柏、钻天杨(2)圆锥形:雪松、云杉(3)卵圆形:悬铃木、香樟(4)倒卵形:刺槐、旱柳(5)圆球形:元宝枫、栾树(6)垂柳形:垂柳、垂枝桃(7)曲枝形:龙爪槐、龙爪柳(8)从枝形:玫瑰、南天竹(9)拱枝形:迎春、连翘(10)伞形:鸡爪槭、合欢(11)棕榈形:椰树、苏铁(12)匍匐形:铺地柏、沙地柏2、观花:花色(1)红色系:一串红、山茶花、杜鹃花、虞美人(2)黄色系:迎春、连翘、万寿菊(3)蓝紫色系:紫藤、紫丁香、蓝花楹(4)白色系:珍珠梅、栀子花、玉兰花香(1)清香:茉莉、九里香、荷花(2)淡香:玉兰、梅花(3)甜香:桂花、米兰、百合(4)浓香:白兰花、玫瑰(5)幽香:树兰、蕙兰3、观叶叶形:鹅掌楸的马褂服形叶、羊蹄甲的羊蹄形叶、银杏的折扇形叶、元宝枫的五角形叶、乌桕的菱形叶叶色:(1)绿色叶:嫩绿、黄绿、浅绿、鲜绿、浓绿、蓝绿(2)春色叶:春季新发嫩芽不为绿色植物的统称。

如元宝枫、石榴(3)秋色叶:黄色系:银杏、白桦、栾树红色系:枫树、黄栌(4)常年异色叶:常年红、紫色(红枫、紫叶小檗)常年银白色(桂香柳)常年黄色(金叶女贞、金叶小檗)常年斑驳色(金心大叶黄杨、洒金桃叶珊瑚)绿白双色(银白杨、银桦)绿红双色(红背桂)4、观果:(1)红色系:山楂、枸杞、南天竹(2)黄色系:木瓜、银杏、金橘(3)蓝紫色系:葡萄、十大功劳(4)白色系:雪果、红瑞木(5)黑色系:金银花、女贞、地锦5、观干:(1)红色系:红瑞木、山桃、杏(2)黄色系:黄桦、金枝垂柳(3)绿色系:梧桐、迎春、竹(4)白色系:白桦、胡桃(5)斑驳色系:悬铃木、木瓜6、观根:(1)板根:高榕、刺桐(2)呼吸跟:水松、落羽杉(3)支柱根(4)气根:榕树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

(1)温度因子:最耐寒植物(落叶松、铃兰),耐寒植物(白桦、郁金香),中温植物(桃、李、紫茉莉),喜温植物(柑橘、樟树),喜高温植物(咖啡、凤凰木)(2)光因子:一、以光照强度为主导因子植物的生态类型:阳性植物(松、衫、刺槐),阴性植物(蕨类、兰科),中性植物(1、中性偏阳:樱花、月季、玫瑰2、中性耐荫:槐树、元宝枫3、中性偏阴:罗汉松、八角金盘)二、以日照长度为主导因子植物的生态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3)水分因子:旱生植物(仙人掌、夹竹桃),湿生植物(蕨类、天南星科),中生植物(一、中生耐旱类:刺槐、臭椿二、中生耐水湿:柳、白蜡),水生植物:荷花、水葱空气因子:抗二氧化硫植物(刺槐、榆树、女贞)抗氟化氢植物(银杏、丁香、悬铃木)抗氯气及氯化氢植物(榆树、木槿、紫藤)抗光化学烟薄雾植物(银杏、夹竹桃、海桐)抗风植物(马尾松、榆树、乌桕)(4)土壤因子:一、以土壤酸度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酸性土植物:八仙花、栀子花、山茶,碱性土植物:丁香、石竹、沙枣,中性土植物:绝大多数植物)二、土壤含盐量:耐盐碱植物(榆树、椰树、垂柳)三、土壤肥力:瘠土植物(侧柏、刺槐、金盏菊)园林种植设计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1.多采用乡土树种,适生树种,尽可能不要使用边缘树种。

2.注意小环境的影响,如建筑的阴阳面,地形的特殊地带,在小环境中种植一些边缘树种是可行的。

生物学零度:植物开始生长的最低温度园林对土壤的基本要求:(一)园林植物对土壤养分的要求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二)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性的要求。

(三)园林植物对盐渍土的要求。

(四)园林植物对土壤通气性的要求不同植物对土壤通气性的适应力不同。

(五)植物对土壤紧实度的要求土壤紧实度是指土壤紧实或疏松的程度,一般用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来表示。

(六)植物对土壤质地的要求植物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有宽有窄。

园林植物的选择原则1、根据城市及绿地性质选择相应植物种类2、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驯化的外来及野生植物3、乔灌木为主,草本花卉点缀,重视草坪地被,攀援植物的应用4、快长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植物温度分布:寒温带——最耐寒植物——针叶林,温带——耐寒植物——针阔混交林,暖温带——中温植物——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喜温植物——常绿阔叶林,热带——喜高温植物——雨林、季雨林城市土壤特点:透水、保水性差,土壤空气流通不良,硬度大。

四章园林种植设计种植方式、特点及其发挥的审美效应一、规则式:规则式种植布局均整、秩序井然,具有统一、抽象的艺术特点。

刻意追求对称统一的形体,错综复杂的图案,来渲染、加强设计的规整性。

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形成的空间氛围是整齐、庄严、雄伟、开朗。

二、自然式:以模仿自然界风光,布局上讲究步移景异,利用自然的植物形态,运用夹景、框景、障景、对景、借景等手法,形成有效地景观控制。

自然式不要求严整对称,没有突出的轴线,没有过多修剪成几何形的树木花草,是山水植物等自然形象的艺术再现,显示出自然的,随机的、富有山林野趣的美。

三、混合式:既有规则式,又有自然式。

主要用于开辟宽广的事业,引导视线,增加景深和层次,并能充分表现植物美和地形美。

如纽约中央公园。

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特点、含义、运用环境、条件、技法、材料乔木:形体高大、寿命较长、大部分分枝点较高、一般不占人的活动空间,根较深。

乔木是植物营造景观的骨干材料。

景观效应突出,地位举足轻重,决定景观营造关键。

灌木:形体较小、寿命较短、常有美丽的。

花朵,多呈丛生状或分枝点较低。

占据人的活动空间,根较浅。

在园林中属于中间层,起着乔木与地面、建筑与地面之间的连贯和过渡作用。

孤植:指在空旷地上孤立的种植一株或几株同一种树木紧密的种植在一起,来表现单株栽植效果的种植类型。

在园林中既可以作主景构图,展示个体美,也可作遮阴之用。

要求种植地点开阔。

安排时要让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所和恰当的欣赏位置,尽量与天空等衬托搭配。

(雪松、白皮松、银杏、槐树、香樟、白玉兰等)对植:作用:作配景、诱导、遮阳。

概念:指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木按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种植的种植方式。

设置要点:主要布置(用于强调)公园、绿地、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的出入口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