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探索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过程中,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探索出一套民间游戏的组织和开展的措施、方法。

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一、民间游戏具有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随意性、娱乐性、趣味性
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取材方便简单,对材料的要求较低,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没有任何干扰,自娱自乐。

如临湘的民间流传的歌曲童谣的游戏,就具有一定随意性和娱乐性。

推谷记,擦谷记,糯米煮粥记,爷吃三碗,娘吃四碗,分得宝宝刮罐底。

民间儿童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在想象中开展游戏活动。

如民间游戏《老鼠嫁女儿》,带着民间文
学特有的质朴和幽默,轻松自然、琅琅上口,其诙谐、幽默的内容深受孩子的喜爱。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
敲锣鼓,吹喇叭,
老鼠家里办喜事,
有个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
妈妈问爸爸。

爸爸是个老糊涂,
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她。


爸爸就去找太阳,
太阳说:“乌云要遮我,
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
乌云说:“大风要吹我,
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
大风说:“围墙要堵我,
我见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
围墙说:“老鼠会打洞,
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
乌云怕大风,
大风怕围墙,
围墙怕老鼠,
老鼠怕谁呀?
爸爸乐的笑哈哈:
“原来猫咪最神气,
女儿应该嫁给他。


哩哩啦,哩哩啦,
敲锣鼓,吹喇叭,
老鼠女儿坐花轿,
一抬抬到猫咪家。

老鼠爸爸,老鼠妈妈,
第二天来看女儿,
咦,女儿不见啦!
女儿在哪?女儿在哪?
猫咪说:“我怕人家欺负她,
啊呜一口就吞下。


组织简便、易学、操作性强。

如民间游戏《拍大麦》,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了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了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愉悦身心。

拍大麦
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开始打大麦,
噼啪噼啪噼噼啪。

二、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育领域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合理开发与利用优秀的民间游戏功能,全面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

如:谜语游戏《什么开花步步高》的形式就是科学、语言、艺术领域教学内容的补充。

问:什么开花步步高,什么开花像喇叭?
答:芝麻开花步步高,百合开花像喇叭。

问:什么开花不结子,什么结子不开花?
答:杨柳开花不结子,无花果结子不开花。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形成,如:“马兰花”,幼儿将腿编到一起,然后齐数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巩固了数学十进位的概念。

运动类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赶球”、“跳房子”等游戏,不仅能促使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我是木头人”“抬花轿”等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

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

如选择一些发展幼儿小肌肉群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手指游戏,使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收到最佳效果,使环节过渡自然,优化一日活动。

与早操、体育活动相渗透,与过渡环节相结合。

全体集合
全体集合!大拇指出列(两拳相靠,大拇指竖起)。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立定,入列(大拇指随口令向前弯屈,入列口令时拇指收回)。

食指出列!齐步走(两手食指伸出)。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入列(食指随口令弯曲,入列口令时食指收回)
全体出列!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两手大拇指相顶,其他四指随口令弯曲)。

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解散(手指加速做做弯曲运动,立定时停止运动,解散口令时,两手分开)。

三、民间游戏中方言与普通话问题的处理
方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结。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能有效提高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颇具民族特色的方言、民间童谣为儿童提供了表达特殊、特色语言的环境受到儿童的
特别的喜爱。

我们将民间游戏融合幼儿园教育中,也带来了语言的多元化,特别是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方言的存在。

正视这些给我们教育带来的不便,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寻找普通话与方言的结合点,给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于是,我们尝试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合理地进行协调,寻找切合点。

在普通话学习中克服方言的影响,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和幼儿园环境。

做好普通话矫正工作:①正确示范:教师要用正确的、发音清晰的普通话与幼儿交谈,做到说话完整,语速要慢;②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并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纠正,反复训练;③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纠正,培养辨音能力;④请家长积极配合教育。

只要幼儿能分辨出方言和普通话,了解到这两种“话”有不同的发音体系,并区别开来,掌握了发音规律,方言就不难克服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