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汞排放占全球25%汞污染防治面临挑战
10月30日,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代表以及N?G?O组织将齐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全球性汞问题文书的政府间第三轮谈判。
作为参与国,中国代表也将列席。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相关人士指出,除了这次谈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学品处总共要召开5
汞污染威胁全球
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举行全球性汞国际公约谈判?这要从汞———这个特殊的金属及其全球污染现状谈起。
对于汞,人们并不陌生。
汞不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小规模/手工金矿开采、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汞法氯碱生产、电池生产、牙科用汞合金、测量和控
国内汞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新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长距离(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富集。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以及低密集人类活动的地区,也可能会遭受汞污染的危害。
联合国环境署资
料显示,由于汞的长距离传播,汞现已扩散到环境和食品中,尤其是水中的鱼里。
在远离所有大型汞排放源、位于北极附近的北欧国家,海里的鱼类被发现具有极高的汞含量,严重威胁当地人的健康。
2009年2
2010年至
冯新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如今全球环境中的汞主要有三个来源:包括火山运动和岩石风化等因素的自然释放、在工业生产中的人为排放以及之前沉积下来的历史人为汞排放的再释放。
而在这些因素中,人为排放占据1/3的份额。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从全球平均来看,汞的人为排放已导致现在的沉积速度比工业化前高出了1.5倍~3倍;在工业地区内及其周围,
1/4还多。
进行过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大气汞排放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燃煤、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和钢铁生产等。
冯新斌介绍说,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导致大量汞排放。
与西方多采用石油为燃料不同,我国煤多油少的资源现状决定了我国P?V?C行业多采用电石法生产工艺。
而在此过程中,氯化汞触媒是最重要的催化剂,由此就会需要大量的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