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染物在线监测标准(试行)

污染物在线监测标准(试行)

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标准GHFD-09-TB-03-2012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烟气在线监测 (3)5.1 一般规定 (3)5.2 烟气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3)5.3 烟气在线监测调试验收 (7)5.4 烟气在线监测运行维护 (7)5.5 技术档案管理 (8)6 废水在线监测 (9)6.1 一般规定 (9)6.2 废水在线监测技术要求 (9)6.3 废水在线监测调试验收 (9)6.4 废水在线监测运行维护 (10)6.5 技术档案管理 (10)附录A(资料性附录) 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实时数据 (11)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安健环监察部提出。

本标准由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泉、何伟、闫振东、史晓宏。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员:程辉科、胡秀丽、周洪光、程鑫。

本标准由神华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安健环监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言为进一步规范国华电力公司火力发电厂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提高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数据准确性和投运率,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和《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以及《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系列标准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

污染物在线监测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华电力公司污染物在线监测建设、运行和维护基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环保设施烟气污染物和废水排放在线监测的配置、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所有机组污染物在线监测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DL/T 960-2005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 212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国发[2007]36号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环保总局令第28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环发[2008]6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教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Flue Gas Monitoring System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和脱硫/脱硝装置烟气监测系统的总称。

是以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监测系统。

一般由采样、测试、数据采集和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

采样系统:采集、输送烟气或使烟气与测试系统隔离。

测试系统:监测污染物,显示物理量或污染物浓度。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并处理数据,生成图谱、报表、具有控制、自动操作功能。

3.2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安装在电厂烟气排放出口,用于连续测定烟气中颗粒物和/或气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计算、显示和打印各种参数并能通过数据、图文传输系统传输至固定污染源监控系统的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3.3烟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 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CMS)连续测定烟气除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以外参数的全部设备。

包括:氧量、烟气流速、烟气温度、压力。

3.4废水在线监测系统 Waste Water Monitoring System(WWMS)安装在厂界排水口现场用于监控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流量。

由自动采样器、自动分析仪和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组成的监测体系。

3.5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烟气在温度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

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的数值。

3.6氧含量 O2 content燃料燃烧时,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

3.7相对准确度 Relative Accuracy在线测量仪器与参比方法同步测量时,在相同时间区间内其测量数据对之间的平均误差系数。

3.8参比方法 Reference Method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

3.9校准 Calibration用标准装置或标准物质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零/跨、线性误差和响应时间等的检测。

3.10校验 Checkout/Verification用参比方法监测仪器(含取样系统、分析系统)检测结果进行相对准确度、相关系数、置信区间、允许区间、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的对比检测。

3.11技术验收 Technical Check and Acceptance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用参比方法对监测仪器测量结果进行相对准确度、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对比检测和联网验收。

4 总则4.1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设置应依据环保设施工艺系统运行要求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4.2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选型、安装、运行、审查、监测质量控制、数据采集和联网传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3 烟气污染物排放口应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必须与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实时传输数据。

烟气污染物中汞排放监测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配置。

4.4 电厂主控室、主办公楼应设置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显示屏,显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数值及执行标准限值(见附表)。

4.5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由第三方运行和维护的,接受委托的第三方应当依据《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

4.6 建立建全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相关制度和台帐,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4.7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合格后上岗。

4.8 负责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和定期校准和校验。

4.9 按照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提交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

4.10 配合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5 烟气在线监测5.1 一般规定5.1.1 烟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性能指标、安装位置、调试检验方法、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的有关规定。

5.1.2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检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应依据环保设施工艺系统运行要求确定。

5.1.3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应按照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设置,同时还应满足(HJ/T 75)中数据审核和上报的相关要求。

5.1.4 应配合环保部门对新建及改造的CEMS进行技术验收,技术验收包括参比方法验收和联网验收两部分。

5.1.5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传输数据时应当采用人工监测方法报送数据。

5.1.6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应有制造计量器具CMC标志,进口产品应取得我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器具批准证书。

同时还必须是通过国家环保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适用性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产品。

5.1.7 安装烟气汞排放监测系统的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做好测试记录及监测系统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5.2 烟气在线监测技术要求5.2.1 烟气在线监测配置5.2.1.1 脱硫系统入口、出口应根据工艺流程对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进行配置,并能对每套脱硫装置相关参数进行单独监测。

5.2.1.2 脱硫系统出口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同时用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时,其配置应满足《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T/T76要求,并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联网。

5.2.1.3 当两台及以上脱硫装置共用一个烟筒时宜将CEMS测点设在烟囱上,并在每个脱硫装置出口另外设工艺控制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如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监控每台脱硫装置排放情况时,每台脱硫装置出口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应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要求配置。

5.2.1.4 SCR脱硝系统反应器入口和出口均应设置烟气在线监测系统;SNCR脱硝装置应在出口设置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5.2.1.5 除尘器出口烟尘在线监测系统可与脱硫入口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合并设置。

5.2.1.6 烟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每套分析仪配置一套采样装置的方式。

表示任选一种气体参数测量仪和气态污染物CEMS图1 CEMS示意图5.2.2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选型5.2.2.1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选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7)中5.8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同时仪器所采用的分析原理应与被测污染物浓度范围相适应。

5.2.2.2 新建机组和改造的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宜选用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表。

5.2.2.3 烟气采样探头和伴热电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DL/T 960-2005)中4.2.1.2项或4.2.2.2项的有关规定。

5.2.2.4 监测仪表配有伴热电缆时,伴热温度应大于120℃。

5.2.2.5 伴热电缆应设有温度测点,测点位置设置应能反映取样管线伴热情况,并在控制单元或DCS 上显示伴热电缆温度低报警。

5.2.2.6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采样管线长度应满足气态污染物测量响应时间不大于180s的要求,CEMS 采样管线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小采样管线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5.2.2.7 CEMS测量单元选型应满足: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相对误差不超过±10%,线性相关系数≥0.85。

5.2.2.8 CEMS数据传输系统在意外断电后又重新供电的情况下应能可靠地自动启动恢复运行状态,并记录故障时的时间和恢复运行时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