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向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
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应用的时代特征,也是计算机的又一次革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发展趋势正文:多媒体的定义多媒体(Multimedia),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多媒体技术主要有以下5个特性(1)同步性:多媒体技术的同步性主要是指多媒体业务终端上显示的图像,声音和文字是以同步的方式工作的;(2)集成性: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是指多媒体将各种媒体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共同的表达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使声音,文字,画面图像一体化;(3)交互性: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是指计算机能和人进行对话,以便进行人工干预和控制。
交互性事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性;(4)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媒体信息的储存和处理形式(5)实时性: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组成的技术,在这些媒体中,有些媒体是与时间相关的,这就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必须支持实时处理,如果不能保证连续性,就失去了他的应用价值;多媒体系统的组成(1)硬件组成:光盘储存器,音频卡,视屏卡,触摸屏,其他多媒体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多媒体投影仪等);(2)软件组成:多媒体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驱动程序,驱动接口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工具软件,多媒体应用程序),常用的多媒体设计工具(文字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动画处理软件,视屏处理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多媒体的发展历史很早以前:人类无法用语言和文字交流,只是互相依依呀呀的叫,或是手舞足蹈的比划,但随着生产及生活的需要人类开始慢慢创造出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肢体语言,包括手、脚、胳膊、腿、面部表情等。
基本条件:当时的生产力条件特原始,石器时代,谈不上什么多媒体,但那个时候创造原始的语言,以及原始的“文字”——标记、符号。
语言与文字的形成:人类语言历史并不说那么漫长,成熟的有声语言的历史仅仅只有5-4万年。
文字的起源: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古埃及的圣书文字,成熟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的甲骨文字,成熟于公元前1300年。
大家都知道,或者可以想象一下,人类创造语言和文字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为了交流和传递信息。
而创造更好的设备,可以扩大范围,减少时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和传递信息。
神话时代:人们想象有神的存在,并刻画出了诸多神通广大的神技,比如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可以隔着几千里几万里看见事物和听到声音,这是当时人们无法可及的,只能在想象范围内的事物。
基本条件:创造了青铜器、铁器等,“图像”上可以勾画简单的模拟地图,“声音”方面可以用号角等方式传播,传播范围加大。
奴隶封建制时期:人们开始作画,以另一种方式为后世传递信息,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中国画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此外,人们还在竹简上刻字,比早先的甲骨文有所进步。
用帛或者动物皮画简单的地形图。
还制造了编钟、鼓、古筝等乐器。
从“图像”和“声音”上都有所继承和进步。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造纸术。
有了笔和纸,人们开始大量的创造,并可以将创造的事物记录延续。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科技时代来临。
基本条件:光学技术有所发展。
伽利略,1609 年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从此我们可以看的更远。
美丽的图像人们总是想留下。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美妙的音乐令人难忘,如何留住这永恒的美丽声音?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1874年,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基本条件:随着电子,电磁技术的发展,声音和图像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1875年,安东尼奥·穆齐发明了电话无线电通信虽是1895年发明的,无线电话在20世纪初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之后才出现的。
声音开始可以无限发布和接收,真正实现了“顺风耳”。
1926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 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
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从此人们可以像“千里眼”一样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所有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并通过有线或者无限实现声音视频同步。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的普及,标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创造着这个时代的辉煌。
21世纪初,人们实现了3G无线网络,无线大数据的传输,带给人们随时随地实现语音及视频信息交互,将“千里眼”和“顺风耳”融为一身。
随着科技的发展,声音和图像定能更广更有效的传输,多媒体技术也必将带给人类更大的福音。
多媒体技术等的应用现状1、多媒体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面向三维图形、环绕立体声和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处理技术。
而数字计算机面临的是数值、文字、语言、音乐、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问题,它承载着由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信息的吞吐、存储和传输。
数字化了的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它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的信道传输率以及计算机的速度都增加了极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用扩大存储器容量、增加通信干线的传输率的办法是不现实的。
数据压缩技术为图像、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压缩,文件存储和分布式利用,提高通信干线的传输效率等应用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使计算机实时处理音频、视频信息,以保证播放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节目成为可能。
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电子学委员会,国际电信协会等国际组织,于二十世纪 90年代领导制定了三个重要的有关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JPEG 标准; H. 261标准; MPEG标准。
2、音频信息处理的应用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有: WA V文件、 VOC 文件、 MIDI文件、 AIF文件、 SON文件及 RMI文件等。
2.1 音频信息录制编辑2.2 语音识别2.3 文语转换目前,世界上已研制出汉、英、日、法、德等语种的文语转换系统,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多媒体数据库,可视信息系统、多媒体信息自动获取和索引系统等应用逐渐变为现实。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文本检索系统己成为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根据其可视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位置、运动、大小等,从图像库中检索出与查询描述的图像内容相似的图像,利用图像可视特征索引,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系统的检索能力。
4、多媒体著作工具的应用多媒体创作工具是电子出版物、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它提供组织和编辑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应用系统各种成分所需要的重要框架,包括图形、动画、声音和视频的剪辑。
制作工具的用途是建立具有交互式的用户界面,在屏幕上演示电子出版物及制作好的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将各种多媒体成分集成为一个完整而有内在联系的系统。
5、多媒体通信及分布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同性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基本特征,其间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群体的努力才能完成。
但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和阻碍上述工作方式的因素太多,如打电话时对方却不在。
即使电话交流也只能通过声音,而很难看见一些重要的图纸资料,要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又需要费时的长途旅行和昂贵的差旅费用,这种方式造成了效率低、费时长、开销大的缺点。
今天,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两者相结合形成的多媒体通信和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系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6、其他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应用现状(1)CAI及远程教育系统网络远程教育模式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传播的范围和时效,使教育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国界和气候的影响。
CAI的应用,使学生真正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概念,突破时空的限制,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教师的指导,可获得除文本以外更丰富、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它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也可以由学习者自行控制和检测,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向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2)地理信息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获取、处理、操作、应用地理空间信息,主要应用在测绘、资源环境的领域。
与语音图像处理技术比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相对较晚,软件应用的专业程度相对也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形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3)多媒体监控技术图像处理、声音处理、检索查询等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到实时报警系统中,改善了原有的模拟报警系统,使监控系统更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交通安全、银行保安、酒店管理等领域中。
它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迅速报警,同时将报警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备查询,并交互地综合图、文、声、动画多种媒体信息,使报警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直观,人机界面更为友好。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专家预言,未来将是一个宽带多媒体技术无处不在的世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电报电话、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甚至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