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

常用经济指标解释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一、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有何区别与联系?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可供最终使用产品和劳务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重要综合指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最终成果。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常住单位。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个收入概念。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

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了需包装产品除外)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企业计算)。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成果相加。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轻重工业总产值划分也是按“工厂法”计算,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主要产品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一个工业企业生产主要产品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是国内生产总值组成部分。

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以后价值,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2)收入法(分配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是怎么回事?工业发展速度是反映工业生产状况重要指标。

我国一直采用通过编制不变价格方法计算工业总产值(就是将无论由哪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都统一乘上该产品同一个价格将其换算成价值量),将报告期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与基期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求得工业发展速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工业产品种类、品种、规格、型号与日俱增,使得编制工业产品不变价工作已经难以维继,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直接影响了对工业发展速度判断,因此必须改用新计算方法。

国家统计局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并考虑到与国际接轨因素,决定在全国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进行缩减,消除价格因素变动对工业增加值影响,使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与基期可比,达到准确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最终目。

目前这一方法正在全国省、市、县级试行。

目前全国及我省公布经济增长速度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出来,而我市按省统计局要求,公布经济增长速度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出来。

如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它和平均发展速度统称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平均程度。

平均速度增长计算首先是平均发展速度计算。

平均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几何平均法也叫水平法,另一种是方程法,也叫累计法或代数平均法。

两种方法主要区别在于:水平法主要考虑最后一年发展水平,即着重解决按什么平均速度才能达到最后一年发展水平。

通常用于计算人口、产品产量、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速度。

而累计法则考虑整个时期累计发展总量。

通常用于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垦荒造林、地质勘探等指标速度。

下面简单介绍水平法。

累计法较复杂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

如建国四十三年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公式如下:(1)按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计算: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项数例如:某地区增加值1991年--1995年各年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15.6%,107.8%,105.6%,103.6%,107.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为:平均增长速度为:108%-100%=8%(2)按总发展速度计算:其中n为报告期与基期间隔期数,举例如下:某单位1995年增加值为18250万元,1990年为14300万元,计算五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每年递增速度如下:五年间平均发展速度为:五年间平均递增速度为:105%-100%=5%4、什么是当年价格(现行价格)、可比价格、什么是不变价格?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实际价格,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等。

用当年价格计算一些以货币表现物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当年实际情况,使国民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实际收入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可比价格指在不同时期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以确切反映物量变化。

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

不变价格指用同类产品年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年产品价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发展速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0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4、什么是指数,常用价格指数有哪些?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社会经济现象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影响程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作用。

指数按所反映现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前者反映个体经济现象变动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物量指数、个别商品价格指数等;后者是表明全部经济现象变动相对数,如工业总产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按所反映现象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前者反映生产、经营或经济活动数量变动,如商品销售量指数;后者是说明经济活动质量变动指数,如产品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按计算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前者指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指数,后者是前者变形。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

其中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生活消费品。

通过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影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一种经济指数。

零售物价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支出和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比例。

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结果。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影响程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职工货币工资影响,作为研究职工生活和确定工资政策依据。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所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农村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影响,直接反映农民生活水平实际变化情况,为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生活问题提供依据。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是反映国有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外贸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各种经济类型商业企业和有关部门收购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相对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