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选择、填空、判断题型:1、统计一词通常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

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4、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中的基础环节。

6统计调查工作要力求达到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两个基本要求。

7、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8、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9、统计调查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不同,分为经常调查和一时调查。

10、统计整理的关键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工作是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

11、统计分组的三方面作用是分别从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角度来说明的。

12、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两种:品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由各组名称和次数组成。

变量数列也是由各组名称(由变量值表示)和次数(或频率)组成。

13、组距数列根据组距是否相等,分为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两种。

14、次数分布有三种主要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

15、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总_____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7、根据客观现象的性质不同,5年计划指标数值的规定有水平法和累计法。

18、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19、平均指标能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20、动态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资料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统计指标数值,习惯上称之为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21、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基本公式的母项数值,则采用算术平均数形式;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基本公式的子项数值,则采用调和平均数形式。

2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

23、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就成为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24、动态数列影响因素按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归为: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不规贝U变动(I )。

25、统计指数按照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6、按照统计指标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7、编制指数的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用基期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用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二、名词解释:1、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P52、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

P193、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P394、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成为总体单位。

P115、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P1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P327、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P4210、次数分配或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配或分配数列。

P481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P6912、平均指标是说明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P8613、标志变动度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又称离散程度或离中程度。

P11215、动态数列将一系列同类的统计指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一个动态数列或称时间数列。

P13216、狭义指数指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P188三、简答题型:1、统计的三种含义的联系。

(1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2)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P12 区别:(1)说明对象不同(2)表现形式不同联系:(1)汇总关系(2)变换关系3、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项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4、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数值是间断计数的;(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5、简述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不同特点时期数列的特点:(1)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即相加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2)数列中每一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联系;(3)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

时点数列的特点:(1)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相加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2) 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3) 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

四、公式与计算题题型:第三章:一、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同一个总体,分子分母不能换)计划完成相对数100%计划数(二)结构相对指标(同一个总体,分子分母不能换;比重,比率)总体某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100%总体全部数值(三)比例相对指标(同一个总体,分子分母可换)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数二-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四)比较相对指标(类比相对指标)(两个总体之间比较,分子分母可换)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数100%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①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②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不能互换。

(五)强度相对指标(两个总体之间比较,分子分母可换)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强度相对数另一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六)动态相对指标(分子分母不可换)动态相对数 =报告期水平—X 100% 基期水平基期一一作为对比标准的时间报告期一一同基期比较的时期,也称计算期二、算术平均数P87 (重点计算题,其他的平均数不做要求)3、单项数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例题:设某厂职工按日产量分组后所得组距数列如下,据此求平均日产量— 5" X ■ f平均日产量X 二工f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数2、简单算术平均数13550164= 82.62(千克)①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简单平均数:、(X —X)= o加权平均数:、(X —X)f =0②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之和等于最小值2简单平均数:7(X_X)=最小值加权平均数:2(X -X) f =最小值三、标准差P118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x - X)21 •未分组资料:n_ 1' (x - X ) f工f2.分组资料:V第四章:一、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属于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指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一)绝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1 •时期数列的序时平均数P138— a* * a? + a3 + L + a* j a a 二n n式中:a——序时平均数a1 ,a2 ,a3丄a n ------- 各时期发展水平n——时期项数例题:则上半年平均月产二“ 20 28 28 30 296二26.5(万件)2.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P139(1)如果资料是连续时点资料,可分为两种情况:1).对连续变动的连续时点数列(即未分组资料)a = -~~-naf2).对非连续变动的连续时点数列(即分组资料)a-例题:某厂7月份的职工人数自7月1日至7月10日为258人,7月11日起至7月底均为279人,则该厂7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10 258 21 279= 272(人)a 二31⑵ 如果资料是间断时点资料,也可分为两种情况:P140 1)对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资料a ia2a2a32 2n -1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首末折半法例题:假定:每天变化是均匀的;本月初与上月末的库存量相等。

则各月平均库存量为:3000 2 3300 "150(件)3300 2 2680 =2990(件)竺詈0= 2740(件)_ 1.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量=丄(3150 2990 2740) =2960(件) 3上面计算可合并简化为:3000 3300 3300 2680 2680 2800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量2 2 2 - 33150 2990 27402960(件)3a ii a2a3a n_1an 二an 24月份a 5月份a 6月份a2)对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资料P141n 「1例题:' f ii -1日期1月1日 5月1日 8月1日 12月31日 人口数(万人)256.2257.1258.3259.4则,该市年平均人口数为:256・2 25" 4 25712583 3 观3 259.4 52 2 2补充习题:a 2 a 3f 2 Lan 1 a nn _1309412=257.83(万人)(二)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1.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P142般公式为:补充习题:例题:第三季度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二(1256 1367 1978)/3 1150 1280 1760) / 346014190= 109.8%2.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P142(1)若时间间隔相等:一般公式为:a 1a na 1a n ( a 2 a 3l+——)/(n -1)a 2 a 3、+2222bb nb 1b n( b 2 b 3'十)/(n -1)b 2 b 3-+2222- a c ==b例题:第三季度生产工人数占 全体职工的平均比重645710 670 695 -2 2 805845一 826 830 一2220425 82.18%24855补充习题:(2)若时间间隔不等:(不考)_ a i * a 2f . a 2 + a3 f , L 十 a n _! + an f2 f 1 2 f 2 L 2 fn J.+ b.」+ h f -a c 二 b f .3.若由二个连续时点数列连续变动时点:用简单平均,即c == -b 送b非连续变动时点:用加权平均,即对比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瓦a般公式为:c an bb 1b nb— b 2b 3—2 2n -1第一季度月平均— (80 150 240)/ 3 商品流转次数35 65(——+45 +55 + ——)/(4_1) 2 2.季度的商品流转次数 二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156.7 50月数=3.13(次)= 3.13 3=9.39(次)b a f b 2 b 3 4由一个时期数列和一个时点数列 例题:(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1、增长量二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2、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