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解


3、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规律虽是客观 的,但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人们可以认识规律。 (2)、人们可以利用规律。(如何利用?) (3)、利用规律的实质是:
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长江沿岸四亿多居民和数万家工厂产生的高温,也是暴风雨和 冰雹形成的原因,而今年前七个月,长江流域创下了历来最高温。
“世界观察组织”曾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大陆1998年水灾是近 四十四年最严重的,但如果工业化继续快速扩张,绿地继续缩减, 则水灾情况将更加恶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题1:
长江全流域为什么会形成洪灾?
1、自然降水比较集中。
2、中游地区盲目地围湖造田、建屋,湖 泊和长江河流面积急剧减少。
3、上游森林过度砍伐,植被大量减少。
4、工业化造成绿地面积减少和温室效应。
• 为什么说对1998年的洪灾负主要责任应 该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
为什么人类的这些活动会造成如此的灾难?
要点: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没有真正做到按 客观规律办事,受到规律的惩罚。
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进城大树的“集体夭折”?
无论人们认识到规律与否,它都存 在和发生着作用
人的思维也是有规律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记忆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必然的,研究发现,人的 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每一次识记之后,有70% 左右的材料内容被迅速遗忘,只有30%左右进入缓 慢遗忘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每次记忆的材料只能 记住20%—30%。因此,晚上背记的材料,第二 天醒来好像什么也没有记住,是符合遗忘规律的。要 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 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 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 效果。
植被遭破坏直接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土流入江中, 抬高河床。据统计,长江流域每年流失土壤三十亿吨 ; 自一九四九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百分 之四十到五十。
国家环保局生态处处长庄国泰就曾向北京媒体指出,当年长江 洪水流量事实上并不是最大的,以湖北省宜昌市长江段水位为例, 除了八月十二日通过宜昌的长江第五次洪峰,每秒流量为六万两千 八百立方米,在此之前,通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五万六千四百 立方米。而在水文纪录中,二十三年前,长江最大洪峰流量一度每 秒超过六万立方米。他表示,比长江流域的植被遭破坏还要严重的 生态问题,是与湖争地。从一九四九年以来,民众盲目地围湖造田、 建屋,导致湖泊面积缩小,四千两百平方公里 的洞庭湖减至不到 三千平方公里,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鄱阳湖也缩小了不到四千平方公 里。调节长江水量的这两大淡水湖蓄水功能在大受影响下,自然助 长了洪灾的形成。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
我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 要从实际出发,这是辩证 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我 们要成就某项事业,特别 是开创性事业,更要从客 观条件出发,按照事物固 有的规律办事,做到实事 求是。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 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 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而用 力于“求”。这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 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 固有的而不 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 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比较
区 含义 别
依据的 世界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 P48
物质决定意识
实事求是
P108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辨证 关系原理
侧重点
侧重于从客观存在 的事实出发,即侧 重物质的第一性
侧重研究规律,即侧重于规 律的客观性
对立面
从主观出发
夸大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 否定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一九九八年的夏季的特大洪灾该谁负责?
1998年6月中旬开始的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共造 成数百万群众流离失所,保守估计至少有两千多人命丧 洪水,湖北、湖南和江西省,受灾人口逾两千万,直接 经济损失逾两千亿元人民币。对此,我国环保部门坦承, 当年长江洪水并未超出过去的洪峰最大流量,但最高水 位却连连打破历史纪录,显示造成如此惨重的洪涝灾害, 实际上与长江流域生态遭长期破坏有直接关系。
联 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系 二者都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属于唯物论)
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理论依据,是规 律的客观性,违背规律要受惩罚。我 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各种事物的规 律性;改造世界,就是经对事物规律 性的认识为指导,去变革事物。我们 一切实际工作顺利与否,其分界就在 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是否符合客观事 物的规律性。
想一想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违 背规律事件?
一则新闻
据报道,西南某省会城市为了创建全国园 林城市,采取“大树进城”的绿化方式, 从农村或林区斥巨资大量购买已经长大成 林的树木,直接移植到城市。短短两年数 以万计的古树和珍贵树木涌进该市,使城 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左右,人均绿地 达12.6平方米。不久,绿树开始大批 “牺牲”,死亡率高达70%。
长江中上游流域过去在中国大陆一直是森林覆盖率 较高的地区,因而有“绿色水库”之称,据专家调查, 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於一个蓄水量达一百万立 方米的水库。但是自从五十年代毛泽东推动“三面红旗” 的大炼钢铁开始,长江流域的森林便被大量砍伐,其中 主要涵养长江水源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上游地区 情况尤为严重。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客观性的含义:
(1)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2)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 消灭
2、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集中表现在他的不可抗拒性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违背客观规律 就必然会受到惩罚
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竟神秘地消失了。 经过考证,古楼兰人最后的毁灭,基本因素在 于人类自身。楼兰人对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采 取了放任的态度。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 掉大小树木600多棵。那时的人们当然意识不 到,对身旁林木如此大规模的毁坏,实际上正 在制造着毁灭自身的陷阱。等到人们认识到砍 林伐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 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古楼兰已病入膏肓, 回天无力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