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品储藏运输的基本常识
三、禽蛋腐败变质后的危害
1.腐败变质的禽蛋首先是带有一定程度使人难以接受的感官性状, 如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异常的颜色、酸臭味道、组织结构被破坏、 有污秽感等;化学组成方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 分解,它的分解和代谢产物已经完全成为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质;维 生素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腐败变质的蛋已失去了营养价值。
微生物变化:
微生物的入侵主要有两种途径,母禽体内感染以及贮藏过程中受到微 生物侵入造成的感染,后者为主要感染途径。
物理化学变化:
一、蛋重
鲜蛋在储藏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蛋的重量会逐渐变轻,储藏时间越 久,减重越多。
影响蛋重的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减重越多。
2.湿度:湿度越高,减重越少。
3.涂膜:涂膜后的鸡蛋减重变少。
国外的一些大型蛋鸡场,蛋产出后经过分级(按重量)、洗涤、 涂膜、干燥、包装等工序后方可出售。这样就缩短了涂膜前存放的 时间,减少被污染机会,提高保鲜的效果。
小结:
选择贮藏方法的基本准则:
•杀灭蛋壳上的微生物或使蛋内或蛋壳上的微生物停止发育
•能防止微生物侵入蛋内 •无毒、对人体无害、无副作用、无环境污染和社会危害
采用涂膜法贮藏鸡蛋,质量优良,蛋壳无破损,最好是新产的蛋。 涂膜前清洗消毒,尤其污壳蛋必须清洗,然后晾干涂膜。 涂膜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或喷涂法。
涂膜保鲜法的保鲜效果
据试验,涂膜的鸡蛋在贮藏6个月后,干耗率只有1%~2%,未经 涂膜的鸡蛋干耗率达到15%以上。 美国多使用矿物油,日本多使用植物油。
3.禽蛋本身的特性
1)壳外膜的情况:壳外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禽蛋不受微生物污 染,所以,壳外膜是禽蛋防止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2)蛋壳的破损蛋壳具有保护蛋液不受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如 果蛋壳破损,则微生物更容易侵入蛋液,加速禽蛋的腐败变质。
3)禽蛋的品质情况禽蛋的腐败变质与禽蛋的品质、微生物污 染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新鲜蛋里微生物污染少,甚至无菌;陈旧 蛋和变质蛋的微生物污染严重,极易腐败变质。
•理化性质不变、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基本不变
•经过较长时间的贮藏后,气室不过分增大 •价格低廉,原料易得,贮存效果好
谢 谢!!
4.蛋壳厚度:蛋壳越薄,水分蒸发越多。 5.储藏方法:水浸法不失重,涂膜法失重少。
二、气室
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蛋内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蛋的内 容物干缩导致气室逐渐变大。
图 不同贮藏时间下气室高 度变化 15 10 13.5 11.5 9 6 1.5 0 25 50 75 100
mm
5 0
时间(天) 气室高度(mm)
2.腐败变质的蛋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菌类相当复杂和菌量增多, 而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等存在的机会。
鲜蛋的收购与运输
一、鲜蛋的收购
1.严格按照《蛋品初检标准》对原料蛋进行分级验收,确保蛋品的新鲜度 符合要求; 2.应遵循《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蛋品的存放要求对原料蛋进行码垛存 放; 3.做好蛋品的保管工作,保证库房环境的清洁以及良好的通风环境; 4.鸡蛋入库后,切忌擦洗,擦洗鸡蛋会破坏鸡蛋原有的外蛋壳膜,使细菌 和微生物畅通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
d.定期检查:了解鲜蛋进库、冷藏期间和出库前的质量情况,确定冷藏 时间的长短,以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e.冷藏蛋出库要事先经过升温,待蛋温升至比外界温度低3~5℃时才可 出库,可防止蛋壳表面形成水珠并且避免水分渗入蛋内,影响蛋品品 质。
二、气调保鲜方法
把鲜蛋贮存在一定浓度(约20%~30%)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使 蛋内自身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易散发并得以补充,从而减弱鲜蛋内酶 的活性,减缓代谢速度,保持蛋的新鲜。 除了CO2外,使用N2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目前所采用的涂膜剂是具有半渗透性作用的物质,细菌、霉菌等不 能通过,但是对水分和气体仍可以有少量的渗透性。 一般鲜蛋涂膜的涂膜剂有水溶性涂料、乳化剂涂料和油质性涂料等 几种,多采用油质性涂膜剂,如液体石蜡、植物油、矿物油、凡士 林等,此外还有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乙酰甘油一酯等。 目前我们采用的涂膜剂为、、、、、
六、PH值
新鲜鸡蛋蛋白pH值为7.5~7.6,蛋产出后数日CO2逸散得快。 蛋产出后的前三天, 很快pH9.0以上,以后变化率逐渐下降,最后 蛋白pH值达到9.5~9.7,而蛋黄的PH值在6.0~6.4之间,且变化缓 慢。
七、水分
储藏时间过久后,由于蛋白和蛋黄的相互渗透作用,蛋白中的水 分一方面通过蛋壳气孔向外蒸发,另外也向蛋黄迁移,使蛋黄中的含 水量渐渐增加,蛋白中的水分降低。
物理化学变化:
1.蛋重 6.PH值 2.气室 7.水分 3.黏度 4.蛋黄系数 5.哈氏单位 8.鸡蛋中的含氮量
胚胎的生理学变化:
鲜蛋在贮藏期间,在较高的温度下(25℃以上)会引起胚胎(胚盘) 的生理学变化,使受精蛋的胚胎周围产生网状的血丝,形成胚胎发育 蛋,使未受精蛋的胚珠出现膨大现象,造成热伤蛋。
三、黏度
随着储藏过程中蛋白质的分解和分子表面张力的改变,蛋液黏度
降低。
四、蛋黄系数
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我们称之为蛋黄系数。蛋黄系数是测量 鸡蛋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蛋黄系数与储藏时间及储藏温度呈正相关。
五、哈氏单位
哈氏单位,也叫哈夫单位,是表示蛋的新鲜度和蛋白质量的指标。
浓蛋白越高,蛋就越新鲜,哈氏单位就越大。 哈氏单位的范围从100到30不等,100代表蛋品质量最好,30则为 最差。一般情况下,特级蛋的哈氏单位必须在72以上。 哈氏单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哈氏单位越高,表示蛋白越 浓稠,品质越好。
二、蛋品的运输
1.使用标准的箱皮蛋托,便于装卸和搬运;
2.鸡蛋装箱时应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样可使蛋黄上浮后贴在气室 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质量;
3.忌与挥发性物质同装运 ,如葱、姜、辣椒等的强烈气味会通过蛋壳 上的气孔渗入鸡蛋中,加速鸡蛋变质。
鲜蛋在存放过程中的变化
鲜蛋在储藏过程中蛋的内容物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 物理化学变化、胚胎的生理学变化、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三个方面:
八、蛋中的含氮量
在储藏过程中,蛋内的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 产生部分氮和含氮化合物,从而使氮的含量增加。
禽蛋的贮藏保鲜
禽蛋贮藏保鲜的基本原则:
1.保持蛋壳以及壳外膜的完整性
2.抑制微生物的繁育
3.防止微生物侵入
4.保持鸡蛋的新鲜状态
5.抑制胚胎发育
主要的贮藏保鲜方法:
1.冷藏法
2.气调保鲜方法
二、禽蛋腐败变质的种类
1.细菌性腐败变质 细菌侵入蛋白后,首先使蛋白液化而产生不正常的色泽,一般多 为灰绿色,并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硫化氢,有的蛋白、蛋黄相 混合并产生具有人粪味的红、黄色物质,有的呈现绿色样物.
2.霉菌性腐败变质
霉菌性腐败变质是指以霉菌为上的微生物而引起的腐败变质,蛋 中常出现褐色或其它色的丝状物,主要是由于腊叶芽孢霉菌和褐霉菌 所引起。
蛋品储藏运输的基本常识
主讲人: 日期:
主要内容
一、禽蛋的腐败变质 二、鲜蛋的收购与运输
三、鲜蛋在存放过程中的变化
四、禽蛋的贮藏保鲜
禽蛋的腐败变质
一、禽蛋腐败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
一些微生物例如非致病性细菌和霉菌会分解鸡蛋中的蛋白质、脂肪 以及糖类。
2.环境因素
(1)环境的清洁程度母鸡产蛋和存放鲜蛋的场所清洁,则鲜蛋被 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就减少,有利于禽蛋的保鲜。 (2)气温气温是影响禽蛋腐败变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 鲜蛋在较高的气温下容易腐败变质。 (3)湿度禽蛋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腐败变质,因为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除需要适宜的温度外,还必须有藏法
1.贮藏原理
利用冷库的低温条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分解作用以及蛋白 酶的作用,延缓鲜蛋内容物的变化,使蛋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蛋质量新 鲜。
2.贮藏方法
a.冷库消毒:鲜蛋入库前,库内应预先加以消毒。
b.保持冷库的通风
c.鲜蛋预冷:选好的鲜蛋在冷藏前必须经过预冷。顸冷方法有两种:一 种是在冷库的穿堂、过道进行,每隔1-2h降温1℃,待蛋温降到l-2℃时 入冷库;另一种是在冷库附近设预冷库,预冷库的温度为0-2℃,相对 湿度75%-85%,预冷20-40h,蛋温降至2-3℃转入冷藏库。
涂膜剂的选择
(1)要求涂膜剂能在蛋壳上形成的薄膜质地致密,附着力 强,不易脱落,吸湿性小,适当地增加蛋壳的机械强度。
(2)涂膜材料应选择价格低廉,资源充足,用量小,以尽 量降低涂膜成本。
(3)从安全卫生角度要求涂膜材料不致癌,不致畸,不突 变,对辅助杀菌剂尽量无抵抗作用。
涂膜保鲜法工艺流程
选蛋→(清洗)→涂膜→晾干→装盘→贮藏
原理:
1.减弱鲜蛋的呼吸作用 2.有效减缓和抑制蛋液PH的变化
3.抑制蛋内的化学反应
4.抑制蛋壳表面和贮藏容器中微生物的繁殖
三、液浸法
原理:选用适宜的溶液,将鸡蛋浸泡在其中,使鸡蛋与空气隔绝,阻止 蛋内水分向外蒸发,避免细菌污染,抑制蛋内二氧化碳逸出,达到鲜蛋 保鲜保质。 常用方法:石灰水贮藏法、水玻璃贮藏法 1.石灰水贮藏法:利用蛋内呼出的二氧化碳同石灰水的中氢氧化钙作用 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微粒,沉积在蛋壳表面,闭塞气孔,阻止微生物侵 入和蛋内水分蒸发。同时,由于封闭了气孔,可减少蛋内呼吸作用,减 缓蛋的理化性质变化速度。同时石灰水本身还具有杀菌作用,从而保护 蛋的质量。
2.水玻璃贮藏法:
水玻璃遇水后生成偏硅酸或多聚硅酸胶体物质,能附在蛋壳上面,闭塞 气孔,减弱蛋内呼吸作用和生化变化,并阻止微生物侵入,达到保存鲜 蛋的目的,并且溶液呈碱性,又有杀菌作用。
四、涂膜保鲜法
目前我们公司采用的保鲜方法就是涂膜保鲜法。
原理:利用无毒害作用的物质涂布于蛋壳上使气孔处于密封的状态, 既可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又可以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延缓鲜蛋内生 化反应速度,达到较长时间保持鲜蛋的品质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