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ppt课件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ppt课件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Freud,Sigmund 1856~1939)
生平
著作
主要理论 评价 应用
家族
生平
1、1856年5月6日生于奥地利 ,4岁时全家 移居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将近80年。 2、17岁那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可是 他足足花了近8年的时间,才学完4年的医 学和科学研究课程。 3、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因重整旗鼓问 题而开始私人营业。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 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她们 才最后完婚。生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后 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的著作
《梦的解析》(1900年)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 《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年)
《精神分析引论》(1910) 《图腾与禁忌》(1913)
《超越快乐原则》(1920) 《自我与本我》(1923) 《文明及其缺陷》(1930)
主要理论 概述
三 人格的结构
本我与无意识相一致,包括性欲和攻击本能,
也包括无价值判断,追求实时满足和缓解紧 张,它服从快乐原则。
自我与理智相一致,介于本我和外部世间之
间,使本我寻求享乐的要求置于它的控制之 下,它服从现实原则。
超我与良心道德相一致,朝着完全压抑本我
的方向发展,使自我实现达到完美的状态。
无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
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 望。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 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 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 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 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 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 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 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 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 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 东西。个人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 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 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 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 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其他与有一些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看法,例如 荣格把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 ;阿德勒就觉得潜意识中最核心的不是弗洛 伊德提出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是自卑 感与优越感。比较后期的精神分析学者弗罗 姆就提出了社会潜意识。使精神分析学更全 面。
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
而被压抑的欲望。(如癔病的发作)
前意识,指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
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无意识和意识之间 的中介环节。无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直接进 入意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所以从前 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担负 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 欲望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 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 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4、1885年从学于沙可。1896除名于医学会。
5、从1900年到1910年。在这一段时间内他连续 发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少女杜拉 的故事》和《性学三论》三部重要著作,使 弗洛伊德的学说逐步地在世界各地的学术界 中发生影响。
6、1908年与阿德勒、兰德和荣格努力成立了维 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小组因自身学 术观点的冲突和争论而瓦解。兰德被开除出 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于1911年离开,1914 年荣格也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7、1909到克拉克大学生讲座受到国际承认。 8、1938年不愿离开被纳粹占领的维也纳 9、1939年12月23日,死于伦敦。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Ps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1932年 《午后之死》 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
在大洋上的冰山,“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 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 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 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 像作者写出来似的。”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 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 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 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 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 思想意义。
二 本能及其特征
生之本能。产生多种多样的机体本能,包括性爱
本能,它们是为数很多,最初互不依赖在较晚期 才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每一种生之本 能的目的都在于使个别器官得到享受,它们结合 起来,起着保存存种族生存的力量。 死之本能。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 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它是受人类死之本能的欲 望所驱使。死之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体的 自然界变为无机体,使生命变为死亡。弗洛伊德 还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之本能转向,由指向 自己转变为指向别人,于是变而为攻击别人的形 式。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美国心理 学史家波林曾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 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 字,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通 史了。” 不止在心理学,对于整个西方社会历史,弗 洛伊德也是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他的《梦的解析》一书,曾被誉为「改变人 类历史的书」之一。他在心理学史至于整个 西方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乃是毋庸置疑 的。
意识与无意识 本能 人格结构 自我防御机制
力比多理论
人格发展与心理性欲
一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认识自己、环境,注意焦点的心理过程。 前意识,介于两者之间,属于意识的一部分,虽然
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认真回忆还是可 以回忆起来的。
无意识,不被自己所意识到,由于社会标准的制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