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认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公关;利益相关者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含义
社会责任主要是道德或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处于自愿的义务行为。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最先有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思想,但是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个概念的英国人奥利弗.谢尔顿在1924 年提出。

现在较为普遍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员工、消费者、客户、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责任,而非仅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一单一目标。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研究者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由“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企业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构成,企业的存在也要考虑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紧密程度,一般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两大类:1、企业内部相关者,即股东和雇员。

2、企业外界利益相关者,他们不是企业内部人员,但是受到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所开展的一些活动的影响。

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竞争者等。

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一)对消费者
顾客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其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鹿奶粉事件虽然已经过去5年,但由此造成的奶粉信任危机却一直未消减过。

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在2008年6月28日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时,而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最开始各大媒体用“某奶粉企业”报道这一事件,似乎并没有给三鹿敲响警钟,他们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做着垂死挣扎,并为采取行动,他们似乎希望利用时间差把奶粉售完,也许就像2004年那场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危机一样,再等等就挺过去了,面对危机,三鹿无动于衷。

一直到媒体报道开始指名道姓说是三鹿,三鹿才有了一个问答式的回应,声称自己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没有证据说明患肾病婴儿与喝三鹿奶粉之间有必然的联
系。

然而在发表这份声明之前,三鹿已经停产,回收8月之前的奶粉,早知道自己奶粉有问题的三鹿此时仍然发出这样的声明,不知悔改的垂死挣扎之势置消费者利益于何处?食品企业是良心企业啊,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想着运用各种手段、借助媒体力量甚至不惜触犯法律隐瞒事实真相。

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 亿元,这是用了半个世纪的积累,然而149.07 亿元变成零甚至负数,只用了半年时间。

一家企业只有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负起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才会获得公众的理解与尊重。

企业才得以长足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对环境、资源
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企业除了需要按要求节能减排,符合规定的各项指标外,还应该积极主动的探索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的浪费,走一条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不因高能耗。

高污染而被淘汰。

(三)对内部相关者
企业不仅仅要处理好各相关者的利益,提高效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同时还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环境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仅仅是短期效益,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长足发展态势。

良好的信誉和口碑,社会声望都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长足发展。

三、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企业发展观念的转变
传统企业的发展观念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而这一观念意味着可能牺牲雇员利益。

压低雇员薪酬;浪费资源,以资源的高消耗而换取利润的增长;忽视消费者或顾客的利益,欺骗顾客,获得利润。

因而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一行动首先必须建立在企业观念的转变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必须要寻求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相协调。

企业一切经营行为,包括呢不管理、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行为都应当符合道德规范,符合伦理。

从三鹿案例可以看出,那些不合格产品将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害。

(二)主动接受政府和媒体大众的引导和监管
企业受利益所驱动,难免顾此失彼,积极主动接受政府的引导,法律法规的监督,媒体大众的言论无疑是最好的一剂强心正。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企业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将更好的践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事公益事业
对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及由于特殊天灾人祸嗦走啊能的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定位,伸出援助之手。

在512特大地震中,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

从当年偏居一隅的凉茶品牌,到今天中国市场的佼佼者,王老吉的发展为中国国
内品牌提供了商业化的范本。

而这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完美诠释。

四、结语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企业也应当是一个伦理实体。

企业不仅是“经济细胞”,而且应该是“社会公器”,因而具有伦理属性,并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义务。

从短期看,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从长远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经济密结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具有综合性的收益,企业才得以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洲.基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建议[j].现代营销.265-267
[2]艾满乾.企业文化.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12.12.18日/第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