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研究进展

(2)rhTPO最佳用药时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尝试。 对于采用GC或GP方案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 <50×109/L者,可以在本周期化疗第2、4、6 、9天使用rhTPO,300 U/kg·次。
18
小结:
CIT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其 病因为化疗药物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所导致的血 小板生成不足及过度破坏。血小板输注是对严重血 小板减少症患者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 而血小板输注会带来感染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等获得 性传染病毒疾病的问题,所以合理使用升血小板药 物十分重要。
贮藏:2~8℃,避光保存和运输。
11
hTPO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应隔日1 次,密切注意外周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达到所 需指标时,应及时停药。在用药前、用药中及 用药后的随访中,应监测包括血小板和外周血 涂片在内的血常规。
12
白介素-11(rhlL一1)
rhlL一11的用药方法:推荐剂量为25~50μg/kg,皮 下注射,1次/d,至少连用7—10 d,至化疗抑制作用 消失或达到共识停药标准。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 d及化疗中不得用药。于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或 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皮下注射。
4. 蒽环类药物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 毒性等毒副反应。
5. 应在化疗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不宜在化疗 前或化疗过程中使用。
15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汇报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16
4.CIT的预防
CIT出血的高风险因素: (1)既往有出血史; (2)化疗前血小板<75 X 109/L; (3)接受含铂类、吉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
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缩短血 小板减少症的病程,减少血小板的输注。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 1在血液病实体瘤血小板减少症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肿13 瘤杂志,2010。32(12):948-950.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浆药物浓度的峰值 (Cmax) 为 17.4±5.4ng/ml达峰时为3.2±2.4小时,终末 半衰期为6.9±1.7小时。
3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汇报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4
2.CIT的诊断标准
(1)外周血血小板<100×109/L;
(2)发病前应有确切的应用某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 物,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或血小板恢复正常;
(3)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如再生障碍性 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 功能亢进等;
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65%-80%,未观察到药物 体内蓄积或清除率降低的现象。
肾脏是主要的药物清除途径。
贮藏:于2-8℃低温环境中
14
白介素-11用药注意事项
1. 肾功能受损患者须减量使用。 2. 老年患者,尤其有心脏病史者慎用。
3. 美国肿瘤护理学会指南重点提示,对于既往 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 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 患者,应慎重使用rhlL—11。
类等药物的化疗; (4)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 (5)体能评分>12分; (6)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
长骨、扁骨(如骨盆、胸骨等)接受过放疗。
17
CIT二级预防的注意事项:
(1)对于上一个周期血小板最低值<50×109/L 、已知血小板最低值出现时间者,可在血小板最 低值出现的前l0~14 d注射rhTPO,300 U/kg ,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7~10 d.
(4)排除使用了同样能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非化疗药物,如 磺胺类药物等;
(5)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紫癜或原因 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现,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内脏出血迹象;
(6)重新使用该化疗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再次出现。
5
2.CIT的诊断及分级
病情评估
血小板减少程度
Ⅰ度:75×109/L≤血小板<100×109/L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研究进展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汇报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2
1.CIT的概念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是由某些抗肿瘤 药物所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 常范围(<100×109/L)引起以出血为主 要表现的疾病。严重者血小板计数可 <5.0×109/L。
目前,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已成 为限制化疗剂量强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rhTPO药代动力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药代动力学:T1/2Ka3.2±2.6h,Tmax分别 为10.8±2.4h。rhTPO消除比较缓慢,体内半 衰期较长。40.2±9.4h。 即无时间依赖性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多次皮下 注射rhTPO,血药浓度升高的水平及给药的累 积剂量正相关,在给药14次内,药物在体内无 蓄积倾向。
2. 需做手术者,应根据需要使用血小板生长因子,提高血小板到需要的水平。如100 X109/L>血小板>75×109/
L
的无出血者,需使用rhTPO和(或)rhlL-11以达手术要求。
3. 对于既往有体液潴留、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房性心律不齐或冠状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推荐
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8
3.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主要为:
9
3.药物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 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 ~24 小时皮下注射,剂量为300U/kg/d,每日一次,连续应用 14天;
当患者伴有粒缺及贫血时,可及重组人粒细 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 成素(rhEPO)合并使用。
19
谢谢
Ⅱ度: 50×109/L≤血小板<75×109/L
Ⅲ度: 25×109/L≤血小板<50×109/L
Ⅳ度: <25×109/L
Ⅴ度:死亡
出血的严重程度
有出血症状
无出血症状
6
1.CIT的概念
2.CIT的诊断及分级
汇报
内容
3.药物治疗
4.CIT的预防
7
3. 治疗方法
1. 血小板生长因子停药指征: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 X 109/L。
相关主题